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臣
每天上下班要開車90公里,平時我也喜歡和家人自駕旅行,感覺開車和科研有很多相通之處。
1.開車得先有駕照。而做科研也要受過相應的訓練,并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2.開車得有一輛帶車牌的車。一般來講,車越昂貴可能駕駛體驗越好。而做科研要有裝備,比如實驗室、設備等,通常實驗條件越好,科研可能進行得越順利,成果可能也越高端。
3.車需要加油或充電、需要保養(yǎng)、上保險,需要支付一些其他費用??蒲幸残枰掷m(xù)投入經(jīng)費來保障進度,所以要不停地申請經(jīng)費。
4.長途開車最好有同行的伙伴,尤其是去偏遠的地方,一般要多車同行。同樣,科研路也很長,有一起合作的伙伴非常重要,也就是要建立一個明理、高效、具有合作精神的團隊。
5.開車需要專心致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抱僥幸心理投機取巧。科研有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同樣需要遵守。
6.開車不要隨便換道,不能超速,也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要根據(jù)路況適時選擇道路,尤其是要利用靠譜的導航??蒲羞^程中最好不要經(jīng)常變換研究方向和內(nèi)容。有些時候會遇到一些瓶頸和壁壘,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困難,找到解決的辦法,既不要鉆牛角尖,也不要過分執(zhí)拗。使用一些科研工具,經(jīng)常和同行交流,或許能讓你茅塞頓開。
7.開車到陌生地方,偶爾會迷路。這雖然耽誤行程,但我們可能會在迷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麗的風景或有趣的事物??蒲羞^程中,難免遇到一些新的問題,這也很可能帶來全新的發(fā)展機會。
8.開車應和同路的車輛搞好關系。在科研過程中,出現(xiàn)觀點性分歧非常正常,要平和地討論這些分歧。
9.開車要學會防御性駕駛技巧,在保證自己不出問題的同時,還要提防周圍車輛出現(xiàn)意外而傷及自己。做科研也要做好防御性措施,要注意自己團隊的學術道德和規(guī)范,同時也要觀察合作伙伴的學術道德。
10.開車不能疲勞駕駛,必要時須停車休息。搞科研也要調(diào)整好狀態(tài),適當休息,保證自己的健康和對家人的陪伴。
今天你“開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