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的水平和文字表達的能力的體現(xiàn)”??梢?,寫作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十分棘手的問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寫作時經(jīng)常無語可寫,或者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也是內(nèi)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達意,馬頭牛嘴對不上,使得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
一、認真搞好讀寫相結(jié)合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chǔ),作文是閱讀的進一步體現(xiàn),二者輔助相成。所以,閱讀就顯得尤其重要。課堂中,可選取精彩段認真閱讀,欣賞優(yōu)美詞句,體會寫作方法,如《李時珍》中有一段話寫舊藥物書有不少缺點。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句話來寫的,通過分析討論,可知寫得不全面、不詳細、不正確,于是,李時珍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還有《一定要爭氣》、《小鎮(zhèn)的早晨》、《秋游景山》中都有這樣的段落結(jié)構(gòu),學了課文后,我讓學生學習他的寫作方法,練習寫總分段式的一段話。學了《一定要爭氣》課文后,我還讓學生暢談感想,對照自己,討論“為什么童第周能成為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討論中讓學生懂得,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就沒有堅忍不拔的學習毅力,就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為。我們要學習童第周叔叔為國爭光的雄心,要有刻苦學習的毅力。然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了一篇心理體會,結(jié)果寫出的文章較好,能夠聯(lián)系實際。有的在文中寫到:“學了這篇課文,使我懂得了對待學習要刻苦,不怕困難。以前,我總認為自己笨,比不過人家,碰到問題就去抄人家的,現(xiàn)在想起來真慚愧……”。也有人這樣寫:“以前,我以為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不讀書也照樣能賺錢。因此,學習上不嚴格要求自己,學了《一定要爭氣》以后,我懂得作為一個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該有勤奮刻苦、勇于攀登的精神,……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暮脤W生。”
二、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jié)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捷徑,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知識心理就發(fā)育不全,很難激發(fā)作文興趣。人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粋€人如果生活經(jīng)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lǐng)會其構(gòu)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xiàn)能力?!保ā堵勎乃噭?chuàng)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guān)書籍既可以繼續(xù)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lǐng)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胺e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毙W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當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長期共同合作。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范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抄寫。仿寫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結(jié)構(gòu)、寫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選材表現(xiàn)同一中心的題材內(nèi)容安排,可“先分后總”或“先總后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一題多練。先扶后放,從仿到創(chuàng),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作文與生活相結(jié)合
“真正的學校應該是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比較重要,大量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這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例如:教師要帶領(lǐng)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lǐng)域。法國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夠開闊,導致對周圍生活的了解非常少。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帶領(lǐng)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是引導他們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社會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就好多了,既又文采也顯生動,也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四、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短時間內(nèi)印象很深,應及時給予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修改自己或別人的作文,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述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定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qū)東津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