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泳鑫
題目 提起“游戲”,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吧?民間游戲,謎語游戲,電子游戲,電腦游戲……你最喜歡哪種游戲呢?選擇其中一種,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題目自擬,內(nèi)容具體。
寫一種喜歡的游戲,這對于同學們來說一定不難,但書寫時也要把握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難忘游戲
對于“游戲”,我們再熟悉過不了。想一想,哪個游戲最讓我們印象深刻呢?為什么會讓我們刻骨銘心?在玩耍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二、寫好玩法
每一種游戲都有相應的玩法,也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所以在游戲中要寫好玩法及規(guī)則,這樣讀者一看就會明白。如,打陀螺。準備好一個陀螺,來到寬闊、平坦的地面上,用手先將陀螺旋轉(zhuǎn)起來,然后用鞭子不停地抽打,這樣陀螺就會不停地轉(zhuǎn)動。打陀螺也可以進行比賽,停止鞭打后,看誰的陀螺轉(zhuǎn)得時間長。
三、展示情趣
好朋友或同學們在一起玩游戲,一定是有說有笑的,場面熱鬧非凡,所以把同學們在場景中快樂的心情、具體表現(xiàn)及游戲中發(fā)生的趣味故事穿插進來,習作會更加精彩。如果單一地平鋪直敘,游戲的過程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小手練筆一
“大魚”吃“小魚”
張嵐熙
小時候,我最先學會的“撲克”游戲是“大魚”吃“小魚”。這個游戲雖然簡單——大數(shù)吃小數(shù),但我非常喜歡,玩起來津津有味。
我7歲那年,表哥常來我家跟我玩這個游戲。我們先拿出一副撲克,然后一人一張輪流抓牌;抓完54張牌之后,左手拿著撲克牌,有數(shù)字的一面必須對著手心,不能讓對方看到;然后用右手按著從外到里的順序,兩人同時亮出撲克牌,誰的數(shù)字大,誰就是贏家。被吃掉的“小魚”連同自己的“大魚”放在自己左手握著的撲克牌里面。什么時候把對方的撲克吃沒了,“大魚吃小魚”的游戲也就結(jié)束了。
那時,每次和表哥玩這個游戲,我總是輸,一輸我就痛哭流涕。今天,我又和表哥玩這個游戲。玩著玩著,我發(fā)現(xiàn)自己抓到的撲克牌在數(shù)字上都比哥哥的小。我靈機一動,把大數(shù)字的紙牌偷偷地挑出來放在前面,然后像“田忌賽馬”似的跟表哥對陣。別說,這個方法還真靈,被吃掉的撲克牌漸漸贏回來了,我心里暗自竊喜。玩到最后,我把表哥的撲克牌全吃光了,樂得心花怒放。
這個游戲真有趣,從中我知道了玩牌也是講計謀的,只要多動腦,多思考方法,就能戰(zhàn)勝對方。
小手練筆二
猜謎語
林哲輝
童年里,猜謎語給我?guī)砹嗽S多樂趣,我特別喜歡這個游戲。
有一天,我來到姐姐家,和姐姐進行猜謎比賽,規(guī)則是我和姐姐每一局各出五則謎語,三局兩勝。第一局較量開始了,姐姐先給我出了五則謎語。第一則是:少一撇。我心想,“少”字要是少了一撇,當然是“小”字啦。嘿嘿,回答正確!
第二則是“半部春秋”,打一個字。這則字謎當時可把我難住了,我左思右想,“春秋”兩個字的一半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呢?我在紙上反復寫著。忽然,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秦朝的“秦”字。接著我又把姐姐出的后三則謎語不費吹灰之力猜出來了。
輪到我來出謎語了,我給姐姐出了四則謎語:1.二中全會,打一字;2.一令多了一點點,打一字;3.國內(nèi)外,打兩字;4.一尺一,打一字。猜第一則謎語時,只見姐姐歪著腦袋,抓耳撓腮,樣子真可愛。哈哈,這一局的第一則謎語就把她給難住了,真好!第一局我獲勝了,接著又勝了第二局,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高呼:“我贏了,我贏了!”
童年里與姐姐猜謎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歡這個游戲!
小手練筆三
對詩比賽
侯應奇
我和朋友小林只要聚在一起,就喜歡玩對詩句的游戲,這個游戲給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去年寒假的一天,小林又來我家了。一場對詩大戰(zhàn)便開始了。我提議:今天進行三局比賽,三局兩勝。出題形式:一方說出詩句的意思,另一方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對出原詩句。每一局一方出五道題,誰全答對,誰就獲勝。
比賽開始了,小林開口說道:“千山萬壑古樹參天,千山萬壑杜鵑聲聲?!蔽颐摽诙觯骸叭f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毙×挚次掖饘α?,立刻出了第二道題:“蝴蝶在花叢里穿來穿去,時隱時現(xiàn);蜻蜓在水面時時輕點,緩緩而飛?!焙俸?,這道題我更有把握,馬上說出:“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p>
小林一連出了五道題,我都對答如流,第一局我輕松獲勝。接下來就是第二局,該我出題了。我一本正經(jīng)地說:“在黃梅成熟的季節(jié),家家都落著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處處有青蛙的叫聲?!敝灰娦×肿ザ鷵先叵胫炖镞€自言自語道:“是什么詩呢?”眼看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三分鐘了,我宣布時間到。結(jié)果小林沒有答上,隨后我又出了第二題、第三題……
對詩比賽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也給我的童年生活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我喜歡這個寓教于樂的游戲!
總評
三篇習作都是寫自己喜歡的游戲,但內(nèi)容各有千秋。張嵐熙同學的習作開篇總括自己對游戲——“大魚”吃“小魚”的喜愛,隨后以跟表哥玩游戲為切入點,介紹了游戲的玩法,接著重點寫自己與表哥做游戲,其間自己用妙計贏了表哥,最后以天真的口吻寫出對游戲的感悟。林哲輝同學寫了自己和姐姐猜謎語的事,字里行間感受得到小作者從游戲中得到的樂趣。侯應奇同學則寫了和好朋友小林的對詩比賽,將小林的神態(tài)描寫得傳神而形象,把讀者引入緊張的對詩情境中。結(jié)尾點出對詩比賽的意義所在,與習作開頭相照應。其實,只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游戲的過程,再通過游戲得出一定的感悟,就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