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夏
(上海市黃浦區(qū)瑞金二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外科換藥室 上海 200020)
本次研究以5000例外科門診傷口處理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及護理情況進行觀察和研究。
將我院外科門診收治的5000例傷口處理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入院時間均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學標準,并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取得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將50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常規(guī)組。實驗組中包含患者2500例,男性患者數量為1730例,女性患者數量為770例,年齡在18歲~68歲,平均(43.4±11.3)歲;常規(guī)組中包含患者2500例,男性患者數量為1690例,女性患者數量為810例,年齡在19歲——69歲之間,平均(43.6±11.2)歲。全部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各方面一般資料P<0.05。
1.2.1 治療方法 對于正常的傷口,先進行乙醇消毒,再進行燙傷、皮脂腺囊腫、縫合術后、拆線等相應的處理,最后將無菌紗布覆蓋于其上,每2~3天為患者換藥一次;對于發(fā)生術后感染來院進行處理的患者,應首先將膿液擠出,之后再進行縫合等操作;如果患者存在局部皮膚腫脹等情況,怎樣首先將壞死組織和異物清除,為患者沖洗傷口后再進行縫合。
1.2.2 心理護理 患者進入醫(yī)院,護理人員應給予熱情的接待;給予患者進行傷口處理期間,保持動作的輕柔和態(tài)度的溫和,以促使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為患者進行自我介紹,以及醫(yī)院專業(yè)性的介紹;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過程中,應注意與患者進行目光交流,以促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得到增加;在對傷口進行處理時,護理人員可以選擇輕松、有趣的內容與患者進行聊天,使患者對于生活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從而消除患者緊張以及疼痛的感覺;另外,如果患者的傷口位于面部或是較為明顯的位置,護理人員還應幫助患者對美容方法進行考慮;若患者的傷口處于隱私部位,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保護隱私。
對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進行對比。
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的判定標準均采用模糊數字評分法,由患者自主為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進行評分,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越高,患者的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越強烈。
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為(7.45±1.02)d、焦慮程度為(3.02±0.71)分、疼痛感為(2.23±0.45)分;常規(guī)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為(7.95±1.46)d、焦慮程度為(4.29±0.70)分、疼痛感為(4.02±0.67)分,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對比(±s)
表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焦慮程度以及疼痛感對比(±s)
組別 n 傷口愈合時間(d) 焦慮程度(分) 疼痛感(分)常規(guī)組 2500 7.95±1.46 4.29±0.70 4.02±0.67實驗組 2500 7.45±1.02 3.02±0.71 2.23±0.45 t 12.245 11.406 10.207 P<0.05 <0.05 <0.05
在醫(yī)院外科門診中,外傷治療不僅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外科門診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但是因為患者的外傷類型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所以針對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進行不同的治療。并且,為了促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高,醫(yī)院方面應該給予患者高質量的護理。在本次研究中給予實驗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有利于促使患者的傷口愈合速度加快,同時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為(7.45±1.02)d、焦慮程度為(3.02±0.71)分、疼痛感為(2.23±0.45)分;常規(guī)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為(7.95±1.46)d、焦慮程度為(4.29±0.70)分、疼痛感為(4.02±0.67)分,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給予門診外科傷口治療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的傷口愈合,同時緩解患者的焦慮程度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