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近年來,煤礦矸石山治理工作已成為煤礦管理的一項重要議程。為進一步加強矸石山管理工作,確保矸石山環(huán)保達標、安全穩(wěn)定、生產(chǎn)正常,根據(jù)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本礦實際情況,特制定矸石山治理系統(tǒng)設計方案,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1、葛泉礦矸石山現(xiàn)狀
目前,我礦矸石山及矸石采用堆積方式處理。矸石山占地面積36496m2、矸石量約1.58×106噸、容量656928m3。矸石含硫0.38%、熱量58大卡,矸石經(jīng)過長時間風化,呈顆粒粉末狀,經(jīng)檢驗無自然發(fā)火趨勢
2、矸石山運輸設備及安全設施情況
矸石山運輸設備包括JD-25絞車一臺、前卸式翻矸架一個、碴倉一個、三面翻矸車一臺、JTP-1.6×1.2型提升絞車一臺;在矸石山碴倉上方安裝電動跑車防護裝置一套,提升絞車的過卷保護、深度指示失效保護、閘間隙保護、松繩保護等保護裝置齊全有效。
3、目前治理方案及存在問題
3.1矸石山治理方案(已完成的治理工作)
⑴對山體進行苫蓋,防止揚塵
①準備保險繩、保險帶、8#鐵絲、18#鐵絲、木楔子,用于固定人員、對防塵網(wǎng)進行連接及固定;
②利用三面翻矸車將所需物料及工具運至指定位置;
③組織20人的隊伍,六人一組,兩人在山頂放防塵網(wǎng)、兩人在坡中配合將防塵網(wǎng)展開平鋪、兩人拉保險繩;
④防塵網(wǎng)平鋪后,在坡頭位置使用木楔子和鐵絲將網(wǎng)固定牢固,坡中將相鄰防塵網(wǎng)用18#鐵絲以間距50cm進行連接,以此類推進行連續(xù)覆蓋;
⑤遇到垂直山體時,確有落石危險的地方,礦上安排挖掘機對山體進行平整后,安排人員覆蓋;
⑥后期按照一定間距將木楔子釘好,然后使用鐵絲將木楔子進行連接,防止大風將苫布刮起。
⑦2018年初至今,矸石山山體共苫蓋6次,投入苫布10320Kg,達到全部苫蓋。
⑵噴霧管路安裝,噴淋降塵,植被澆水
防塵網(wǎng)的使用及壽命有一定的局限性,苫蓋工作工程量較大,人員組織上有一定的困難,且防塵網(wǎng)經(jīng)過風吹、日曬、雨淋,逐漸風化,破損會逐步增加,因此,我們在定期修補、苫蓋的同時,在矸石山車場及山體東、西、北側安裝噴霧裝置,即可起到噴淋降塵的作用,又可對植被進行澆水,減少用工投入,提高效率。
⑶植樹綠化,保持水土,凈化空氣
由于防塵網(wǎng)的使用局限性,為了能夠更好的起到降塵除塵、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的效果,我們在前期山體苫蓋工作和噴淋灑水管路安裝工作完成后,購買首批耐旱易活的樹木(楊樹)和植被(爬山虎),進行種植。
⑷建立制度、記錄、制定安全措施
目前,矸石山共建立了防滅火預案、噴霧設施使用管理制度、矸石山檢修流程、各崗位職責、操作規(guī)程、遇環(huán)保檢查工作流程等,并有相關記錄如:噴霧設施檢修記錄、巡山記錄、設備設施檢修運行記錄等,并均按要求進行了填寫,制定的安全措施有矸石山苫蓋安全措施、更換翻矸架安全措施、檢修安全措施等。
3.2存在問題
⑴翻碴作業(yè)面揚塵無法有效抑制;
⑵冬季,噴霧管路上凍,無法正常使用且易凍壞;
⑶供水量不足,無專用水井;
⑷北側山體陡峭、東側為活碴,無法植樹綠化;
⑸人員少,生產(chǎn)、檢修、環(huán)保工作無法一一顧及。
4、矸石山系統(tǒng)設計方案
4.1指導思想
根據(jù)我礦實際,在現(xiàn)有設備設施的基礎上,對部分設備設施進行改造,投入最少的資金,達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理效果。
4.2矸石山系統(tǒng)設計方案
⑴矸石山存量增減趨勢
現(xiàn)我礦矸石來源主要有井下巖巷掘進出矸、原煤線分揀矸石,目前運至矸石山的矸石約4.2萬噸。根據(jù)礦井預計5年增加矸石量約33.5萬噸,目前存放矸石158萬噸,可滿足五年規(guī)劃期堆放需求。
⑵矸石利用方式
目前我礦矸石無特別用途,現(xiàn)正在進行礦井三下壓煤矸石充填工藝可行性研究,以及積極探索矸石制磚、修路等用途。
⑶矸石山治理方案
①引水工作
a由礦區(qū)東門至矸石山泵房約1000米的距離,選取直徑為4寸、長度6米/根的水管,采用地埋方式鋪設引水管路;
b安裝2臺水泵(在用和備用泵,可切換使用)將礦區(qū)內(nèi)的中水引至矸石山蓄水池中。
②泵房改造工作
a在原泵房位置修建長×寬×高約為15×10×3(地下2米、地上1米)=450m3的蓄水池;
b蓄水池采用整體澆筑并且頂部有蓋,同時應帶有液面顯示水柱,便于觀察液面位置,另外,蓄水池應留有進、出水口;
c在蓄水池北側新建泵房安裝能夠滿足噴霧要求的水泵,分別用于對山體周圍和山體進行噴霧降塵和植被澆水。
③路面硬化工作
a礦區(qū)東門口至矸石山800米路面進行澆筑硬化,規(guī)格為4m×15cm(寬×厚);
b矸石山車場、碴倉東、西兩側地面約2000m2進行澆筑硬化,厚度15cm。
④噴淋裝置完善工作
a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山體東、西、北側適當增加噴霧管路5道(使用2寸水管),安裝噴頭約20個,達到全覆蓋;
b在山體周圍路邊約800米長度地埋管路(使用2寸水管),安裝噴頭約40個,即可用于抑制路面揚塵,又能對植被進行澆水灌溉。
⑤植樹及防塵網(wǎng)苫蓋工作
a在西側山體直接挖坑填土種樹,山體東側和西北側碴塊較多的地方先注黃泥漿,防止水土流失,然后種樹;
b樹坑規(guī)格為1m×1m×1m(長、寬、深);
c選取耐旱易活的樹種進行種植,間距規(guī)格為5m×5m(如:椿樹等);
d在山體東北側及其它存在山體滑坡危險,無法種樹的地方,使用防塵網(wǎng)進行苫蓋。
⑥噴淋管路及噴頭防凍工作
a山體斜坡安裝的噴淋管路,在管路下端安裝閥門,用于上凍前放水,防止管路上凍,影響正常使用;
b對矸石山罐場及泵房周圍管路,對管路進行改造,在管路最低點安裝放水閥門;
C安裝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噴水抑塵系統(tǒng),即可自動控制噴淋開、關時間,使噴淋效果達到最佳;又能有效處理管路上凍問題,保證冬季噴淋的正常使用。
⑦設置圍欄、排水溝、警戒標志工作
a對現(xiàn)有擋矸墻進行修葺加高,并吊掛相關警戒牌板;
b在山腳下(道路里側)設置排水溝,將雨水引入就近的水池,防止雨季雨水積聚,引發(fā)其它事故。
⑧防止矸石滾落、滑坡措施
a排查統(tǒng)計有滑坡、矸石滾落危險的區(qū)域(包括目前在用的翻矸點),將該區(qū)域從山腳下向外延伸15米劃定為危險區(qū)域,嚴禁人員作業(yè)、逗留,并設置警示牌;
b對存在滑坡、滾碴危險的區(qū)域,使用鉤機進行平整處理,降低滑坡、滾碴風險;
c對山體進行植樹綠化,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滑坡風險。
⑨加強設備設施檢修維護,完善制度、記錄、措施
隨著矸石山環(huán)保、安全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在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的同時,完善相關制度如:絞車管理制度、泵房管理制度、配電柜使用管理制度等,及時填寫相關記錄,增加各類安全措施如:換繩(剁繩、倒繩頭)措施,更換(檢修)翻矸架、三面翻矸車、碴倉嘴措施,矸石山苫蓋措施等,確保每項工作都有理可依、有據(jù)可循。
⑷矸石運輸方案
①矸石由礦內(nèi)向矸石山運輸過程中,碴罐全部蓋防塵罩;
②矸石翻入碴倉及矸石運送上山過程中,開啟噴霧降塵。
⑸暫時無法利用的矸石山的苫蓋措施及方案
具體苫蓋措施及方案在矸石山治理方案部分中有詳細介紹。
4.3中長期治理規(guī)劃
⑴未來三年規(guī)劃
①2019年計劃完成引水、泵房改造、地面硬化、西側、北側增按噴淋裝置、植樹綠化工作;
②2020年計劃完成擋矸墻修葺、設置排水溝、東側增按噴淋裝置、環(huán)矸石山路邊安裝噴淋裝置工作;
③2021計劃完成矸石山東側、西北側注黃泥漿、東側綠化工作;
④在此期間做好設備設施檢修工作,軟件資料跟進工作,確保安全生產(chǎn)。
⑵長期治理規(guī)劃
為保證地面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可采用矸石充填采空區(qū)工藝進行,既可以避免地面建筑的破壞,也能多回收煤炭資源、減少矸石產(chǎn)量,提高礦井服務年限。
5、治理效果分析
經(jīng)過治理,形成集苫蓋、植樹綠化、噴霧降塵為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使矸石從運輸、堆積、利用均可滿足相關環(huán)保要求,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也非常明顯。
(作者單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