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萍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符號,一個民族的崛起除了經(jīng)濟的強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榮。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史,雖歷經(jīng)滄桑但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藏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藏族文化的發(fā)展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來自西藏的藏族大學生,我們應當做文化傳播的使者,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鄙蜿枎煼洞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志愿服務隊在指導教師范穎的支持與輔導下,開展了“民族文化微課堂”進課堂、進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
2018年11月16日下午,在范穎的帶領(lǐng)下,沈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志愿服務隊來到了沈陽市和平區(qū)望湖路小學總校區(qū),開展推進“民族文化微課堂”進課堂、進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
藏族大學生志愿者們向二年級的小學生介紹了西藏之寶——藏獒、西藏傳統(tǒng)故事——吉祥四瑞。德吉卓瑪以“藏獒是狗嗎?”的提問開場,向小朋友們介紹了藏獒的特征及習性,接著為小朋友們播放了影片《藏獒多吉》的片段,并概要闡述了影片內(nèi)容——藏獒多吉為了救田徑犧牲了自己。孩子們被影片的故事所感動,體會到了藏獒對人類的忠誠,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次央拉姆給孩子們講述了吉祥四瑞的故事,大象、猴子、兔子以及貢布鳥4個動物相互幫助收獲了豐碩的果實。在講述過程中,她平和而生動的語言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通過PPT圖片展示與故事內(nèi)容相配合,使孩子們?nèi)硇牡厝谌牍适轮?。通過這個故事,小學生們明白了團結(jié)互助、齊心協(xié)力的重要性。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民族文化微課堂”再次來到了沈陽市皇姑區(qū)東窯社區(qū),給社區(qū)的農(nóng)民工子弟帶來了西藏的特色習俗以及獨特的自然景觀等知識。2018級的新生色松拉姆和巴桑拉姆身著藏裝,分別給孩子們介紹了昌都古鹽田和西藏的甜茶館。色松拉姆向孩子們詳細地介紹了鹽田所產(chǎn)白鹽和紅鹽的用法以及特點,通過自己制作的微視頻向孩子們展示了傳統(tǒng)的純手工制鹽方法,使孩子們了解了傳授的制鹽經(jīng)驗,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昌都古鹽田。昌都古鹽田是世界上一處保留完好的古老文化遺產(chǎn),這里蘊藏著藏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散發(fā)著藏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志愿服務隊員巴桑拉姆用豐富的圖片給小朋友們展示西藏的甜茶館,針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她介紹了甜茶館里特色美食——甜茶和藏面。隨著來西藏旅游人數(shù)的增加,甜茶館作為一個獨特的旅游資源,幾乎遍布西藏特別是拉薩的每個角落,成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為旅游者了解藏族文化的一個窗口。通過志愿隊員的介紹,孩子們對西藏豐富的旅游資源有了一定的了解,許多孩子都產(chǎn)生了“想去西藏看一看”的想法。志愿隊員們課前精心的教學準備、認真打造的課堂內(nèi)容與孩子們的充分互動相得益彰,營造了歡樂的課堂氛圍,“民族文化微課堂”收獲了極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微課堂”不僅鍛煉了藏區(qū)大學生深入社區(qū)與學校傳播藏文化的能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也增強了藏區(qū)大學生保護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與意識。學生們一致表示:為了對民族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我們一直走在志愿服務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