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減負增效”到底是什么?“增效”自不待言,那么“減負”到底減什么,怎樣減呢?我認為,“減負”減的是學生被動學習的時間,減的是學生低效學習的時間,增加的是學生自主學習、高效學習的時間,也就是說,所謂“減負增效”就是減輕學生沉重而低效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字】減負;增效;課業(yè);教學
1.備課要精細化,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目標明確,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導”“學”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精、細化。要通讀、鉆研教材,明確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什么?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什么?課件該怎樣準備?主要讓學生掌握什么基礎知識?訓練學生的哪些能力?要向他們滲透哪些情感方面的教育等。還要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這樣教師在上課時才能按照既定目標,把這些環(huán)節(jié)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
2.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措施。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繼承了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恰當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反饋調節(jié),構成優(yōu)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感官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guī)律、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fā)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4.當堂驗收教學效果,輔導差生學有所得
具體體現在:當堂作業(yè)當堂完成、當堂處理。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5.作業(yè)的設計,選題要“精”,要源于生活
教師應根據自己班級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精心挑選、適當設計有針對性的題目,使學生通過做這些作業(yè)題得到發(fā)展,而且練得恰到好處。這樣的練習不僅能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解決了教師批閱量大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場所,也是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通常語文的課堂作業(yè)與家庭作業(yè)大體有:生字、生詞、聽寫、單元練習、作文、摘抄、日記、閱讀練習等數十種作業(yè),你看,這些作業(yè)都需要用筆來寫,學生在作業(yè)堆里寫,教師在作業(yè)堆里批,學生一做起來就反感,教師一批起來就頭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u跟時間的占用成正比,興趣越濃,就越舍得花時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種種途徑、方式,可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還應該在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有趣而快樂的事,提高學生盡力完成作業(yè)的主動性。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yè)設計碰撞在一起,經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yōu)橹@嘆。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產生愉悅的心情,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干的樂趣呢?我們應該拋棄一切機械、無價值的作業(yè),可以布置一些形式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并有一定趣味性的作業(yè)。比如:
(1)唱一唱: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兒歌,可以讓學生學唱這首旋律優(yōu)美、清新活潑的歌曲。
(2)畫一畫:教學《鄉(xiāng)下人家》一文,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描述的情景畫一幅《鄉(xiāng)村美景圖》。
(3)演一演:教學《陶罐和鐵罐》一文,學生各自選擇喜歡的角色,加入適當想象來演一演。
你看,同樣是作業(yè),只要我們試圖改變,學生就會做得興趣盎然。
語文作業(yè)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剛性作業(yè)”,通常指需要抄寫和識記、背誦積累等基礎性練習;另一類是“柔性作業(yè)”,通常指從課堂延伸的語文實踐活動。本文所指的“剛柔并濟”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剛性作業(yè)”和“柔性作業(yè)”進行科學的整合和合理的搭配,并靈活評價學生的作業(yè)結果,從而提升作業(yè)趣味性。
教師在作業(yè)形式上要剛柔搭配,剛性作業(yè)與柔性作業(yè)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既要布置一些基礎的積累、識記、抄寫等相對剛性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
課外作業(yè)設計的根本是讓學生品嘗學習的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語文課作業(yè)也應將觸角伸向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作業(yè)設計可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相結合,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6.教師素質的提高
語文教師必須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自覺地學習,及時“充電”,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要用最新的教育方法指導教育實踐,為高效率的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勇立潮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我認為,減負并不是說不要“負”。而是教師對學生所施加的壓力需要適當,學習的負擔必須合情合理,就如自行車的輪胎,沒有壓力騎不走,但是,如果壓力過大,就容易出現爆胎的情況。雖然在很多問題上,我還沒能分析透徹,但是,我認為只要深入了解“減負增效”的實質,就能為學生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也能讓學生帶著快樂的心情學習,再配合家長的支持,便可將“減負增效”落到實處。減負增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勢在必“減”、勢在必“增”、勢在有效。
【參考文獻】
[1]陳玉琴.談減負增效背景下語文作業(yè)的優(yōu)化設計
[2]賈文靜.淺談小學語文作業(yè)“減負增效”的幾點思考與實踐
[3]張茹.刪繁就簡,省時增效
[4]李承武.現代教育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0)
[5]劉電芝.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