周可心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文化素養(yǎng)要求很高的學科,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逐步提升藝術修養(yǎng),從而能夠分辨美丑。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鑒賞能力主要包括學生判斷與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幾點優(yōu)化對策。
關鍵詞:中學音樂;鑒賞能力;問題;對策
音樂學科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加強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樂感與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音樂鑒賞能力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自身獨有的審美風格,也有利于學生發(fā)掘出藝術潛力。筆者結合當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提出了幾點思考。拋磚引玉,以期為促進學生音樂能力提升盡上綿薄之力。
1中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在學生大部分都喜歡流行音樂,要想讓學生走進并喜歡上古典音樂,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實在是一大難題。原因如下:
(1)大多數學生上音樂課都是以消遣娛樂為目的。很多學生對有深刻內涵的古典音樂表現出抵觸情緒,認為聽不懂,不想聽。他們平時聽的音樂也多是以歌詞直白、通俗易懂的流行音樂為主。(2)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大眾傳媒了解音樂的。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流行音樂對人們生活的無限滲透,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盲目追星,在音樂欣賞上缺乏正確的引導,學生正規(guī)的音樂學習就必然會受到干擾,負面影響加重。(3)“好家長勝過好老師”的缺失。父母對音樂的喜愛是非常容易對孩子造成一定影響的,學生在幼年時期如果家中沒有聆聽音樂的氛圍,不聽音樂的習慣會在成年以后延續(xù)。不少學生正是缺乏這樣的音樂熏陶。
2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幾點思考
2.1教學中創(chuàng)造音樂欣賞意境,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
我在教學在用語言來表達音樂的美感,音樂它具有節(jié)奏美、音調美、色彩美、音律美等特點,而美的語言更是運載著人類獨特的情感。美的語言在審美活動中,更加烘托出美的基質,因為美的語言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能生動地再現欣賞內容,描繪出音樂意境,可以聯系起他們切身的生活經驗,把他們帶入向往的藝術境界。美的語言,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領他們去感受音樂,獲得真切的美感體驗。
如:欣賞圣桑的《天鵝》,也可以感情為線切入和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調,有節(jié)奏的語速,描繪一幅畫面:皎潔的月光、寧靜的湖面、高貴而優(yōu)雅的天鵝,一只傷感的面對死亡的天鵝,懷著對生命的眷戀,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與生命告別。在良好的聆聽氣氛中,優(yōu)美傷感的音樂和教師富有藝術化的語言渲染,會帶給學生心靈藝術美感享受。美的語言是詩的語言。做為音樂教師,在欣賞音樂中應具有詩人的審美氣質和語言組織能力。課堂上,教師應學會釋放情感的智慧,以情帶情,創(chuàng)造音樂欣賞的意境,達到音樂欣賞的目的。
2.2因材施教的整合音樂鑒賞課教學內容
現今的中學音樂教學發(fā)展,已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編上進行了全面的整合。由于學生的音樂天賦和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因而在我們的音樂鑒賞課教學中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使音樂鑒賞課教學開展更加的合理,且具有特色。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教學工作者要使音樂鑒賞課內容注重審美性、抒情性和情感性,通過鮮明的音樂形象的塑造和音樂空間的搭建,借助優(yōu)秀的音樂內容引導學生對音樂鑒賞課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寓教于樂中掌握音樂鑒賞能力。
基于此,在中學的音樂鑒賞課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進行音樂鑒賞課內容的編排,不僅要重視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靈活的利用教材內容,由淺入深的進行鑒賞教學的滲透,全面的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和品鑒能力。對于教師來說,要明確音樂鑒賞課開展的目標,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圍繞中學生音樂教學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彰顯地域特色。在鑒賞課教學內容中,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融合各種學科知識,集合鑒賞課心理,探索出中學生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和方案。
2.3借助多元教學方法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俗話說教學雖然有方法,但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音樂鑒賞課教學方法亦是如此。這也進一步說明在我們中學的音樂鑒賞課教學中要拓展多元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中學的音樂鑒賞課教學更加的符合時代發(fā)展。作為教學組織者,首先我們要有意的指導學生認識、理解和品鑒音樂教學的方法,掌握音樂鑒賞的能力。只有讓中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音樂內容的探索,才能全面的進行音樂的鑒賞。這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所包含的因素,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對學生品質的塑造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基于此,對于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拓展,不僅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扎實,還要在基礎技能方面進行拓展,這樣才能讓中學生具備豐富的音樂鑒賞能力,具備感知和聆聽音樂的方法。與此同時,教學工作者還應全面的打開教學思路,積極的學習和借鑒國外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根據本校的教學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掌握音樂鑒賞規(guī)律,結合理論與實踐進行學生的鑒賞能力的提升。事實上,任何一堂音樂鑒賞課程的開展都不能落入窠臼中,采取固定的教學方法,而是應該在教學中拓展多元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角度,最大限度的滿足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優(yōu)化鑒賞課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4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想象力
在音樂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獨到的見解。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大膽為學生增加音樂體驗,創(chuàng)作、改編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這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習爵士音樂中布魯斯音階時,讓學生單純的理解布魯斯音階是在原有的自然大調基礎上降低三音、五音、七音,顯得比較牽強。所以試著將一個音樂旋律片段讓學生們創(chuàng)編。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會思考如何來創(chuàng)編,打開自己的思路。最后通過布魯斯音階中的降低三、五、七音而改變了旋律的整體風格,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布魯斯的音階構成和爵士音樂的特點。在這種方式下,學生的鑒賞能力便會極大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