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交際的范圍越來越廣,口語交際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以及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決定了高職語文教學必須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按照“我怕說”→“我要說”→“我會說”三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實現(xiàn)了學生能力質的飛躍。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 口語訓練 ?三個階段
隨看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交際的范圍越來越廣,口語交際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廣大高職生而言,培養(yǎng)其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需要。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已成為決定高職學生就業(yè),生存發(fā)展丶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關鍵條件之一。針對高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xiàn)狀,多年來,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采用由易到難,化整體為分散,將訓練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質的飛躍
一、“我怕說”的階段
(一)大一新學生的姓名介紹
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老師渴望了解學生,同樣學生也渴望了解老師,這為口語訓練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同時因為是第一次表白自己,大家都想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訓練效果是很成功的。我們的做法是利用一到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介紹自己的姓名并說出取這個名字的原因等等。
(二)課前美文欣賞
每天課前安排一位學生準備一篇優(yōu)美的詩歌或散文,在臺前朗讀,要求用普通話大聲地誦讀,其他學生仔細傾聽。
(三)小組討論交流法
利用課堂上小組談論增加學生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體會到說的樂趣。
(四)提問法
語文課文教學中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提問,提供給學生說話的機會。諸如課文中有不少空白處,教師可據(jù)此讓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插說或續(xù)說。通過插說、續(xù)說,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是“我怕說“,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給他們創(chuàng)造在人前說活的機會?!耙麄冋f”,消除他們恐懼說話的心理障礙,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讓他們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達到讓學生大膽開口,吐字清晰,用語文明的教學目標。
二、“我要說"的階段
為學生巧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從內心發(fā)出“我想說”、“我要說”的愿望。本階段培養(yǎng)學生單向口語交際能力和雙向口語交際能力。具體做法:
(一)表演法
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表演,教師適時地指導,讓學生體會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進而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你的舅舅生病了,你到醫(yī)院去看望舅舅,該如何說;假如你的同學作文獲獎了,你打電話向他表示祝賀時,該如何表達等等情境的設計。
(二)答記者問法
我們的方法是模擬現(xiàn)買生活中的記者招待會的形式,一個學生站在講臺前,由其他學生向他現(xiàn)場提問一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的應變能力和機敏性。
(三)談心法
作為教師適時地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平等的對話,既是對學生的關心,又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從而因勢利導。
其他還有諸如開展辯論賽、朗誦賽等等。本階段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沒情境讓課堂的口語交際生活化,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變“我怕說”為”我要說”,從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創(chuàng)設情境只是手段,根本上應是鼓勵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進步。
三、“我會說”的階段
個性語言品質是指一個人的獨特的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它由淵博的知識,機智的談吐,詼諧的語氣等等組成。作為大學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演講家,但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能“根據(jù)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shù)剡M行表達,借助語調和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的人“。這既是教育的必須目的,也是教育的可能效果。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過程中,要讓學生彌補自己的不足,形成自己的特點,達到“我會說”的水平。
(一)影視熏陶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片感受一些大師的語言風格。對白是影視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找來一些精彩的影視對白,進行朗頌或分角色表演。這樣的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鑒賞性,不僅有助于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語文修養(yǎng)的提升。
(二)編排話劇法
選取語文課本中的戲劇作品,比如讓學生編排表演曹禺的《雷雨》片斷,其中人物身份、地位的不同,表現(xiàn)在口語表達上的不同。周樸園的專制,魯貴的勢利,侍萍的哀怨等,讓學生體驗口語交際語言的特點與魅力。
課堂口語交際訓練中,筆者遵循著“指導與探討,實踐與交流“的原則。“指導與探討”主要是教師提供基本知識,為活動有效開展做一些提示和輔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或在活動實踐之后反思檢查?!皩嵺`與交流”主要是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設計活動話題,以供學生有選擇地開展,通過實踐活動或實際操作來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加強合作與交流。在指導與探討中,所提供的知識力求精要好簡明實用;所提出的問題針對性強,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開展活動或在活動中反思、自我檢測,會使活動的開展具有明確的方向和學習重點,有利于增強活動的實效性。在實踐與交流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內容,聯(lián)系當代社會生活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便于學以致用。
口語交際能力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必備技能,這種技能的形成必須來自實際鍛煉和情境操練。希望通過遼些切實可行的訓練方式,加深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認識和感悟,培養(yǎng)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情感和價值觀,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切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現(xiàn)代社會必備的溝通交流、協(xié)調協(xié)作的技能,讓學生從“我怕說“的困扼走向“我會說“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