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靖
香堂村將手機微信引人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搭上了科技“順風(fēng)車”;大辛峰村的垃圾分揀員定時上廣回收干、濕垃圾,清理了露天垃圾池,還給村民一片“清凈……隨著全市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深人推進,昌平崔村鎮(zhèn)各村莊集思廣益,紛紛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垃圾分類小妙招。
7月1日一大早,崔村鎮(zhèn)香堂村的李女士打開手機微信,點擊“上門回收",不到20分鐘,一位回收師傅就趕到了李女士呼叫的位置。李女士把塞滿舊衣、廢紙、飲料空瓶的色回收筐遞給了師傅。“您的這些垃圾都符合我們]的回收標(biāo)準(zhǔn),重量是五公斤,給您2塊7毛5,另外,再加上額外獎勵您的5分錢環(huán)保金,一共2塊8毛錢。您手機查收一下?!鼻扒昂蠛蟛怀霭胄r,李女士微信錢包內(nèi)就增加了2塊8毛錢。今年6月中旬開始,這種上門回收垃圾的服務(wù)就在香堂村展開。村民可以使用名為“易籮筐”的微信訂閱號,點擊呼叫按鈕,垃圾回收師傅就免費上門收垃圾。“有了這個平臺,我們不出家[門]就能做環(huán)保,真不錯。”李女士對這種做法贊不絕口。
然而在這之前,垃圾分類工作在香堂村開展得并不理想。“原先我們只是在各村配置分類垃圾桶,但我們實際查看垃圾桶時,發(fā)現(xiàn)還是‘一鍋粥””,香堂村黨支部副書記朱海云說道,“后來,我們就想,為什么不讓比我們更專業(yè)的企業(yè)來幫忙呢?”
今年6月,香堂村與易霖環(huán)保(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并研究采用垃圾“源頭分類+互聯(lián)網(wǎng)+上門回收”的模式,“通過微信預(yù)約,我們的回收師傅就會免費上1門]服務(wù)。因為有專業(yè)人士介人,確保了源頭垃圾分類無誤,現(xiàn)在再生資源的析出率由之前的30%提升到了90%",易霖環(huán)保(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暉介紹道,“析出率上升的原因不光是有源頭把關(guān),更多是因為我們回收的面比較廣。舉個最簡單例子,我們?nèi)ニ饺它c賣廢品,一些舊衣物他們是不收的,因為這些垃圾不值錢,但是我們收,它在我們眼里是“‘寶貝。所以我們的原則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再生利用的機會,哪怕是一個布頭,它都有機會變成工業(yè)用布,然后再服務(wù)于我們的社會?!睘榇耍闾么宕逦瘯€為每戶分發(fā)了一個由紡織廢料編織而成的白色回收筐,方便村民積攢可回收垃圾。自從企業(yè)介人后,香堂村的日常垃圾量有了明顯下降,半個月來被該企業(yè)收走的可回收垃圾達1000公斤。
可回收垃圾有人管了,那不可回收垃圾和廚余垃圾又怎么處理呢?在崔村鎮(zhèn)大辛峰村,村委會為每戶分發(fā)了兩個垃圾桶,分別放置干、濕兩類垃圾。村民每天早上只需把分類好的垃圾放在家門口,就會有垃圾分揀員上門來回收?;厥諘r,分揀員會仔細查看垃圾分類情況,遇到分類不對的情況,分揀員會第一時間提醒村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回收來的全部垃圾,分揀員會運輸?shù)酱逯泄潭ǖ臅捍纥c,然后由鎮(zhèn)環(huán)衛(wèi)中心將垃圾分類運輸?shù)絽^(qū)里指定的各個垃圾無害化消納點,實現(xiàn)垃圾分類運輸.分類消納。家住大辛峰村的王先生說:“垃圾分類工作實行以后,整條街的街面環(huán)境好了不少,以前我們村有20幾個露天垃圾池,其中一個就在我家門口,味特大。"現(xiàn)在露天垃圾池被清理了,王先生出門時終于能感受到一片“清凈”
在南莊營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將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張貼在宣傳欄內(nèi)。海報明確了垃圾回收的具體時間、普及了哪些是廚余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等知識,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讓村民們對垃圾分類一目了然。西崔村則不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知識講座,將垃圾分類宣傳材料送到村民家中,讓垃圾分類意識真正入腦入心。
目前,崔村鎮(zhèn)12個村莊已經(jīng)全部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