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呈碧
摘 要:以“媒”為介,激活語文課堂情趣,突破古詩文重難點,提升學習成就感與幸福感,提升學生作文水平。
關鍵詞:“媒”為介 亮 激活 大匠初心 情趣
語文教學應該是靈動的?,F代信息教育更是多元的?,F在,各校的教學硬件設施設備配置日趨完善,不但有全套的新媒體,更有“平板”的介入,為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掀起了漣漪。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致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樂育新世紀“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應是當今語文教師的神圣職責。如何以“媒”為介,讓語文課堂亮起來,我有一些教學實踐心得與大家共饗。
一、以“媒”為介,激活中學語文課堂情趣
宋代朱熹語云:“讀書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讀書有所思,方能有所得”。語文學科是一門能賦予學生想象和智慧的課程,而語文知識則是學生進行一切想象、創(chuàng)造活動的前提。
在教學《犟龜》時,通過新媒體直觀的圖片,故事中的形象栩栩如生,加上場景和旁白,故事情節(jié)清晰可見,自然引起了學生表演的欲望。為了增加參與面,先分小組試演,然后進行小組自我點評,表演角色自我評價最高的小組承擔表演任務,同時增選本組需要替換的角色。學生利用平板將表演錄成小視頻,下次上課全班觀看。觀看后進行點評,老師引導學生對“犟龜”這一角色詳細評說。從語言到動作、神態(tài)這些可見的如何表現出“犟”的心理。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為了更好地理解犟龜的“犟”,老師提出新的問題“你們還知道哪些‘犟'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打開了。有的說:“《海賊王》里的路飛,在薩博死后,揚言要成為海賊王,變得更強更強,保護身邊所有人。”有的說:“《旋風管家》里的桂雛菊是個特別傲嬌的人。”……學生七嘴八舌地說上幾分鐘,老師再進行引導“除了動漫里的‘犟'人,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犟'人呢”。學生一番討論后,很快想到了王進喜、焦裕祿、雷鋒……這樣,那些為著理想不懈追求的人和事再次進入了學生的視野,“犟龜”的精神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內心。
二、以“媒”為介,突破古詩文重難點,提升學習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首先,利用優(yōu)學派平臺,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測,上課之前有了這一檢測結果,就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可以節(jié)約上課時間。課堂上再輔以當堂練習,使學生牢固掌握重點字詞。當堂練習以選擇題為主,兩到三分鐘完成,平臺上可以立即看到結果。有必要時,可以對部分學生單獨發(fā)送鞏固練習。
其次,對于古詩文的背誦,我在班上開展唱讀比賽,以小組為單位,所有同學將音頻或視頻發(fā)優(yōu)學派平臺,小組內互評,推薦優(yōu)秀作品班級比賽。同學們的作品形式豐富又多彩,有用歌曲曲調改編的,有用嘻哈式演唱的,還有生生對唱的等等,真的是太有才了!優(yōu)學派平臺給了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了學生背誦古詩文的內驅力。讓古詩文記誦一改往昔的單調枯燥無味,變成了娛樂式學習。
再次,為了對古詩文中出現的文學常識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將其分解成若干任務,學生自主認領,然后制作PPT,班級展示。有學生制作了《論不一樣的詩仙李白》的PPT,首頁上,還附了李白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主要從兩方面介紹李白:“第一彈——反差萌”、“第二彈——對月亮的執(zhí)著”。從圖片到彈劾的方式,再到講述的語言,真的是妙趣橫生,實在是我這位有二十多年教齡的老師在以前的教學活動中想都不敢想的。學生還制作了很多PPT,如《孤舟蓑笠翁——我眼中的柳宗元》、《少陵野老——杜子美》、《論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增長了知識面,也鍛煉了能力,有了主人翁意識。
以“媒”為介,古詩文閱讀課堂永遠充滿著驚喜,這驚喜更多是學生帶來的。
三、以“媒”為介,提升學生作文水平
新高考改革,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沖擊,語文再也不是以前人們所說的“學與不學差距不大”?,F在,隨著語文考試分值的大幅度增加,特別是作文分值的提升,語文學科的分數差距日漸明顯,甚至出現了“語文成為中考、高考最拉分的科目”的論調。因此,寫作水平必須提高。
我借用“優(yōu)教”平臺資源,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序列化,共二十四個板塊,每個板塊錄制一個3-6分鐘的微視頻:結構語言和立意,除卻巫山不是云;農家秧好一半谷,文土題好一半文;謀篇布局妙處生,并列遞進結構清;一語激起千層浪,懸念倒敘顯神通;情節(jié)跌宕扣心弦,欲揚先抑任我行;舊時王謝堂前燕,巧設對比玄妙生……
在作文課堂上學生先看微視頻,然后將自己的筆記和心得在小組內討論,在充分理解微視頻內容的情況下進行片段寫作,一般要求十分鐘完成200-300字的寫作。寫作完成后拍照上傳優(yōu)學派平臺,師生均可瀏覽。因為要拍照上傳,學生們寫得非常認真,不會因為是片段就應付,書寫也很漂亮;正因為是片段,所以寫作壓力不會太大;還想著寫好了趕緊上傳,絕不會拖拉。如此有趣的作文課,學生們總是期待著,還常常要求我把微視頻提前發(fā)給他們看,或者提前透露寫作內容。我偶爾會將題目有意泄密給課代表,結果,很快全班同學都提前知道了,那樣寫出來的片段實在是百花爭艷、精彩紛呈的了。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語文教師更要與時俱進,大匠初心,以“媒”為介,因勢利導,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新局面,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更愛語文,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承傳我華夏文明,弘揚我中華文化,成就七彩人生。
參考文獻:
[1]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yǎng)[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王珺.淺析多媒體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誤區(qū)及對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09):92-94.
基金項目:
本文系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6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優(yōu)學派智慧學習系統的常態(tài)化有效教學模式及其區(qū)域推進制研究》的子課題《基于優(yōu)學派智慧學習系統的常態(tài)師友互助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166123410-0002)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