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田甜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的預防控制和患者的管理效果。 方法 以5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患者就診時間段為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間,對患者隨機抽簽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控制與管理,觀察組實施針對性預防控制與管理方法,比較患者管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及患者自我效能評分水平,調(diào)查患者的滿意度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整體的管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結(jié)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積極的預防控制和管理,能明顯穩(wěn)定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自我護理效能水平及滿意度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關(guān)鍵詞] 老年糖尿病;預防控制;患者管理;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5(b)-0030-02
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血糖異常升高,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失衡,引起糖代謝能力下降,該疾病屬于終身性的慢性代謝疾病,疾病長期會影響到患者的血糖,對神經(jīng)損傷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會影響人體正常的電解質(zhì)水平,引發(fā)心腦血管的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gòu)成重大的威脅[1]。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的預防控制,對于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預防并發(fā)癥[2]。該研究以該院5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均就診為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間,對觀察組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管理與控制,對取得理想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5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對患者隨機抽簽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最小的61歲,最大的77歲,平均年齡(67.15±2.50)歲,病程1~17年,平均年齡(6.48±2.50)年;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齡最小的63歲,最大的79歲,平均年齡(67.40±2.55)歲,病程1~19年,平均年齡(6.50±2.5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管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管理,預防控制方面首先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注意控制脂肪和糖量的攝入,忌辛辣或含酒精的食物,不進食刺激性食物,然后合理讓患者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穩(wěn)定控制血糖,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讓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等,還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監(jiān)測血糖水平;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控制和管理,具體實施如下:①飲食方面。堅持正確的飲食管理原則,根據(j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基礎情況,首先按照體重計算的基準,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指導患者少量多餐,每日的脂肪、蛋白質(zhì)以及碳水化合物,都要配合一定的比例,還要堅持多吃瓜果蔬菜,低脂、低熱量的食物為主,保持飲食清淡,切忌暴飲暴食,或者辛辣食物;護士最好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幫助控制體重和血糖;促進患者身體糖代謝水平的問題,改善身體機能。②藥物方面。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皮下注射胰島素或者是口服降糖藥物,所以,在用藥方面,一定要指導患者掌握胰島素注射的方法和技巧,還要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胰島素注射計量,考慮患者胰島的分泌情況,綜合考慮,合理用藥;同時,醫(yī)務人員還應該注意選擇正確的部位進行注射,使用的注射工具及用法用量等,都要掌握相關(guān)的技巧和方法,正確進行儲存,叮囑患者遵醫(yī)囑進行服用。③運動方面。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運動,應該堅持定量定時的運動,并且多以有氧運動為主,避免刺激或者強度運動?;颊呖梢杂诿咳詹秃?~2 h進行散步、太極或快走,適當?shù)男×窟\動,減輕體重,增強身體免疫能力,同時也促進血糖穩(wěn)定。運動時,不宜過于激烈,尤其要注意低血糖事件,防止意外事件。④心理方面?;颊唛L期患病,引發(fā)煩躁、焦慮和自閉等心理變化,應及時安撫患者的負面情緒,為患者講解成功戰(zhàn)勝疾病的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讓患者更加積極去配合治療,提升依從性。⑤血糖檢測。對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血糖檢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管理內(nèi)容,需要定期安排患者復查,檢查血糖控制情況,為患者提供免費血糖檢測的服務,讓患者能積極主動去檢測血糖,以便于了解患者的病情。⑥健康指導?;颊咧v解疾病機制和發(fā)病時的表現(xiàn),并發(fā)癥等方面的危害,加強患者運動、飲食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提升患者整體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保健能力。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同時,采用自我效能評估量表GSEC對患者的自我責任、健康知識、自護技能以及社會支持4個維度進行評價,0~40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3]。同時,采用滿意度調(diào)查量表,于患者出院前護士發(fā)放,統(tǒng)計非常滿意和滿意人數(shù),計算總滿意度。分別于管理前后對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納入到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及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用χ2檢驗和計算患者計數(shù)資料[n(%)]之間的數(shù)據(jù)差異,如性別、百分比等,平均年齡、病程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較
管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自我效能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患者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類社會老年化腳步的不斷加重,糖尿病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成為威脅我國老年居民晚年生命健康與安全的重大慢性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和管理,將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嚴重對患者構(gòu)成重大的威脅[4-5]。在該次研究中,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通過管理和控制之后,患者整體的血糖控制水平明顯提升,且患者的滿意度提升,對管理工作表示認可,并且觀察組患者整體的自我效能服務水平提升,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進行控制和管理,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充分尊重患者,叮囑患者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飲食方面一定要合理控制?;颊唢嬍撤矫嬗绕湟⒁庵竞吞欠值臄z入,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防止脂肪的過量攝入,穩(wěn)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患者的體重,同時,配合積極的運動護理、健康指導等,增強身體免疫能力,提升身體素質(zhì),最終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血糖穩(wěn)定,從而全面提升患者整體的滿意度,讓管理工作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預防控制和患者管理,能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滿意度,穩(wěn)定血糖,具有積極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蔡媛媛,梁海琳,俞潔.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15(2):155-156.
[2]? 顧海雁,錢孝琳,朱惠仙,等.基于合理營養(yǎng)自評系統(tǒng)的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膳食供能干預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9):655-659.
[3]? 楊美榮.吡格列酮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內(nèi)皮祖細胞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6):456-458.
[4]? 溫倩木.庫爾班.探究對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26):255-256.
[5]? 黃麗芬.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132-133.
(收稿日期: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