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羅忠镕《秋之歌——杜牧絕句三首》的分析與演唱

    2019-08-20 13:14:09曾廣海
    當代音樂 2019年8期
    關鍵詞:神韻意蘊色彩

    曾廣海

    [摘 要]

    在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歷程中,羅忠镕先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獨樹一幟,他師承譚小麟先生,融合了西方現代派的作曲技法和中國民族音樂神韻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五聲12音”作曲技法,其古詩詞藝術歌曲清新典雅,具有典型的民族神韻和審美意蘊。文章節(jié)選的這三首作品相對傳統(tǒng),但在20世紀六十年代大唱革命歌曲的歷史時期,他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作品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后來專業(yè)作曲家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起到了很好的借鑒和思考作用。文章從作品的詞曲結合、音樂分析、美學思考及演唱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迪。

    [關鍵詞]色彩;神韻;意蘊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19)08-0016-06

    展望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fā)展,羅忠镕老先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羅忠镕(1924—? ),四川人,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理論家。20世紀40年代在上海國立音專學習小提琴同時師從譚小麟學習作曲,后又師從丁善德學習對位法,掌握了扎實的作曲技術理論。羅忠镕的創(chuàng)作體裁廣泛,數目繁多。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是其鐘愛的體裁,他創(chuàng)作大致分兩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以傳統(tǒng)技法為主,創(chuàng)作聲樂作品大概有30多首,大部分為藝術歌曲,其中包括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藝術歌曲《秋之歌—杜牧絕句三首》;20世紀80年代在他發(fā)表了《涉江采芙蓉》這首用西方12音技術結合民族五聲音調而創(chuàng)立的“五聲12音”作曲技法寫成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后,至今創(chuàng)作有藝術歌曲20首左右,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他的作品以現代技法為主,作品更加注重與中國文化深層次的氣質神韻相結合。下面我們對《秋之歌——杜牧絕句三首》古詩詞藝術歌曲套曲做簡單的介紹和分析。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晚唐詩人杜牧。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出身于高門士族的官僚家庭,曾任湖州刺史,性情耿直、才華甚高,但一生仕途不如意。詩人生活的時代正是唐帝國開始日益衰敗的時期,詩人空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經邦濟世的抱負卻不得施展。他對當時現實政治極為不滿,也非常同情底層勞動人民。他的詩作含意深婉、情景交融,每首詩都似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他感今懷古,詩中寄托他無限情思,給人玩味無盡之感,同時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倜儻不羈的才人,寫有不少的傷春傷別的佳作。李商隱曾稱贊他說“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思勛”(《杜思勛》)總體來說“杜牧的詩,風格俊秀,在峭健之中又有風華流美的韻致,寓憂國憂民的壯懷偉抱于傷春傷別的倚思柔情之中,因此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1]

    一、第一首《山行》

    (一)詩歌鑒賞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是作者秋日游山所畫的一幅生動的“秋景素描”。小詩分兩個層次,前句寫了登游遠望的景色:“石徑斜”展示了山間石徑的曲折蜿蜒;“白云深處有人家”是由遠到近的動態(tài)描繪,富有詩情畫意。后兩句是作者被傍晚時分晚霞映襯下美景所深深吸引以致流連忘返,把楓林晚的特寫鏡頭推給讀者,用“二月花”為襯托,深情地禮贊了萬山紅遍的“霜葉”。

    這首詩歷代傳誦不衰,其原因一是詩中有畫,描寫景物生動傳神;二是詩人一反古人悲秋的陳調,在景色描寫中注入了自己剛健清新的思想情愫。

    (二)音樂分析

    從演唱旋律看,這首歌正好對仗了詩的四句,旋律也是四句的一段體歌曲,短小精致。拍子為3/4、4/4、2/4的混合拍子,五聲的旋律音調非具有民族性,旋律古樸典雅,意韻悠長,字調的結合非常自然,朗朗上口,調式為F宮系統(tǒng)的C徵調式。第一句a,三個小節(jié),朗誦式的音調起伏不大,落音在A角上;第二句a1的材料來自第一句a前兩個小節(jié),這里也是三小節(jié),不過三小節(jié)的拍子分別是3/4、2/4、2/4顯得節(jié)奏稍緊湊,這句的落音在G商上;第三句b是歌曲的高潮句4小節(jié),句子一開始,在“車”這個字上,出現了小字二組的f的二分音符的長音,隨后旋律線迂回下行到小字一組的a角音上,最后一句c“霜葉紅于二月花”落音在C徵音上。在“二”這個音上強拍休止的八分音符用得很巧妙,這符合詩歌誦讀時的感覺,這個休止正好是氣口,最后一個音的“花”字的延長音是模擬了詩歌吟誦的最后一個字的拖音的規(guī)律。

    這樣看作曲家旋律的寫作非常傳統(tǒng),用音很簡潔但是有效果,音區(qū)不高,大都在自然聲區(qū)符合古詩詞吟誦的感覺,所以這首歌旋律非常流暢,然而就是這種看起來流暢動聽的旋律卻與詩的字調結合得那么自然,唱起來有種本該如此的感覺,這體現了作曲家深厚的文學藝術功底。

    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真正的藝術價值是鋼琴音樂的寫作和旋律詩歌的整體結合,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非常有表現力的藝術珍品,通過演唱和鋼琴音樂的結合,仿佛會把我們浸潤到秋景宜人的畫面當中,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一直以來,民族調式的和聲問題一直是作曲家關注和探討的重點,作曲家羅忠镕先生在這方面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嘗試和貢獻。如何利用西方的和聲體系結合中國五聲音調來找到一種適合表現我們民族音樂色彩和神韻的音響?這不只是技術的問題,而是需要作曲家去發(fā)掘更深層次聽覺想象和審美追求的品位等。

    顯然傳統(tǒng)的西方的古典甚至浪漫派的和聲對我國的古詩詞音樂深度的內涵表達雖有借鑒作用,但不可能完全表達出我們民族的神韻,像青主的古詩詞歌曲《大江東去》我們聽上去更接近西方藝術歌曲,因為他采用的和聲體系完全是西方古典和早期浪漫派的手法,黃自的古詩詞藝術歌曲《點絳唇·賦登樓》演唱的旋律用的是民族音調但配置的仍是西方古典派晚期和浪漫派早期的和聲,這種寫作方式在20世紀早期很多作曲家都是這樣在用,這樣的作品雖然有了一定的藝術表現,但深度發(fā)掘和表現我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內涵還是遠遠不夠的。

    對古詩詞藝術歌曲真正做到了和聲方面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開拓者當屬譚小麟先生。他的《自君之出矣》《鼓浪嘰》等古詩詞藝術歌曲是采用了西方現代化作曲技法結合五聲音調,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和聲使用規(guī)則。羅忠镕繼承了老師譚小麟的創(chuàng)作技術,又有自己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羅先生這首《山行》,雖然旋律是完全的民族五聲調式,但和聲上已經有了不同于前人大膽的突破,如果我們把旋律音與鋼琴的和聲縱合起來,就會得到如下面譜例的和聲序進,這里已經能看到他的和聲手法的新穎和大膽,其和聲的運用已經不再是注重功能性,而是突出了和聲的色彩,各種高疊置的和弦和復合和弦的使用,其實是借鑒了西方印象主義的寫作手法但又有突破,他試圖創(chuàng)造更適合表現我們民族神韻的對古詩詞藝術歌曲在音響上更有美的內涵和意蘊的表達方式。這種探索和創(chuàng)造性的突破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可以說是引領了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新風尚,引發(fā)了作曲界對民族調式和聲的探討和創(chuàng)作。我們看一下這首《山行》的和聲進行:

    歌曲的旋律調性我們已經單獨分析過了,這里不再贅述。上面譜例是把鋼琴的和聲和旋律進行了縱合。這些縱向的和弦疊置已經包括了旋律音,在這里只是把音樂織體

    變成了柱式的和弦式序進,這樣我們分析和聲時會更加直觀。我們看前奏9個小節(jié),這里的和聲進行已經失去了功能和聲的意義,完全是為了色彩的需要了,如果按照C徵調來安排和弦的級數的話,我們看第一小節(jié)的和弦這里可以看成六級加附加二度音的和弦,第二小節(jié)到了七級三和弦,第三小節(jié)是一個在七級音上的高疊置的11和弦,這種和弦具有獨特的音響效果,第四小節(jié)有回到七級和弦,第五小節(jié)是五級三和弦和六級三和弦的復合,這兩個和弦是二度的關系,這樣的使用大膽而新穎,和聲色彩新鮮而富有變現,第六小節(jié)是四級上的大大七和弦,由于包含大七度的音程音響緊張而尖銳,第七小節(jié)是五級音上的小小七和弦音響稍微緩和。第六小節(jié)形成了色彩上的對比而不是解決,第8小節(jié)是五級和三級和弦,都附加了二度音,第九小節(jié)是二級的小三和弦,音響變得柔和。

    從前奏的和聲序進來看作曲家的和弦運用雖然也是用了傳統(tǒng)上的三度排列,但前后沒有明顯的功能關系,高疊置或復合和弦的使用是為了使音樂的色彩上達到一定的效果上的需要,和聲的使用使音樂的色彩性和描繪性加強,給我們帶來了聽覺上的新鮮感,使人從聽覺上仿佛感受到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晚霞中的一幅色彩斑斕的秋景圖。

    再就是我們還可以看到和弦低音也是有線條進行,1-9小節(jié)的前奏的低音大致是呈下行進行的具有歌唱性的旋律線。第10小節(jié)是樂段歌唱性的旋律聲部進入,該段a句的和聲序列是:第10小節(jié)為四級三和弦附加了兩個二度音,第11小節(jié)是小的屬七和聲,這里好像有點功能和聲的進行,但由于四級和弦的附加音以及五級七和弦的小小七的結構已經大大削減了這種功能性,第12小節(jié)的三個和弦是上行的進行,前后分別是七級和四級帶有附加二度音的三和弦,中間的和弦是二級七和弦,后面的和聲序進也大都是這種情況,我們這里就不再一一細說。

    重點說一下幾個和弦,我們看一下b句的第16小節(jié)中的第二個和弦,這是一個色彩性很強的降三級上的七和弦。這個變和弦和七級三和弦進行復合產生了極好的色彩和聽覺上的新鮮感,這種色彩的變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里作曲家對聽覺把握得很好,這種西方浪漫派音樂和印象派色彩描繪的手法用在這里非常巧妙,第19小節(jié)的降三級附加了兩個二度音的和弦也起到了同樣好的和聲色彩,第20小節(jié)的主和弦降低三音的和弦使音響變得柔和而黯淡,尾奏中降三級七和弦(23小節(jié)),四級降三音的七和弦(24小節(jié))以及降三音的小主七和弦這些變和弦的運用,無一不是作曲家好似作畫時調色一樣,都是藝術表現的需要。最后一小節(jié)的和弦是二級和降三音主和弦的復合,這種音響給人留有回味無窮的意味,令人浮想聯翩。尾奏的低音線條與前奏呈呼應,尾奏和間奏的最后一個音都是落到D這個音,統(tǒng)領整首歌曲,看出作曲家構思之巧妙。

    我們再看這首歌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音樂織體,整首歌曲音樂織體簡潔,表現生動。前奏中歌唱性流動的音型與左手或明或暗的和聲音型,形成節(jié)奏的對位呼應,好似娓娓道來。進入歌唱的旋律以后左手是柱式的和弦的律動,右手在高音區(qū)下行跳動的固定音型具有生動靈巧的效果,給人以活潑輕盈的感覺,尾奏的織體和前奏對應,右手歌唱性的聲部和左手拉長的和聲節(jié)奏似乎對迷人的秋色依依不舍離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歌唱的旋律聲部和左手的低音線條對應起來是一首很動聽的二聲部的對比復調。可見作曲家在寫作時其藝術構思是何等縝密,從這首精致的小歌就能看出作曲家高深的作曲水平、精準的藝術表現和高雅的審美情趣來。

    (三)演唱提示

    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一首極其抒情的詩樂合璧的藝術精品,鋼琴音樂營造了色彩斑斕的一幅秋景圖,人聲在演唱時應注意聆聽音樂,應表現出爽朗喜悅的情緒,注意突出歌曲的民族神韻,要唱得悠然自得,吐字發(fā)音應清楚,注意音樂整體的連貫性。

    有兩處需要特別注意,一是b句一開始的高音“停車”的“車”字這地方氣息要飽滿唱足時值,但最好不要有停頓呼吸,而要與后面的“坐愛楓林晚”一氣呵成,這對唱功是個很好的考驗;再就是最后一句的“二月花”休止要接好,這三個字可以做漸慢處理,“花”字的自由延長音上,要求聲音在保持彈性的基礎上應漸弱收掉,但要盡可能多拖一會兒,因為后面尾奏的音樂還在繼續(xù),整個情緒狀態(tài)應該在尾奏徹底結束后才能從音樂的意境中走出來。

    二、第二首《南陵道中》

    (一)詩詞賞析

    南陵水面漫悠悠,

    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

    誰家紅袖憑江樓。

    南陵是宣州的屬縣,這首詩大概寫于詩人任職宣州期間,全詩描寫了詩人在去南嶺的水路上所見到的景象,抒發(fā)了自己孤寂感慨的情緒。

    前兩句寫在船上見到的水光天色,水路漫漫加重了詩人孤獨的愁緒,此時的詩人仰天長望,天高云淡的長空使詩人突然意識到秋天馬上來臨,自古文人多悲秋,這種景象使詩人觸物興感,心情更加孤寂冷清。

    這是一首非常具有古代琴歌特色,意境悠遠的聲樂小品。這里鋼琴音樂的寫作模仿了古琴,織體極其簡單,但效果很好。琴歌是我們中國古代文人雅士撫琴彈唱的高雅的表情達意的音樂表達方式,是文人必備的修養(yǎng)之一。這首作品中,作曲家用鋼琴這種西方的大型和聲鍵盤樂器來表現古琴的音樂,其實是并不容易的。古琴音樂向來是專屬中國的文人音樂,善于表現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意蘊、情趣,文人用最精練的音,通過各種特殊的演奏技法,通過自己的文化藝術涵養(yǎng),琴心合一,來表現無比富有內涵和意境的中國文人音樂。鋼琴是12平均律制的西方外來樂器,這里雖然很難表現出古琴的神韻,但作曲家這樣大膽地用鋼琴模擬古琴來為詩詞寫作鋼琴伴奏音樂,其實是開拓了一個思路,這樣寫作或許更能使古詩詞藝術歌曲在神韻上接近古代的琴歌。

    下面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首作品:鋼琴前奏一開始(1-15)小節(jié)是右手的高音區(qū)單聲部旋律線條的呈示,調式是建立在D宮系統(tǒng)的雅樂B羽調式(1-13小節(jié)),第14小節(jié)進入G宮系統(tǒng)的B五聲角調式(14-19小節(jié)),這里兩個調式的主音都是B,屬于同主音的交替調式。從第15小節(jié)的第二拍左手進入雙二度疊置的和弦半拍后進入八度的低音B的二分音符,右手仍是單音,隨后左手在很低的音區(qū)模仿了右手14-16小節(jié)的音調,右手在第17小節(jié)的下行的五個音的裝飾音也是模仿了古琴的演奏,惟妙惟肖。旋律音調古色古韻,具有南方戲曲聲腔的旋律特點,因為這首詩是寫揚州的,所以作曲家對音樂風格的把握極其準確。

    歌曲是兩段體的對比樂段,第20小節(jié)進入第一段A段,該段落有兩個樂句構成:a句(20-23小節(jié))四個小節(jié)與對比的b句(24-27)呈方整性的結構,調式為D雅樂徵調式。這里的鋼琴其實是沿用了最簡潔的寫法即把旋律音進行八度分解,其實這已不再具備和聲的意義,而是等于旋律音的齊奏,不過是轉變成了分解音型,這種寫作簡練又有效果。第22小節(jié)右手是低八度重復的旋律音,左手加了雙二度疊置的和弦,第二拍是低音E和B的雙音,雖稍感有和聲的感覺,也是在為模仿古琴的彈奏而寫。從第27小節(jié)第二拍的后半拍,有一個連接句進入,唱詞變成“噢”(27-31小節(jié)),調式為E雅樂羽調式。這里的伴奏音型稍有變化,第27小節(jié)和30小節(jié)四度、二度雙置疊置的和弦前半拍休止,這種織體和音響富有情趣,表現了愉悅贊美的心情。

    第31小節(jié)進入音樂的第二段B,該段是個一句體的樂段,只有一個樂句c(32-39小節(jié)),該句調式為加變宮的G六聲宮調式。這句的音樂織體很有意思,和第一段不同,右手的平均律動的二度雙音都包含有旋律音,左手低音的旋律模擬古琴,奏出了一條副旋律,和演唱聲部形成對比復調,其風格和主旋律相似,應該是派生出來的,調式是B清樂角。

    第38小節(jié)的第二拍的后半拍進入歌曲的補充長句,仍是以“噢”字的拖腔(39-44小節(jié)),調式為B清樂角調

    式。左手的織體和聲和前面的過渡句保持了一致的寫法。

    45-56小節(jié)是歌曲的尾奏,尾奏(45-47小節(jié))的調式是加變宮的B六聲羽調式,(48-56)是B五聲角調式,同樣為B的同主音交替調式,和前奏呼應,并且第45-49小節(jié)為右手單聲部旋律的鋼琴,第49小節(jié)的第二拍的后半拍,左手雙二度音的疊置的和弦進入后,后面右手變成低音區(qū)左手在更低的音區(qū)低八度重復右手的旋律,模擬古琴的演奏直至結束,余韻悠長,給人以浮想聯翩的感覺。

    整體來看羅忠镕先生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寫作與前

    兩首《山行》和《南陵道中》還是有所區(qū)別,這首歌曲的和聲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伴奏也基本上是“單線條”,但給人感覺并不單調。這和我國戲曲聲腔的傳統(tǒng)伴奏是一致的,比如昆腔的伴奏,基本的樂器如笛子是跟著主旋律走,伴奏中樂器會有些加花變奏,但都是圍繞主旋律的變體,再比如京劇的唱腔,無論是“西皮”還是“二黃”傳統(tǒng)的京胡伴奏也是隨著唱腔走,加花變奏是常用的“包腔”的手法之一?!扒俑琛币彩怯羞@些特點,作曲家用鋼琴來表現的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伴奏音樂借鑒了“琴歌”“戲曲”等我國傳統(tǒng)的古韻聲腔的伴奏形式,使這個作品別具情趣,有著更為濃厚的中國古代歌曲的意蘊。

    (三)演唱提示:這里還要簡單說一下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在演唱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歌曲風格的把握,即要唱出古代歌曲的意蘊來,用美聲唱法來演繹這首戲曲風格的作品顯然是不太合適的,這里對聲音要給予調整,以達到要唱出南方戲曲委婉細膩的感覺,要特別注意裝飾音的唱法,這首歌曲的前奏鋼琴的裝飾音已經給了提示,但演唱時特備要注意韻味,如歌曲的35、36小節(jié)的“玉人”的前倚音和“人”的后倚音,第36小節(jié)和處的“處”前倚音要借鑒昆曲的唱法,需要好好揣摩,才能唱得生動傳神。歌曲中好多地方都需要這種細致的處理,需要仔細揣摩,不能馬虎。

    其次注意拖音、甩腔的運用,這首歌的拖音和甩腔運用是表現這首有中國古代歌曲風韻的關鍵,不能像通常唱民族歌曲似的去演唱這首作品。

    結 語

    中國古代歌曲,特別是“琴歌”的演唱,凝聚著幾千年的我國聲樂演唱的文化內涵和特殊的運字行腔的技巧,歌者要具備深厚的中國戲曲聲腔的文化修養(yǎng)和演唱實踐,要仔細琢磨領會歌曲的內涵,把握好其神韻,運用聲樂的技巧,能變通地找到最適合表達歌曲的一種聲音狀態(tài)和感覺去詮釋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既不能完全唱成類似于昆曲的感覺,也不能按照唱現代民族歌曲的感覺和聲音去表現,而是找到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要唱得典雅且韻味十足,這其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這是對一個歌者修養(yǎng)和技巧的考驗。

    猜你喜歡
    神韻意蘊色彩
    清遠沖淡 神韻天然
    中華詩詞(2022年12期)2022-07-31 02:45:40
    墨舞神韻
    中國工人(2017年11期)2017-12-11 10:13:20
    石榴:秀美東方神韻
    金色年華(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3
    神奇的色彩(上)
    歷史課點評的意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論秦觀詞的感傷意蘊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3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
    意蘊難求
    小說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52
    长宁县| 宁乡县| 白城市| 天祝| 阿坝县| 托克托县| 闽清县| 虎林市| 亳州市| 通江县| 阿拉尔市| 墨竹工卡县| 松桃| 阿巴嘎旗| 饶河县| 连城县| 明溪县| 灌云县| 德州市| 县级市| 布尔津县| 八宿县| 双柏县| 祁东县| 宁南县| 湟源县| 信宜市| 宁乡县| 女性| 梅州市| 福鼎市| 丽水市| 丰原市| 余庆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岛县| 全椒县| 岳普湖县| 阿尔山市| 洛南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