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jié)即將到來,我們是否應該給父親送件禮物?
去年,父親節(jié)之前,本報以北京廣播電視報社的名義向全社會提出“父親節(jié)給父親的一封信”的倡議,號召父親節(jié)時,我們可以給父親寫封信。這封信,是心里流出,這封信,要直抒胸臆,毫無頓挫。這封信,要寫出父親對自己的愛,自己對父親的愛。相信,父親接到這封信,一定會是他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
去年(2018年)的父親節(jié),作為倡議提出后的第一個父親節(jié),我們刊登了《名嘴致敬父親節(jié)我們給父親的一封信》的重點報道,來自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電臺的多位主持人響應了報社的倡議,寫出了飽含熱情的給父親的信,同時,主持人朗讀自己的這封信的音頻在本報社的喜馬拉雅公號上同步推出,本報的微信公眾號也同步推出相關(guān)內(nèi)容。這期關(guān)注刊登后,引起了廣泛反響,很多觀眾留言:感受到濃濃的父愛,也感受到濃濃的子女情。寫信的主持人,接到信的父親,都感到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父親節(jié)。(本期第9版將刊登部分父親接到信后的反饋。)
父愛如山,一封信雖然看似很輕,卻有下筆千鈞之感。
我們多久沒有給父親寫信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微信等便捷的交流,是不是已經(jīng)不習慣了在紙上寫下心里話。在這個節(jié)日,拿出信紙,飽蘸墨水,開始寫信:親愛的爸爸……
今年的父親節(jié)來臨,我們繼續(xù)寫信的倡議,幾位來自北京廣播電視臺的制片人、編導、主持人給父親寫了一封信。當我們讀完這些信后,真的非常感動,一如去年的感動。
在他們的信中,我們看到了幾位不一樣又一樣的父親。
以此,祝所有的父親,父親節(jié)快樂。
(備注:每封信的標題是編輯后加。)
初一時我給您寫了一封沒送出的信爸:
我想想,上一次給您寫信,應該還是在20年前吧,您肯定會想,你小子哪還給我寫過信啊?——哈,沒錯,從小到大,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您真的都記得很清楚,而這次,您卻一定不會記得——當時我讀初一,期末考試數(shù)學考了72分,參加完家長會回來,您半晌沒說話,第二天起床,您頭發(fā)掉了好大一撮,那時的我感覺您肯定不止是生氣那么簡單。是啊,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度過學生時代,沒人輔導卻又能屢次取得數(shù)學成績年級第一的天才父親,怎么培養(yǎng)出了這樣一個數(shù)學成績剛過及格線的兒子!
就是在那一次,我偷偷給您寫了封信,信里面寫著“爸,我辜負了您”,這句話到現(xiàn)在我還記著。對,當時那個“辜”字寫完后我還特意查字典校對了一下——信的落款處寫著“檢討人:您的兒子”。我前面說您一定不會記得我給您寫過這封信,是因為它最終沒有給到您,而是塵封在了老房子的某個角落,最終也塵封在了我心底……
爸,其實去年回家,我還真的去老房子里找過那封信,那里現(xiàn)在裝滿了書,信沒找到,倒是翻出了您的一本《35毫米電影膠片放映手冊》,定價不到一塊錢。然后我坐在了地上,腦補著30幾年前還是做電影放映員的您,用剛領(lǐng)的工資給媽媽買回一袋蘋果,兩個人一起吃著蘋果,一起描繪著我出生后的美好生活……
幸福如約而至,您托人從市電視臺借了部老式磁帶錄像機,興奮地記錄著那些陜樂片段,從我兩歲多的咿呀學語到上幼兒園時的各種搞怪表演,您看著自己拍的視頻,笑著說我“小人來瘋”……一個個簡單溫暖的瞬間,組成了我的成長軌跡。
所以,您給了我那么多,我怎能辜負您!
有人說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我相信。初中一畢業(yè)我就決心報考廣播影視類專業(yè),如愿讀了4年的電視編導,畢業(yè)直接應聘到“電影頻道”。昔日您在放映機后看到的那些滾動膠片中的人物,開始接受您兒子的采訪,每當您向您的那些老同事們“顯擺”這些的時候,媽就會給我打電話說:“你爸可高興了!”
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成為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的—名編導,媽說您還是每天都會等著看我做的節(jié)目,說您成天讓她《美食地圖》學做菜,還自己買了好幾袋節(jié)目里推薦的大米……“你爸快退休了,想到北京看你,怕耽誤你工作,給你打電話,又怕你正開車不安全。你不忙的時候抽空給他打個電話,他聽見你聲兒就高興!”
現(xiàn)在想想,比“不辜負”更難的,是陪伴!從上大學開始,我已經(jīng)離開家鄉(xiāng)14年了,作為一名電視匠人,我留給您和媽媽的時間真的大太少太少,其實這才是真正應該向您檢討的——雖然一說到這些,你們就說“爸媽理解,你呀,別太累就行”。
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我長大,您未老;我有能力報答,您仍然健康。爸,您多保重身體,兒子努力做到!
父親苛陜樂!
您的兒子:張?zhí)?/p>
201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