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野
摘 要:可視音樂療法是運用可視音樂干預儀將視覺、聽覺、系統(tǒng)有機結合,通過多種感官起到喚醒、催進、激勵、撫慰、宣泄等精神心理作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干預情緒障礙的治療手段。
關鍵字:可視音樂治療;情緒障礙兒童;個訓
音樂治療是指以音樂作為一種手段或工具來對患有身體和精神病癥的患者進行心理和行為治療,以達到康復的目的。近代在音樂治療的基礎上又發(fā)展出可視音樂療法,即使用可視音樂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適用于各類醫(yī)療康復機構、各級特殊教育學校。
一、什么是可視音樂治療
可視音樂療法是音樂、畫面、燈光三種治療素材將視覺、聽覺、系統(tǒng)有機結合。通過多種感官對視覺、聽覺的綜合刺激,起到喚醒、催進、激勵、撫慰、宣泄等精神心理作用,獲得藥物和人際交往達不到的效果,最大限度發(fā)掘人的潛能。
(一)音樂
音樂是可視音樂治療中的首選素材。當音樂與人的情緒相近會產(chǎn)生共鳴,使情緒在音樂中得到釋放。不同的旋律與節(jié)奏組合引發(fā)不同的情緒體驗,激昂的旋律和較快的節(jié)奏引發(fā)積極的情緒,舒緩的旋律和較慢的節(jié)奏引發(fā)低沉、平靜的情緒。因此將音樂分為正性音樂、中性音樂、負性音樂,來指代其引發(fā)的情緒體驗。正性音樂節(jié)奏明顯、速度較快,給人興奮、情緒高漲、積極向上的感覺,如《卡門序曲》《哈利路亞》《土耳其進行曲》等。中性音樂旋律流暢、節(jié)奏平穩(wěn)、速度適中,使人感到舒暢,如《俄羅斯回旋曲》《月光》《夢幻》等。負性音樂節(jié)奏感較弱、速度緩慢、旋律無較大起伏、平靜,使人容易安穩(wěn),如《仲夏夜之夢》《如歌的柔板》《小夜曲》等。
(二)畫面
畫面采用雙屏幕顯示,畫面素材包括真實畫面、虛擬畫面、卡通畫面、油畫、浮雕等。變換效果包括原始畫面、灰度效果、底片效果、浮雕效果、上下翻轉、左右翻轉、自動三基色等。在播放過程中可設置雙屏播放同樣畫面或雙屏不同畫面。如:同樣的畫面一個屏幕播放浮雕效果,另一個屏幕播放灰度效果或底片效果等。
(三)燈光
心理學研究不同色彩可以引發(fā)個體不同心理反應,如紅色給人熱情溫暖,藍色給人寒冷、冷靜,綠色給人希望的感覺。可視音樂治療中燈光素材包括紅、橙、黃、青、藍等。在可視音樂治療中正性音樂配用紅色、橙色燈光,中性音樂配用綠色燈光,負性音樂配用藍色燈光,并通過燈光來強化音樂治療的效果。燈光閃爍的頻率可以自行調(diào)節(jié)慢、中等、快,或者隨著音樂節(jié)奏變化先慢后快、先快后慢、均勻變化。
(四)場地
可視音樂治療室一般選在相對安靜的地方,室內(nèi)溫馨舒適、隔音效果好,大小在20平方米左右。兩臺電腦屏幕旁邊各放置一臺音響,兩個音響上方放置燈光,一個舒適的座椅。兒童坐在兩屏幕正前方與之成為等腰三角形。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關閉窗簾,這樣可以使可視治療儀燈光顏色顯示明顯,更強烈的刺激兒童的視覺。
二、什么是情緒行為障礙兒童
在我國特殊教育學界,通用的情緒行為障礙兒童定義指:一組在行為表現(xiàn)上與一般兒童應有的行為有明顯偏離,具有以下一種或多種影響教育的、明顯而持續(xù)行為特點的兒童。1.學習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覺和身體的原因加以解釋,2.不能與同齡人和教師建立或保持良好關系,3.對正常環(huán)境缺乏恰當?shù)那榫w和行為反應,4.彌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5.容易出現(xiàn)與個人學習困難有關的生理癥狀或恐懼反應。情緒障礙兒童在行為表現(xiàn)上與一般同年齡的兒童所應有的行為有明顯的偏離,且這些行為嚴重影響自身發(fā)展或干擾別的兒童。在社交和情緒方面表現(xiàn)出不喜歡與人交往或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或者自傷性行為。
三、訓練案例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雨,女,11歲。自閉癥傾向并伴有情緒障礙,筆者剛接觸她的時候易怒、情緒不安、經(jīng)常會大喊大叫,不喜歡聽警車發(fā)出的聲音、鞭炮的聲音。在不滿足自己需求時會躺在地上打滾大哭,咬自己的手掌,手掌已經(jīng)被咬出繭子??邶X不清晰,但能正確表述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交流,經(jīng)常性的重復說話或自言自語,喜歡唱歌、繪畫、寫字。
(二)干預手段
可視音樂治療。
(三)訓練目標
1.能夠坐在椅子上安靜的欣賞音樂5分鐘,不下地來回走動。
2.通過可視音樂治療發(fā)泄不良情緒,減少不良情緒的爆發(fā),能夠跟老師溝通自己的想法。
(四)注意事項
1.環(huán)境保持安靜,訓練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2.音樂音量大小適中,聲音太小不易引起兒童注意,聲音太大會使兒童感到不適。
3.選擇曲目盡量短小,長大曲目不適宜使用。音樂應該是短小和美妙動聽。
4.音樂的選擇應該遵循“情緒同質(zhì)”原則,選擇與當時兒童情緒同質(zhì)的音樂。
(五)訓練過程
1.導入:在進行可視音樂干預之前,筆者先與小雨聊天,觀察小雨情緒狀態(tài)并詢問小雨今天開心嗎?上節(jié)課做了什么事情?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等。
2.可視音樂治療:當小雨情緒狀態(tài)處于興奮、多動、易怒的時候,筆者會選擇與她情緒狀態(tài)相符合的正性音樂。正性音樂配合著紅色燈光,情緒給人一種熱情、躁動、興奮的感覺,而兩個屏幕同時呈現(xiàn)的不同畫面吸引她的注意力,散情緒注意力從而忽略降低了當時自身情緒。通過音樂、燈光、屏幕三種素材的結合讓她當時的情緒的到視覺、聽覺上的認同,從而讓自己的情緒一點點得到平復。
3.延伸:在結束可視音樂治療后筆者會給小雨一些打擊樂器,讓她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樂器。在不做節(jié)奏要求的情況下讓小雨自己隨意敲擊打擊樂器2-5分鐘,目的是通過敲擊打擊樂器幫助小雨宣泄狂躁過激的情緒。
(六)訓練結果
總體來觀察小雨情緒得到較好的控制、很少再出現(xiàn)不順心躺在地上打滾哭鬧、咬手尖叫的畫面,雖然偶爾還會自言自語。遇到問題能夠主動訴說自己的不滿,并要求筆者幫助她解決。并且通過治療調(diào)動小雨參與集體音樂活動,在集體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溝通交流、建立集體意識,并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
四、結束語
可視音樂治療的作用主要在于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即滿足情緒情感交流、誘發(fā)情感體驗、情緒得到釋放與發(fā)泄。因此,可視音樂治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干預情緒障礙的一種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92.
[2]金野.汪佳蓉等.特殊兒童可視音樂治療系統(tǒng)的建構與應用.中國特殊教育[J].2008.(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