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杰
隨著部分地區(qū)高考語文分值由原來的150增至180,語文在各學科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而作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加大作文訓練密度,增加作文課節(jié)次,甚至鼓勵學生參加作文培訓班,各種方法嘗試了不少,可學生的作文水平卻依然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覺得,這雖然是學生作文基礎差、觀察積累不夠、閱讀量少等諸多因素造成的,但作文課教學效率不高,收效不大,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用什么方法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呢?在平時的觀察實踐中,我也多少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歸納如下。
一、經(jīng)典引領(lǐng),生悟作文新方法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把自己的習作心得強行灌輸給學生。因為體驗少,方法單調(diào),老師的嘔心之得到學生那里就成了一紙空文。盡管教師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diào),但學生使用起來卻有一定難度。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你問學生這種作文應該怎么寫,學生口頭復述起來頭頭是道,但真正使用時,卻又忘到了九霄云外。我想,主要原因還是體驗不夠。為此,我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即在作文教學時,對于一些要傳授給學生的方法,老師不說,讓學生在誦讀經(jīng)典名篇時自己歸納。因為是他們自己從文字品讀中感悟來的經(jīng)驗,所以印象深,使用起來,也容易得多。這種方法看似窩了工,但細細想來,記憶深刻,方式靈活,反而提高了作文教學效率。
二、牛刀小試,活學活用作文新方法
我聽過很多教師的作文教學課,他們有一個通病,就是希望能在課上多傳授給學生一些作文寫作方法。因為這種心理作怪,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結(jié)果貪多不能消化,方法成了夾生飯,從長遠來看,反而窩了工。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規(guī)律,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東西不在多寡,重點在于學生到底接受了多少。特別是作文教學,有了理論知識,不活學活用就仍是一紙空文。所以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不要為了貪多而一味多講。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之后,一定要給足學生時間運用、反饋。我們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時間用新學來的方法寫一寫片斷作文,有時間的話,盡量寫整篇作文。只有及時運用反饋,我們教給學生的方法才能夠?qū)嵱谩7駝t,只講方法不寫作,三天一過,馬上就忘記了,這樣前面的方法指導也荒廢了,那樣的話也就沒有絲毫效率可談了。
三、下水作文,師用作文新方法
誦讀經(jīng)典,學生探索模仿,可能已經(jīng)悟出了一些好的寫作思路和方法,但在實際運用中,卻不一定那么得心應手。這時,教師的下水作文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我聽過一個老師的作文課,“描寫人物的缺陷美”,說實在的,這個老師是位年輕教師,經(jīng)驗方面還不怎么老道,整堂課教學流程沒太多新意,但就是因為有了老師的下水作文,加之老師感情真摯、聲情并茂的誦讀,課堂教學就亮了。我記得那節(jié)課,最終博得了所有聽課老師的高度評價。究其原因,無外乎老師下水作文的引領(lǐng),對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從而增強了作文課堂的文學色彩,提升了作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當堂評改,共同使用新方法
教語文時間長了,大家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作文評改問題,耗時長、評改難、效率低。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漸漸總結(jié)出了一個省時省力的好方法,那就是作文當堂展示、當堂評改,當然這得借助全體學生的力量。每一次作文授課結(jié)束以后,我都會用一定時間讓學生寫一篇作文,然后讓學生們分小組評改。將學生選出的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展示。展示完以后,根據(jù)本節(jié)訓練重點,學生們有的放矢地進行點評,哪個同學哪個方法用得好,哪個地方還有待改進,學生們踴躍參與,效果好,效率更高。這樣不僅極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也增長了競爭合作意識,更提高了教學效率,實在是一種百用百靈的好方法。
當然,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方式還有很多,需要我們?nèi)w語文老師在今后的摸索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相信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升作文教學質(zhì)量之日指日可待,而我們的作文教學之路也必將越走越寬。
(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qū)世紀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