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融入文章吮吸書香,引導學生在盡情探知和自由表達中發(fā)現(xiàn)精彩,是學生積淀深厚語言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钭x文章,發(fā)現(xiàn)更多千姿百態(tài)的“哈姆雷特”,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想象和大膽質疑精神的需要,更是幫助他們提升語用技能的有效方法。活讀文章,不妨打破常規(guī)閱讀思維,多引導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探尋背后鮮為人知的趣事,定能讓文章綻放光彩,散發(fā)出誘人的味道。
一、關注背景,知曉“緣由”
關注背景,能夠讓學生在了解語篇表達的來龍去脈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語感。關注背景,能夠讓學生在前移閱讀理解中獲得豐富想象。以背景為閱讀的起點,能夠讓學生跳出文本的泥淖,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
融入背景閱讀,能夠讓學生的感知更有廣度。如在《桂花雨》教學中,結合文章的題目“桂花雨”,不妨請學生思考這樣的話題:作者為何要懷念家鄉(xiāng)的桂花?作者家鄉(xiāng)的桂花雨與其他地方有怎樣的不同?其實,這樣的開放性話題需要學生從文章的寫作背景中深入探知,需要學生從父親吟詩的“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的表達中找出其中的樂趣。通過這樣的背景輸入,很多同學結合桂花飄落時的動作和作者的各種感官的描述,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很多同學認為,作者借助對桂花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將無形的思鄉(xiāng)與桂花的有形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了更為高度和諧的一致。
多給學生相應的提示,鼓勵他們從作者的寫作背景中摘錄篩選相應的內容,能夠讓他們在延長閱讀理解感知鏈條的基礎上獲得更多豐富認知。關注背景,能夠讓學生由單純的閱讀理解向主動探知延伸,給他們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學習機會。
二、走進語境,揣摩“意圖”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美景往往都在險峻處。透過文字來揣摩其中的表達內涵,定能利于學生在深入關注中獲得有價值的認知感悟。結合語境主動找出相關的表達核心,定能使得學生在深入構思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體驗。
走進語境中發(fā)現(xiàn)文字的精彩,定會更有魅力。如在《愛如茉莉》教學中,我采用“未見此文先聞此聲”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可播放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恒”,讓學生從凄美的音樂聲中感受Jack和Rose的動人而又唯美的愛情。同時,播放課文《愛如茉莉》,讓學生在配樂聆聽中體味作者父母之間的愛情。很快,很多同學對作者的一些細節(jié)描寫有了更多更深的感觸,像“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很多同學討論認為,這是作者所見的最美畫面,讓我們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情是如此的美麗和靜謐。有的同學則是結合文章題目,認為作者為寫茉莉花作了最好的鋪墊,讓我們感受到茉莉的清香與作者父母之間的愛情是如此的相匹配等。
融入語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精彩,能夠讓學生在主動發(fā)現(xiàn)中獲得更多深度感知。緊扣語境,建議學生運用筆記圈劃、小組討論交流等方式來篩選有效信息,引領他們在主動揣摩構思的基礎上找出相應的關鍵點,鼓勵他們在主動和作者對話中發(fā)現(xiàn)有效話題,準確把握作者的表達用意,體味其中的獨特匠心。
三、旁白批注,融入“己見”
閱讀作為一種主觀投射的看,更需要學生帶著己見研讀文本,跳出語篇進行深度解讀。旁白注釋,能讓學生跳出單純依賴講解和解讀的“窠臼”,讓他們在敢于越出雷池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精彩和新鮮。旁白批注,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嘗試機會,讓他們在發(fā)現(xiàn)精彩中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旁白批注,能使得學生的意見與語篇形成有機融合。如在《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中,結合《魯濱遜漂流記》的表達主題,可引導學生將小說表現(xiàn)的積極樂觀主義精神和敢于冒險創(chuàng)新精神,不妨建議學生運用旁白批注的形式找出其中的信息。像有的同學對“這是一本三代相傳的書”作了批注,并認為這樣的“三代相傳”,讓讀者明白“爺爺送給爸爸,爸爸送給我”的重要意義,闡述了此書非同尋常,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讓學生從一本三代相傳的書中體味到其中的價值意義。還有同學就“我很喜歡《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边M行了旁白批注,認為這樣的表達,讓讀者深受啟發(fā),告訴我們“世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要克服畏難的心理,自己多給自己鼓勵,因為“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边@樣的注釋與作者的表達初衷不謀而合,也給了學生更多的聯(lián)想和想象機會。
活讀文章的過程就是學生的主觀理解感知不斷深入的過程,更是其準確把握語篇表達內容的重要依據(jù)。鼓勵學生多關注語篇表達核心,多帶著質疑主動融入文本,定能讓學生的自我認知更有吸附力。建議學生運用三言兩語概述重點,定會利于他們在深入探知中獲得不一樣獨特感思和真切體驗。
總而言之,活讀文章需要學生在原汁原味感知語篇的過程中深化識記,在深入語境仔細揣摩中篩選有效信息。從關注背景開始,多請學生帶著新鮮主動融入文本,在走進語境中不斷發(fā)揮自身想象思維,定能使得他們在發(fā)現(xiàn)精彩和豐富想象中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切實提升其語用綜合運用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