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在對大腸病變內鏡治療中通過應用無痛腸鏡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大腸病變內鏡治療患者,依據內鏡治療方案分組,對照組患者應用普通腸鏡治療,同期觀察組患者則運用無痛腸鏡治療,對比2組患者的術中臨床指標監(jiān)測結果以及舒適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平均操作時間、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非常痛苦、比較痛苦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完全無痛苦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大腸病變內鏡治療中應用無痛腸鏡技術,有利于提升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關鍵詞:大腸病變;無痛腸鏡;內鏡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213-01
近年來,隨著臨床診療技術的提升,大腸病變的診斷準確率隨之提高,于內鏡輔助下進行治療有利于提高大腸病變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創(chuàng)傷性更小,因此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然而患者在進行內鏡治療過程中由于疼痛感強烈,往往會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伴隨患者手術時間延長術后并發(fā)癥風險隨之上升,所以進一步對內鏡治療方案進行優(yōu)化來緩解患者的痛苦非常關鍵[1]。近年來無痛腸鏡的臨床應用為大腸病變患者的無痛和微創(chuàng)治療奠定了基礎,以下將分析大腸病變內鏡治療中通過采用無痛腸鏡技術的臨床效果。
1資料以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大腸病變內鏡治療患者,依據內鏡治療方案分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22~76歲,均值為(46.5±1.2)歲。對照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齡21~78歲,均值為(46.4±1.3)歲。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2組患者均于術中密切心電監(jiān)護,并給予低流量持續(xù)吸氧。對照組患者應用普通腸鏡治療,觀察心率和呼吸維持平穩(wěn)后即可開始進鏡。同期觀察組患者則運用無痛腸鏡治療,在進行檢查操作前,麻醉醫(yī)師給予芬太尼(1.0ug/kg)靜脈推注,丙泊酚(1.0~1.5mg/kg)行靜脈緩注,達到鎮(zhèn)靜Ⅳ級后即可開始進鏡操作。術中如有體動情況可繼續(xù)追加丙泊酚。2組患者術中均進行結腸鏡檢查,明確病變后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治療,結合患者的病變情況相應采取治療措施。2組患者手術后密切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以及呼吸頻率等。觀察組患者術后進行喚醒,并繼續(xù)維持吸氧,直至完全清醒。
1.3評價標準:(1)統(tǒng)計2組患者的平均操作時間、呼吸頻率、心率等監(jiān)測結果;(2)于術后利用問卷調查法對2組患者關于術中舒適度情況進行調查,例如術中恐懼、心慌、緊張、頭暈、腹脹以及牽拉不適感等發(fā)生情況,分為非常痛苦、比較痛苦和完全無痛苦。
1.4統(tǒng)計學方法:文中數據行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為(x-±s),組間數據行t/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中指標監(jiān)測結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平均操作時間、呼吸頻率、心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 術中舒適度對比:觀察組患者術中非常痛苦、比較痛苦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完全無痛苦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大腸病變患者一經檢出需及早進行切除治療避免誘發(fā)大腸癌變,結腸鏡是目前對于大腸病變患者檢查與治療的常用措施。然而普通腸鏡的應用中患者保持清醒狀態(tài),在術中操作時腸道牽拉以及蠕動等過程中容易使患者產生惡心、腹脹以及腹痛等不良反應,甚至可能誘發(fā)腸痙攣對于術中視野產生影響,使得操作時間進一步延長,同時出血、腸系膜撕裂、穿孔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進一步上升[2]。再加上患者的緊張和恐懼等心理使得應激反應升高,容易造成術中心率加快以及血壓水平升高,導致患者術中操作風險上升。無痛內鏡技術是近年來臨床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技術手段,通過運用無痛腸鏡技術有利于提升患者術中耐受性,同時有利于緩解術中腸道蠕動,并降低患者對于牽拉等刺激操作的敏感度,可確保其心率等指標更為平穩(wěn),有助于維護患者術中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同時可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風險[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中操作時間、呼吸頻率以及心率等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該組患者完全無痛苦占比高于對照組。表明無痛腸鏡的應用,可有效提高大腸病變患者的內鏡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大腸病變內鏡治療中應用無痛腸鏡技術,有利于提升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參考文獻
[1]徐建峰.無痛腸鏡在大腸病變內鏡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9,19(27):93,102.
[2]劉玲麗,何靖.門診無痛腸鏡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藥,2020,42(10):1566-1571.
[3]王飛,張洪印,劉漢博, 等.無痛腸鏡與普通腸鏡檢查效果的對比分析[J].中國處方藥,2020,18(4):163-165.
作者簡介:劉青,新疆第六師五家渠醫(yī)院內鏡室護士,1972年5月出生,女 ,漢族,河南扶溝人,大專學歷,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消化內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