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小長假”難在哪里?
“2.5天小長假”真的要來了?繼年初河北省提出探索實施周五下午加周末休息以后,又有一省份將其寫進了政府文件。7月1日,江蘇省委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fā)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在“政策支持”中,明確提出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實施“2.5天小長假”。至此,全國已有10多個省份出臺相關意見。(7月4日《南方日報》)
@獨孤求?。杭偃瞻才?,是一個眾口難調的事,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多民族聚居、生活習俗差異大、多氣候特征等,考慮得再完備,也會有瑕疵。況且,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不同,企業(yè)生產周期不同,都有賴于出臺差異化假日安排方案。
@追夢人:社會假期安排的調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較之于2.5天休假制度,我們仍面臨著“底線不?!钡默F(xiàn)實困境,雙休、帶薪休假、加班費等都還遠未落實。在這一社會背景下,推行法定假期之外的2.5天休假制度,其所展示的“理想色彩”本就需要正視。
@月滿西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黃金周,充斥著蜂擁的扎堆人群和蝸行的高速公路,風景只能是人頭,2.5天的休假制度能否終結這種現(xiàn)象。
@甲方乙方:在日常性的法定假期與帶薪休假的落實上,機關、事業(yè)單位原本就比一般企業(yè)規(guī)范得多。當前只有少數(shù)地方“嘗鮮”2.5天休假制度,其實很可能既符合一些單位自身的實際條件,同時也兼顧了輿論的“情緒”。
讓勞動保護法規(guī)真正成為“遮陽傘”
夏日高溫,多地進入“炙烤模式”。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部、遼寧西南部、山西中南部、陜西東部、山東、河南北部、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最高氣溫達35~37℃,局地可達40℃以上。伴隨酷暑到來,高溫津貼也將進賬,好消息是,不少地區(qū)今年的標準又提高了。但也存在部分企業(yè)落實不到位的現(xiàn)象。(來源:央視新聞網(wǎng))
@見證者:高溫津貼是崗位津貼,本應該隨著工資相應調整,但高溫津貼沒有納入工資范疇,獨立于工資之外,而這也讓高溫津貼成了容易被忽略與忽視的勞動補償,讓高溫津貼成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的“額外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