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
近期A股迎來解禁高峰,一些上市公司面臨限售股的巨量解禁,投資者感到很恐慌,似乎未來天量解禁一定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不同類型的公司應該采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解禁不代表減持
解禁與減持是兩回事,解禁是指某一天限售股可以上市流通了,而減持一般是一個過程,不是說1月1日解禁1億股,這1億股就會當天全部被拋售,多數(shù)是慢慢減持甚至是不減持。一般來說如果持有限售股有國資背景、央企背景或者是戰(zhàn)略投資者,解禁后是不會減持股票的,會減持股票的一般是風投資金、信托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等,這種情況下就要注意了。
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風投資金、信托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等解禁后是不是一定會減持呢?答案是不一定,也要看有沒有減持的欲望,直白地說就是有沒有盈利,如果是虧損或者不虧不贏,就沒有什么減持動力,所以市場越低迷減持的可能性就越小,畢竟誰都想把手中的股票賣個好價錢。以全球第四大、中國第一大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核心材料)公司東旭光電為例,2019年1月解禁約1.76億股,但這批股票的持股成本是9.19元,而當前公司的股價在4.5元左右波動,相當于虧損了50%,如果不是資金鏈斷裂急需用錢,任何機構都不會選擇割肉離場。因此,這種巨量解禁是安全的。
基本面優(yōu)異公司不畏懼解禁
如果公司基本面優(yōu)異是不畏懼解禁的,看好公司的投資者和機構越多,對籌碼的渴望就越強烈。例如貴州茅臺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有三次比較大的限售股解禁,解禁后一個月內(nèi)股票漲幅為17.04%、19.85%和18.76%;再比如江豐電子(生成半導體核心材料)限售股巨量解禁后,就有原始股東減持,股價相對其他非科技股要強勢許多,這是因為公司是高純?yōu)R射靶材行業(yè)國內(nèi)龍頭,打破海外技術封鎖受益進口替代,產(chǎn)品進入中芯國際、臺積電、格羅方德、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半導體和平板制造廠商供應鏈,短時間內(nèi)肯定受減持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還是前景光明。總的來說,如果長線持有優(yōu)異公司,的確是不用擔心限售股巨量解禁問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