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博
有人說作文像陡峭的山峰,有人說作文是充滿荊棘的道路,而在我心中,作文是條湍急的河流,在蹚過這條河流的過程中,障礙重重,我追求的風(fēng)景總是山重水復(fù),卻不見柳暗花明。
翻開三年級時的作文本,《我的校園》這篇作文映入眼簾,作文本中到處都是紅圈圈。想起我寫這篇作文時的那個周末,我像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地擠出幾個字,記下了這篇流水賬。翻開下一頁,看到了老師的評語:“你的作文能有順序地介紹出校園的景物,但是怎樣才能讓人感受到校園的美麗呢?還要加油哦!”啊,三年級時的老師是那樣包容,批評也如此含蓄。此時作文初次對我現(xiàn)出它的漩渦。
隨著年級的增長,老師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記得四年級期末試卷發(fā)下來時,我驚呆了,總分30分的作文,我被扣了整整9分。作文這條湍急的河流簡直要把我沖垮了。
我下定決心要迎難而上。從此,我學(xué)會了留心觀察,飽讀書籍,寫作文時也不再隨意對待了。我的努力初見成效,一篇作文得到了“優(yōu)+”的好評。
從此,我的信心大大增強,把寫作文當(dāng)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快樂的事化為文字,難過的心情也付諸筆墨。啊,作文這條湍急的河,終于向我展示出它溫柔的面容。
寫作這條湍急的河流只有自己蹚過去,迎難而上,接受新的挑戰(zhàn),才會發(fā)現(xiàn)成功咫尺在目。
(作者系福建廈門市海滄區(qū)天心島小學(xué)學(xué)生)
老師小語
小作者將自己寫作文的歷程記錄了下來,從伊始,老師的溫柔鼓勵;到后來,老師的嚴格要求,暴露了“我”的問題;再到后來,“我”迎難而上,戰(zhàn)勝困難。全文讀來一氣呵成,富有真情實感。(季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