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岷,林則徐六世嫡孫女。小時候和大家一樣,她也是從小學課本里知道了先祖文忠公的事跡。隨著年歲的增長,她對林則徐的故事了解得越來越多,才發(fā)現在虎門銷煙的背后還有那么多隱秘、驚險的過往。今天,就讓我們回到1839年那個陰云密布、險象叢生的廣州城。
林則徐奉旨禁煙
1839年1月8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之命,毅然踏上了南下廣東、厲行禁煙的荊棘之途。縱觀歷史,林則徐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際禁毒先驅,他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著名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出自他手,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林則徐歷官14省,統(tǒng)兵40萬,不僅官聲、政聲都很好,對民情也很熟悉,而且凡事必躬親督察、公正清廉,一時賢名遍天下。加上他主持編譯了眾多外國報看,學習西方技術,更是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而有個洋人名叫查理義律,是第四任英國駐華商務監(jiān),也是鴉片貿易的英方直接負責人。由于通過鴉片貿易能獲取巨大的利益,他一直對英國在中國的鴉片販子采取包庇、縱容的態(tài)度,是英國鴉片販子身后最大的‘‘靠山”。
鴉片成癮性大、毒性大,長期吸食鴉片的人,更是渾身虛弱,肌膚干枯,兩眼深陷,而最后等待他們的結果,就是死亡!文忠公(即林則徐)非常的痛恨鴉片,他曾經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謀財害命”。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抵達廣州天字碼頭,受九響禮炮之禮,一眾廣東地方官員都來迎接。當晚,林則徐來到了欽差辦公之地——越華書院。他親書一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掛于大廳之上,以告誡自己時刻要虛懷若谷,兩袖清風!另一方面,此時的義律正在澳門過著逍遙的日子,他還不知道,自己將面臨怎樣的一場疾風驟雨。
當年居住在廣州的中國畫家蘭官為林則徐創(chuàng)作的一幅非常逼真的油畫,但是,因為忙于公務,林則徐忘記取回了,最后,這幅畫被虎門銷煙的千將李志祥帶到了美國,后來,將畫像捐給了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美國波士頓展覽館),保留至今。李志祥的后代李士鳳一度想把這幅畫購買回來,但遺憾的是,館藏珍品不得出售。于是,他出重金請人花了三個月時間臨摹了一張畫像。2C07年,當李士鳳來北京看望林岷時,給她帶來了珍貴的禮物—一六張林則徐臨摹油畫。
“我將這些畫贈送給了福州、虎門等地的林則徐紀念館,希望把他的樣貌,帶給所有人,把他的英雄事跡永遠傳承下去!”林岷說道。
“本大臣不要錢,就要你的腦袋!”
在北京禁毒委員會的幫助下,我們來到了位于廣東東莞的虎門銷煙紀念館,在這里,我們見到了這幅林則徐的油畫復制件。很難想象,這個看上去慈眉善目,年過花甲的老人,會在當年的禁煙運動中如此雷厲風行、快刀斬麻,而在這幅畫的旁邊,便是虎門銷煙展區(qū)的入口,在參觀的過程中,一處公堂的陳設,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本大臣不要錢,就要你的腦袋!”行轅內,隨著一聲大喝,死—般的沉寂。只見林則徐面露怒色,正襟危坐,他眼前,跪著一眾商人。而他嗔怒的對象,名叫伍秉鑒,是廣州十三行的行商之一,也是當時廣州的首富。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tǒng)計了i000年以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他手下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他也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
從史料上看,伍家的怡和行向來做的是正經生意,茶葉貿易是伍家最主要的業(yè)務。這就奇陘了,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林則徐如此動怒?以伍秉鑒為首的這些十三行行商們,叉與鴉片販子有什么關系?
所謂的“十三行”,實際只是一個統(tǒng)稱,并非是13家,多時可達幾十家。由于當時清朝有一條禁令:中國官員不能直接接觸外商,“十三行”作為中國政府與洋商之間傳達訊息的中介,并負責承保繳納外商船貨關稅,管理約束外商人員,享有了壟斷清朝海上對外貿易的特權。有著這般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卻沒有秉承公正廉潔的角色,反而為了謀財,與外商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的勾結關系,縱容毒品販子大量窩藏鴉片,一同蒙騙或收買官府。這種陽奉陰違的行為,必須嚴懲1
1939年3月18日這一天,林則徐傳訊十三行行商人,歷數行商勾結外國夷人的種種罪行。并命令他們將《諭各國夷人呈繳煙土》諭帖聲明送至外國煙販,在這件聲明中,,林則徐第一次向外國人表達了禁煙的決心和所行禁煙的政策。申明要求洋人將船上所藏數萬箱鴉片盡數繳出,并簽名出具保證以后來船永不夾帶鴉片;如再夾帶一經查出,“人即正法,貨盡沒官”。此外,林則徐還莊嚴申明:“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辈⑾奕諆确A復。
為了平息繳煙一事,老奸巨猾的伍秉鑒企圖當堂行賄,他堂而皇之地對林則徐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家產相贈。林則徐聽后勃然大怒,當場就呵斥他:“本大臣不要錢,要你腦袋!”在場的人都被鎮(zhèn)住了,他們原本以為林則徐只是為了受賄走走形式,卻不料他動了真格1
3月21日是最后期限,一場緊急會議在廣州商人公所召開。席問外國鴉片販子和商人40人,神色慌張,議論聲亂作一團。
此次會議由美國商人滑么主持,他宣讀了草擬的回稟,聲稱現有的鴉片是屬于居住在孟加拉和孟買的商人所有,所以目前在廣州的外國商人無權繳出鴉片,只能要販運鴉片的船只迅速離開、返回本國,今后不再載鴉片來華。但就在此時,一個完全不同的意見出現了,也把林則徐與鴉片販子的斗爭推向了高潮,這個人究竟是誰?
顛地,是當時英國著名的大鴉片走私販子,他在鴉片戰(zhàn)爭前早已臭名昭著,靠鴉片走私大發(fā)橫財,其名下的寶順洋行是當時廣州的第二大洋行。顛地認為,林則徐的諭帖只是一種“虛無”的威脅,而“販運鴉片沒有絲毫錯處”。同時,他不同意滑么采取撤出鴉片船只的做法,建議拒不回復林則徐的諭帖。會議對這兩種意見投票表決,結果以25對14票通過了顛地不予回復的提案。
“虎門銷煙”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對于外國煙販故意抗挹林則徐采取強硬而果斷措施。二月初七,他再次命令行商向外國煙販傳達這樣的信息:如到期拒不繳煙,本大臣將于上午10時親至公所處理。外國煙販得此消息,極感震動。經過一番密謀之后,他們表示愿意上繳鴉片1037箱,企圖丟卒保車以便蒙混過關。于是,林則徐果斷下令,傳訊顛地!
林則徐動了真格,讓英國駐廣州商務監(jiān)督義律更是大為震驚,覺得自己應該親自出馬,負起所謂“保護本國僑民的責任”!但義律表面上,還是不慌不忙,他已做好充足準備,打算和林則徐周旋一場。
義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氣!3月23日,義律一到商館,就升起英國國旗,而后立即把顛地窩藏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親自保護起來。這兩件事看似小事,其實卻是重要態(tài)度,以義律自己話說:“這個商人,甚至所有外國商人,都在女王陛下政府的庇護之下?!彪S后,義律恬不知恥地指責林則徐的正義行為“縱然不是公開的戰(zhàn)爭行為,至少也是戰(zhàn)爭迫近和不可避免的前奏”。義律這么做,不止為了提振英商們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給清政府一個下馬威。誰知林則徐接下來的表現,卻叫義律又打了個趔趄:都白準備了1
1839年3月23日,林則徐下令將停泊在江上的外國貨船暫行封船,停止一切貿易,同時命令撤回廣州商館里的全部中國雇員,并派兵包圍商館。包括義律和顛地在內的275名外商一個個就像癟了氣的氣球一樣,完全沒了精神。
3月25日,義律發(fā)出了他的威脅,要求三天內給在廣州的所有英人及英船頒發(fā)離開該城的護照,否則對于可能發(fā)生的后果不負責任。林則徐針鋒相對,一定要他先遵令繳煙,然后頒發(fā)護照。他不僅沒有撤除圍館的士兵和封倉的命令,還進一步堵死了商管四條街中的三條,并把十三行的商鋪后門用磚砌死了。
義律見此情景,又收到林則徐的批復,知道恐嚇無效,如果再不迅速表態(tài),就會引起被隔離在商館內的英國人和美國、法國、荷蘭等國商人的強烈不滿。3月27日,黔驢技窮的義律終于答應繳出英國煙販的全部鴉片20283箱。林則徐取得了禁煙斗爭的第一個勝利!
然而,義律許諾,在一年內將由英國政府來賠償損失,為了聯合美國一起反對禁煙運動,他還把美國煙販所繳納的鴉片也全部登記在英國的名下。從而為日后英國政府發(fā)動可恥的侵華戰(zhàn)爭制造借口,同時又替英國將來向中國政府尋求賠償埋下了伏筆。
頂著巨大的壓力,1839年6月3日,由林則徐主持,歷史上重大的禁煙事件“虎門銷煙”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從1839年6月3日起,林則徐親自坐鎮(zhèn)銷煙,場面極其壯觀?;㈤T海灘猶如鬧市—般,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當生石灰和海水接觸,產生巨大的熱量,融化煙土時,成千上萬圍觀的群眾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此刻,虎門方圓百里幾乎都能看到濃煙滾滾,這一場濃煙,燒出了東方大國禁煙決心,實在大陜人心。這場運動持續(xù)了整整23天,共計銷毀鴉片2376254斤。自鴉片貿易開始,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卻日荏一日地遭受著鴉片所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災難。如今,在林則徐的領導下,過去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都一步步地變成了現實。
1839年7月,林則徐、鄧挺楨等人向道光皇帝奏報虎門銷煙完竣,道光皇帝閱后大喜,提筆寫下一列朱批大字:“可稱大快人心一事!”考慮到當時清王朝的腐敗狀況,就知道林則徐做到這—步,已是多么的不易。就連現場參觀的外國商人乃至官員們,都不禁連連嘆服。
銷煙精神,必將永存
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由,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渣兒士·義律本人和他的堂兄喬治-義律的指揮下,陸續(xù)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鴉片戰(zhàn)爭就此開始。這場戰(zhàn)爭,其實就是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以貿易戰(zhàn)為借口,發(fā)動罪惡殖民統(tǒng)治的侵略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腐敗的清政府所掌握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也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
最初,道光皇帝分明對林則徐在廣州的功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但當英國軍艦攻了進來,皇帝卻慌了。1841年5月,林則徐接到圣旨:降為四品卿銜,速赴浙江鎮(zhèn)海聽候諭旨。但即使被貶為四品官,身在浙江鎮(zhèn)海,天氣炎熱,林則徐積極參與了當地的海防建設事宜??刹痪?,靖逆將軍奕山在率軍與英軍作戰(zhàn)中打了敗仗。為了開脫罪責,他竟造謠說,英方是愿意議和的,他們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則徐一人。在這期間,林則徐兩次上奏,大膽陳述禁煙抗英的合理性和正義性。但道光帝求和心切,翻臉不認人,指責他簡直是一派胡言,實在可惡!隨后,把廣州戰(zhàn)敗的責任歸罪于林則徐,說他在廣州任職時沒有積極籌劃防務,以致英軍發(fā)起進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從重發(fā)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
林則徐最終背負著“罪臣”之名,以贏弱之軀,過上了流放生活。在新疆軍中服役4年,惡劣的邊塞環(huán)境,給年邁的林則徐帶來很大的摧殘。直到1850年,清朝上下人才短缺,此時皇帝才叉想起林則徐來,再度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理廣西軍務??纱藭r的林則徐已經禁不起折騰了,1850年11月22日辰時,林則徐在赴任的路途中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于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并樹起了“林則徐紀念碑”。1989年樹起了由林則徐銅像與花崗石臥碑像結合的“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以此紀念林則徐的壯舉。
回首往昔,林則徐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斗毒販,抗列強,護軍民,報國家,卻最終在腐朽的清政府和懦弱統(tǒng)治者的夾擊中,飲恨而去。180年后,中華民族早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無數如林則徐一般的英勇之士,奮斗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禁毒前線,守護著健康與平安。而在他們身后,是強大的祖國和昂揚的中國人民在一如既往地支持著他們。禁毒斗爭,永在路上,銷煙精神,必將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