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立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初級中學 226100)
命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深入研究題目命制的目的,還要體現(xiàn)題目命制的價值,以生活情境為命題背景,以學生素養(yǎng)提升為命題目標,滲透思想與方法、思維與能力,促使學生通過題目的解答與思考,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命題的目的是為了復習學生所學的內(nèi)容,通過題目的形式得到有效的鞏固和提升,而命題過程中的評價從很大程度上分析,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鞏固與提升.所以,在命制題目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鎖定好知識與技能的考查內(nèi)容,明確考查和訓練的目標.比如,在學習好《磁體與磁場》第一課時以后,我們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辨析磁體所具有的特點,并學會用鐵屑和小磁針來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特性,會用建模思想,即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為此,我們在命制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只需要鎖定以下三類即可:
圖1
1.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需要設置一道考查學生對磁體性質(zhì)判斷的題目,比如,有一個鋼棒,您有幾種方法可以判斷它是否具有磁性?
2.應用小磁針或者鐵屑來判斷磁場分布.比如,請畫出條形磁體的磁極,并說說您這樣畫的理由,如圖1所示.
3.學會用磁感線來描述磁體周圍的磁場,我們同樣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來鎖定題目的內(nèi)容和難度.比如基礎比較薄弱的,我們只需要學生畫出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如果對于基礎較好,且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較強的學生群體,我們可以讓學生畫出同名磁極想排斥的磁感線和異名磁極相吸引的磁感線分布.
命制的內(nèi)容一定要精減、典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解題訓練的熱情,促進題目訓練的價值達成.
學習不僅僅為了解題和訓練,物理的學習也是如此,為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側(cè)重于學科價值的達成和學科魅力的滲透,這種滲透和達成將會給學生帶來更深層興趣的激發(fā)與啟迪,也會將學習的價值提升至更高的層面,此時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習是有價值的,我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習與生活,服務于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
比如,仍然以《磁體與磁場》的訓練過程中,我們?nèi)匀恍枰疾閷W生對“磁體性質(zhì)”靈活運用與判斷,為此,我們可以在上文的例題基礎上,加上一些情境創(chuàng)設,讓我們需要解決的物理問題置于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將物理問題轉(zhuǎn)變成生活問題,其學習與解題的價值將大大提升,學生對解題的興趣也大大提升.為此,我們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將題目改成如下:
小明在外郊游時迷失了方向,在行李包中找到兩根一樣的鋼棒,只知道其中一根鋼棒具有磁性,您能采用哪些辦法區(qū)分哪根鋼棒具有磁性嗎?如何不采用其他設備,您能用什么辦法區(qū)分哪根鋼棒具有磁性嗎?如果判斷出哪根鋼棒具有磁性以后,您準備用什么來幫助小明辨別方向?
這樣的變式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磁體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價值,而這些特性也是學生開啟電磁轉(zhuǎn)換學習的基礎,是促進學生不斷深入的關(guān)鍵.其實,除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外,我們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前沿科技、古代智慧等情境,每個情境都賦予知識與技能新的價值與意義,將解題訓練提升至更高的高度,凸顯解題價值,提升學科魅力.
思想與方法是物理學習的關(guān)鍵,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的關(guān)鍵所在.學生通過物理的學習,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物理知識,提升了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還促進學生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更能讓學生在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領悟其中的方法和物理思想所在,久而久之,學生會將這種物理思想和方法轉(zhuǎn)變成自己的一種固有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將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也促進學生后續(xù)的學習與生活,這才是我們教學所最需要的.
比如,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個實驗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思想,這兩種物理思想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是最為常見的,如何引導學生領悟這種思想與方法,并逐漸正確使用這些方法進行解題與應用的話,那就一舉多得了,為此,我們可以在下面這道常規(guī)的探究題中,加上這兩問:
原題:小紅和同桌利用A、B兩物塊和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如圖2所示.
圖2
在完成常規(guī)的探究問題后,我們可以補充如下兩問,來開啟學生的思維之旅.
(1)小紅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____,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
此問就隱約的考查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與分析,沒有考查什么是控制變量法,也沒有考查變量法到底該怎么使用,而是讓學生判斷什么情況下使用控制變量法是錯誤的.
(2)在如圖丙的基礎上,小紅把A物塊以相同的擺放方式放到一塊泡沫上,發(fā)現(xiàn)在泡沫上的陷進去的深度變淺了,此時得出結(jié)論說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受力面的材料有關(guān)?請你對著進行評價?
此時的問題,就將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結(jié)合在一起考查,我們在探究這個實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控制探究因素的變和不變,還要保證被轉(zhuǎn)換的材料要一樣,以此排除因受力面材料的差異而導致實驗探究現(xiàn)象的變化.
總之,在初中物理的試題命制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物理學科的價值和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學生的能力提升為目標,以突顯物理學科的學科價值為主線,通過優(yōu)化命題技能和效能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促進教學水平和成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