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鄭東明,曹迪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第四神經(jīng)內(nèi)科,沈陽 110022)
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患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失語、記憶障礙、失認、執(zhí)行功能障礙、行為及人格改變等。既往研究[1]表明,護理干預是AD患者治療中的重要內(nèi)容,科學護理對患者認知障礙改善、生活能力提高極為重要。健康信念模式護理主要通過改變患者的健康行為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研究[2]表明不同疾病患者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護理均取得積極的效果。本研究以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確診的90例AD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信念模式護理對A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確診的90例AD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法均分為常規(guī)組(45例)、干預組(45例)。常規(guī)組男26例,女19例;年 齡61~85歲,平 均(68.5±2.4)歲;病 程1~11年,平均(5.7±1.5)年;住院時間(7.64±0.27)d;學歷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或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5例。干預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60~86歲,平均(68.8±2.1)歲;病程1~10年,平均(5.8±1.2)年;住院時間(7.53±0.29)d;學歷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或中專11例,大專及以上4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住院時間、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入選標準:(1)年齡60~85歲,符合AD臨床診斷標準[3]的輕中度患者;(2)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4]評 分<25分;(3)AD行為病理評定量表(rating scale of 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BEHAVE-AD)[5]總分>8分;(4)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同時存在其他類型精神或嚴重性軀體疾??;(2)其他類型精神障礙性疾?。ㄒ庵拘袨檎系K等);(3)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嚴重軀體疾病;(4)存在肝、心、腎等臟器嚴重疾病。
2組患者均采用鹽酸多奈哌齊片(中國衛(wèi)材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10 mg/次,1次/d,晚間口服,治療3個月后復診,然后根據(jù)患者病情調(diào)整用藥劑量后繼續(xù)治療,患者需終身服藥。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nèi)容主要為治療過程中配合醫(yī)生進行衛(wèi)生、疾病防治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講解等。干預組患者實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護理干預:(1)評估患者精神行為、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及人際交往、生活能力等,明確護理方案。(2)健康宣教,通過多種方式和形式(圖片、視頻等)開展疾病相關知識講解;定期開展茶話會,讓治療效果理想的患者分享經(jīng)驗,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心。(3)加強情感和心理護理,AD患者對周圍的人、事、環(huán)境均表現(xiàn)出明顯不安、恐懼、抗拒情緒,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須保持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選用合理方式,通過語言、行為、神態(tài)等給予患者更多贊許和肯定,使患者精神獲得更大滿足,增強其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治療、護理配合度。(4)加強安全教育,結合多種方式(安全大講堂、溫馨提示手冊、微信平臺宣教、視頻講解等)加強對患者家屬安全教育,講解AD患者護理過程中相關注意事項(避免或減少患者獨處,避免誤吸、誤服、跌倒、燙傷、走失、自傷等事件發(fā)生等)。(5)加強康復訓練,鼓勵并指導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日?;顒樱ㄟM食、穿衣、整理床鋪、洗衣等);指導家屬掌握陪護技巧,囑咐其協(xié)助、監(jiān)督患者形成并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以患者實際病情為根據(jù),指導患者適當進行散步、慢跑等運動鍛煉,但運動須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患者出現(xiàn)疲勞感時須停止運動;鼓勵患者表達自身內(nèi)心感受,鍛煉患者溝通及人際交往能力;根據(jù)患者病情積極培養(yǎng)興趣愛好(寫字、繪畫、讀報、編織等),豐富患者生活,激發(fā)生活熱情。(6)加強認知功能康復鍛煉,讓患者不斷重復說同一件事,鍛煉其定向能力;指導患者搭積木、拼地圖等操作,訓練其注意力;使用數(shù)字卡片訓練計算能力。
住院期間進行護理干預后對2組患者均進行6個月的跟蹤隨訪(電話隨訪、門診隨訪及家訪),了解患者認知功能、精神行為、生活能力、生活質量等改善情況,同時選用普遍應用、有較高信度和良好效度的量表進行效果評估。
1.4.1 認知功能評估:選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6]評估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改善情況,滿分為30分,分數(shù)高表明患者的認知功能好;選用癡呆行為評定(behavior rating scale for dementia,BRSD)[7]評估患者精神行為癥狀改善情況,分值越低,提示精神行為癥狀越好。
1.4.2 生活能力評估:選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8]評估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情況,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獨立性越好。
1.4.3 生活質量評估:選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9]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程度,評估內(nèi)容主要包含機體疼痛、心理及軀體功能、情感角色、軀體角色、社會功能、生命力、健康狀況8項內(nèi)容,各項內(nèi)容滿分均為100分,得分高表明生活質量好。
1.4.4 意外事件評估:觀察2組患者跌倒、誤吸、誤服、走失、自傷等相關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
1.4.5 護理滿意度評估: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diào)查表》,應用該量表來評估患者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高表明滿意度高。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入組時2組患者認知功能、精神行為、生活能力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均P> 0.05)。護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BRSD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MMSE、ADL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1。
結果顯示,2組患者入組時生活質量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 0.05)。接受護理干預后,2組患者SF-36中各項內(nèi)容評分均有明顯增加,與入組時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01)。干預后與常規(guī)組比較,干預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均P< 0.05),見表2。
結果顯示,干預組意外事件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 0.05),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 0.001),見表3。
AD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同時還會給家庭以及社會帶來巨大負擔。既往研究[10]顯示,A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精神行為障礙,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科學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能力、生活質量的提高極為重要。
表1 2組患者BRSD、MMSE、ADL評分比較
表2 2組SF-36各項內(nèi)容評分比較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及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健康信念模式護理為目前臨床上越來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李春利等[11]研究顯示,健康信念模式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提高自我效能。健康信念模式應用于AD患者護理,根據(jù)患者治療及護理需求,從健康宣教、情感護理、安全教育、認知功能康復鍛煉、生活能力康復訓練幾個方面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同時加強了相關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增強安全意識、健康意識,提高家屬自護水平,引導并協(xié)助患者逐漸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康復的行為[12]。劉曉雙等[13]研究顯示通過開展拼圖、夾豆子、記憶力培訓等活動,可使老年AD患者記憶力以及學習、生活能力明顯改善,進而促進其認知功能、語言表達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AD患者進行健康信念模式護理干預后,在認知功能障礙、意外事件減少,生活質量提高等方面均獲得良好效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護理AD患者,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