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洮縣農業(yè)農村局 王海燕
對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工作而言,其合法主體為集體經濟組織,而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經濟成本,最大化地運用集體資產,產出更多的效益,因此,必須切實將集體性經濟以及政府職能單位之間的管理梳理好?;鶎诱獜娀O(jiān)督作用,做好自身的協調工作,做到村集體資產管理小組能夠全面反饋出全村居民的真實想法,確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收益。通常情況下,應當落實好以下措施:在具體工作前需要走訪每一位村民,了解其已有的資產背景,做到明確每一步工作流程,嚴格把控經濟支出。在其執(zhí)行村中需要按照如下流程:在確定集體資產管理后,要由專門的村委干部前往當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進行報備和申請,經過政府的研究認定后予以批準。針對規(guī)模相對較大、資產較多的村,應當經由專業(yè)的司法鑒定部門予以現場勘查確認,在統一擬定專門的方案后,轉交于當地的部門展開合同審查的相關工作,只有保證參與的村民統一認定,且具備專業(yè)法律資格認定,才能進行相應的資產管理工作。
在資金管理方面,應將上級轉移支付及補助補償、社會捐贈、一事一議、集體建設用地收益、集體發(fā)包、租賃和經營各項收入以及貨幣資金納入管理范圍。在資產管理方面,應將集體房屋、建筑物、設備、工具器具、農業(yè)設施和公益設施、債權及無形資產等納入管理范圍。在資源管理方面,要將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耕地資源、林地園地資源等充分納入管理范疇。針對每一項資源都需要分門別類地進行標注和登記,包括將各類的資產信息,如資產原有所有人、資產使用的年限等,都進行統一化管理和登記,并使用最新的信息化平臺系統進行統一登記。
在進行村集體資產改革工作中,必須要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加以制約,并且制度的選擇要做到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在清查過程中,要統一合理的方法和所有權,做到徹底清查與統一規(guī)范。在村內部規(guī)章制度建設過程中,要始終以國家統一的規(guī)范與條款作為基礎和藍本,并且從村內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出更有針對性且契合廣大農村結構的實際條款,要以更為靈活的方式調整產權改革。不同的區(qū)域,實際情況、農戶收入水平都有較大的區(qū)分,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切忌經驗主義式的“一刀切”,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不僅要高度利用好有限的資產,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管理之間的相互關系。
針對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尤其是大范圍的資產管理工作,由于其涉及的業(yè)務內容相對較多,所以在任務推進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每一個政府職能單位的責任。要對其建設專門的考核制度,明確工作人員的任務,針對各個收益產出進行分析作出考評,為財務的情況匯報制定出管理制度。在資產管理考核過程中,應當采取動態(tài)考核的方式,實時了解最新的村集體資產動向,一旦出現問題或不足能夠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在年末等關鍵性時期也要做到對職能人員的考核,采取優(yōu)勝劣汰的方式,使村集體利益最大化。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部分村級干部濫用職務權力,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擅自挪用資金,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財產損失。因此,在村集體資產管理過程中,強化財政監(jiān)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各類會計檔案都需要由鄉(xiāng)鎮(zhèn)專職部門進行處理。要設立專門的制度加以約束,采用統一的票據進行核對檢查,應設置專門的經管員,對賬單進行統一記錄和報備,在單據上要保證所有的報銷手續(xù)齊全;設置好可支出的賬單類型,非管控下的支出不予報銷。此外,還要設置專門的民主理財小組,用以對收支情況作出考核評定,原始單據經民主理財小組審核無誤后,加蓋民主理財章,由經管員報送經管站,經管站經審核后入賬。
現階段,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為了進一步保證農民權益,必須要提高村集體資產管理的能力,才能做好實踐管理工作,進一步保證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力,從而更好地為農民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進一步促使農村經濟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