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瑤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讓人唏噓不已:一場看似不起眼的爭執(zhí),最終致使十幾人失去了生命。面對不負責任的司機、無理取鬧的女乘客、沉默不語的13名乘客,我想說:你若不為正義站崗,必定為邪惡陪葬。正所謂敬畏規(guī)則,就等于敬畏生命。
痛定思痛,引發(fā)諸多感慨。如若在規(guī)則面前任性妄為,類似的悲劇可能再次上演。波蘭作家萊蒙特曾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秩序各就各位。”這與我國古圣先賢的“矩不正,不可為方;規(guī)不正,不可為圓”是同一個道理: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摔得粉身碎骨。
對于女乘客,我只想說:“沖動是魔鬼!不能因為你一個人錯過了站,讓其他14人錯過了后半生,給15個家庭留下永遠的傷痛?!蓖高^表象,我們更應該挖掘沖動的根源。這位女乘客自己坐過了站,卻無視交通規(guī)則,讓司機在非站點為她停車;在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采取謾罵、毆打的野蠻方式,忘記了做人的準則。如此私欲之上,踐踏規(guī)則,必定害人害己,等到悲劇發(fā)生,已是回天無力,后悔莫及。遇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智面對,切勿以自我為中心,感情沖動,惡語相向。否則,必定害人害己,等到悲劇發(fā)生,已是回天無力,后悔莫及。
作為司機,應該時刻警醒——方向盤承載著生命!女乘客與司機發(fā)生爭執(zhí),并大打出手,令人憤慨!然而,身為司機,難道就可以置駕駛規(guī)則于不顧,將他人的生命視同草芥嗎?或許你會說,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斷然反擊,何錯之有?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細一想,此言差矣。因為你的身份不同,情境特殊,你的一舉一動關(guān)乎十幾條人命!遇到緊急情況,更應該保持冷靜,牢記規(guī)則,安全駕駛,“進所當進,止所當止,退所當退”。如此以暴制暴,是對生命的褻瀆。
對于其他13位乘客,我要大聲疾呼:“沉默未必是金!同乘一輛車,大家休戚與共,命運相關(guān)?!彼麄兠髦丝团c司機打斗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但人人置身事外,不聞不問,更不制止,最終釀成悲劇,這與魯迅筆下那些冷漠的看客有何區(qū)別?無論是個人利益、集體利益還是國家利益遭受侵害時,每一個人都不能忘記道德規(guī)則,伸張正義,懲治邪惡,我們責無旁貸。無論是遵守規(guī)則,還是維護規(guī)則,我們都不是局外人。
15條鮮活生命的逝去,給我們帶來了血淋淋的教訓!如此慘痛的悲劇,再次向人們敲響警鐘:遵守規(guī)則,敬畏生命。當你任性妄為時,當你狂躁沖動時,想想規(guī)則,或許能讓你狂熱的頭腦逐漸冷靜,以免一時草莽,一世哀痛。
兩人的短暫打斗,13人的緘默不語,15人的死于非命。乘公交錯過了站還可以重來,而生命錯過了站駛到了終點,又到哪里去買返程票呢?遵守規(guī)則,敬畏生命,這才是至高大道。
[攻略]
經(jīng)過全面修改糾偏,本文自始至終緊緊圍繞“規(guī)則”這一中心論題組織材料,展開剖析。與原文相比,內(nèi)容更加豐富,主題更加突出,論證力度大大增強,令人信服。適當增加名人警句,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文采和底蘊,提高了文章的“顏值”,增強了文章的深度、厚度和信度。
所以,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注意:行文時要緊緊圍繞中心論題來組織篩選材料,并對材料進行“主旨化”的剖析;在重要的“節(jié)點”上強化中心論題,使文章的“航向”明確;對于一些與主旨關(guān)系不大的材料內(nèi)蘊,要舍得放棄。
(責任編輯 / 吳?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