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平
摘要 目的:本次試驗主要通過了解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資料,以此研究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率以及影響因素,望能通過此項試驗研究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控制策略。方法:了解本社區(qū)300例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醫(yī)療檔案,并依據患者控制形式分為飲食控制組或口服藥物組,胰島素加藥物治療組,并分析兩組4個月內患者HbA1c數值與用藥情況。此外,研究者要對比<5年與>5年患者的HbAk的達標率數值。結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別對HbAk達標率無顯著性影響。文化水平對HbA1c達標率有顯著性影響(P<0.05)。患病時間<5年HbAk達標率與病程>5年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達標率需要進一步改善;醫(yī)生需要培養(yǎng)自身醫(yī)學素養(yǎng),提高控制2型糖尿病能力,改變患者體內的HbA1c水平。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影響因素;社區(qū)
隨著社會經濟 的發(fā)展,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肥胖、遺傳、高血壓、高血脂等。其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比正常人高。患者會出現(xiàn)多飲、多尿、多食、易乏力等癥狀。相關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數值可以有效反應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本文主要研究社區(qū)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HbAk的達標率,并分析影響HbA1c水平的因素。望能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控制病癥的建議。
資料與方法
2017年2月調取本社區(qū)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醫(yī)學檔案,患者年齡38 - 95歲,患病時間5個月以上。(l)納入標準:①滿足WHO糖尿病診斷標準;②患者排除未成年人;③患者在醫(yī)院有病歷記錄;④患者屬于當地社區(qū)居民;⑤患者認知能力健全;⑥患者自愿參與,并享有研究的知情權。(2)排除標準:①非2型糖尿病患者;②非慢性糖尿病患者;③醫(yī)治時間<5個月;④認知不健全患者。
方法:研究人員采用問卷調查法。其中,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從一些方向出發(fā):①研究者要了解患者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體重指數(BMD、治療方案等;②研究者需要掌握患者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疾病;③患者需要填寫4個月內HbAk值;④調查人員需要掌握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如運動、飲酒等。HbAk檢測方法:研究166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年第35卷第9期者通過D-10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其中,糖化血紅蛋白控制良好在6.5%以下,一般國內居民控制在7%以下。依據HbA1c數值把患者分為兩組,達標組和未達標組,并依據患者控制形式分為控制飲食組或口服藥物組、胰島素加藥物治療組。
統(tǒng)計學方法:用X 2檢驗進行組間計數資料比較a =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患者基本情況:300例患者中,男125例(41.7%),女175例(58.3%);年齡38-95歲,平均62歲;BMI 18.9-30.2,平均BMI:男25.3 kg/m2,女26.8 kg/m2;病程5個月-35年,平均11年。
性別對HbAk達標率的影響:男性患者HbAk達標75例,未達標50例,達標率60%;女性患者HbA1c達標114例,未達標61例,達標率65.1%。由此可見,男女兩組間HbA1c達標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文化程度對HbAk達標的影響:小學文化程度患者HbA1c達標41例,未達標47例,達標率46.1%;中學文化程度患者HbAk達標108例,未達標37例,達標率74.5%;專科以上文化程度患者HbA1c。達標55例,未達標12例,達標率82%。由此可見,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的HbAk達標率大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P<0.05)。
不同病程降糖治療方案HbAk達標情況:病程<5年患者在控制飲食與口服藥物HbAJe達標78例,未達標13例,達標率85.7%;胰島素加藥物治療的HbAk達標53例,未達標12例,達標率81.5%。病程>5年患者在控制飲食與口服藥物HbAk達標49例,未達標38例,達標率56.3%;胰島素加藥物治療的HbAk達標27例,未達標30例,達標率47.4%。由此可見,病程<5年患者的HbAk達標率顯著>5年患者,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討論
HbAk達標率影響因素: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比較高,社區(qū)醫(yī)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來控制患者血糖?,F(xiàn)今,國內外也以患者的HbA1c達標率來判斷控制2型糖尿?。═2DM)的效果。影響患者HbA1c達標率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降糖藥物效果,由于患者服用降糖藥物屬于比較簡單控制形式,醫(yī)生通常會采用這種治療形式。目前,英國相關專家通過對糖尿病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2種或者2種以上不同機制的糖尿病藥物可以結合使用以保證患者HbA1c達標率。例如,磺脲類、二甲雙胍與瑞格列奈降糖效果相當,單藥使用HbA1c降低1.5% - 2.0%。因此,醫(yī)生需要掌握各種降糖藥物的使用效果,并結合患者實際癥狀與醫(yī)療檔案,選擇科學控制糖尿病的藥物,從而提高自身控制糖尿病的能力。②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會加劇影響2型糖尿病者癥狀,大多數社區(qū)醫(yī)生會建議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過,大多數患者缺乏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致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很少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影響自身控制疾病的效率。
在社區(qū)2型糖尿病綜合性治療中需改進工作:由于2型糖尿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區(qū)醫(yī)生需要掌握控制病癥的方法。主要可從以下多方面開展控制工作:①現(xiàn)今,胰島素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癥狀,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因此,社區(qū)醫(yī)生可利用胰島素治療患者。由于每一位患者病癥程度有所不同,社區(qū)醫(yī)生需要尋找針對性控制2型糖尿病方案。②由于患者在患病時期易出現(xiàn)煩躁、恐慌等心理狀態(tài),社區(qū)醫(yī)生在控制疾病時需要解決患者心理問題。此外,社區(qū)醫(yī)生可以免費送給患者及其家屬糖尿病的宣傳手冊,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識與控制方法,以便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的文化程度與病程影響HbA1c達標率。因此,社區(qū)醫(yī)生應針對疾病的影響因素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此外,社區(qū)醫(yī)生也要加大宣傳2型糖尿病知識的力度,普及糖尿病預防與控制方式,提高患者控制能力??傊鐓^(qū)醫(yī)生應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控制形式,以便提高患者HbA,。達標率。
參考文獻
[1] 王育瑤.2018年AACE/ACE 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共識聲明解讀[J]世界臨床藥物,2018,(8):505-511.
[2]許培培,楊帆,張琳,等.我國職業(yè)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職業(yè)與健康,2018, (15):2152-2154.2160.
[3]劉少敏,吳香蘭.探討脈壓指數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價值[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8,(7):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