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新軍
原題回放
請以“一不留意”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命題透視
“一不留意”,語出生活,親切自然,考生很容易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有效勾連,產生共鳴?!傲粢狻笔恰白⒁?、小心”的意思。生活之中,考生因不乏老師和家長時時、事事提醒“留意”,所以“留意”的人和事可能很多。而“一不留意”是指沒在意、無意識或意料之外。從“一”“不”這兩個副詞出發(fā),仔細揣摩,不難咀嚼出這道題中暗含的兩層含義:一是動作行為的短暫性和非主觀性,當然,短是相對的,非主觀性也取決于知識、情感、素養(yǎng)、時間等多方面因素;二是由“不留意”所產生的感慨、領悟等內心情感活動。因此,寫作時需要從多角度考慮,這兩方面在文章中都要有所觀照。
這道題需要考生能夠逆向思維,越過所謂的“不留意”而著眼于“留意”,用心搜羅日常生活中或稍縱即逝,或擦肩而過,或視而未見的人、事、場景,并深刻反思因不及“留意”它們而對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影響,引導考生感受生活,搜尋生活,表達生活,珍愛生活??忌裟軓莫毺氐慕嵌人伎迹@得與眾不同的人生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便會更為豐盈,容易脫穎而出。
評卷掃描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能認真審題,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素材,通過較為具體的描寫抒發(fā)真情,偏題、走題的文章較少。此外,考生的文體意識較之往年也有所增強。盡管如此,閱卷過程中,我們仍然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是審題不透,立意膚淺。
這道作文題語義淺顯,但有些考生疏于靜心解讀,不能仔細推敲,貿然動筆,導致文章立意膚淺,主題不明甚至偏離中心。文題中的兩個副詞“一”“不”起到了修飾限制及引申思考的作用。有些考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能深入挖掘生活,只是簡單敘述生活中的一人一事,就事寫事,沒有用心揣摩人、物、事、景的深層內涵。例如,有的考生全篇泛泛而談自己如何學釣魚(或騎車等),只在結尾處來一句“一不留意,我學會了釣魚(或騎車等)”,這樣的文章暴露出他們審題馬虎、思維空洞的問題。
二是視野不寬,選材“撞車”。
本次考場作文中,雖然很少有考生偏題、走題,所寫內容也比較具體,但不少文章素材雷同且老舊者多,難有新意,很多二、三類文甚至部分一類文都寫的是“一不留意,親人就衰老了或離世了”,或者“一不留意,三年的青春(初中時光)就悄然流逝了”等。盡管這樣的題材也契合題意,表現(xiàn)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在激烈的考場競爭中,類似的素材反復出現(xiàn),容易讓閱卷教師產生審美疲勞,影響最終得分。
三是謀篇不足,章法雜亂。
閱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考生文章內容詳略不當、主次不分、虎頭蛇尾、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結構平鋪直敘、不起波瀾、沒有曲折、層次單一等問題比較突出。還有部分考生試圖在形式上求新,卻不遵循形式服務于內容的原則。例如,有些文章的小標題生硬、呆板無趣;有些文章的題記與主體、主題關系邈遠;有些文章頻頻獨句成段,卻讓人覺得零零碎碎,不成體系……形式不能為內容服務,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四是語言無味,“硬傷”明顯。
相當一部分考生的文章語言形式單一、平淡無味,完全沒有一點書卷氣;有些文章語言華而不實、空洞無物;還有的文章胡言亂語、不知所云,甚至充斥著低俗語言。此外,標點錯亂、卷面不潔、書寫潦草甚至無法辨識的現(xiàn)象也不在少數(shù)。
迷津指點
第一,準確解題,把握方向。
作為無導語、全命題作文,審題尤為關鍵。審題的本質就是準確審讀文題,解讀題意,從而正確把握行文方向。“一不留意”是一個動詞短語,同學們首先要理解“留意”的意思是“注意、小心”?!傲粢狻迸c“留心”“留神”還是存在意思上的細微差別的?!傲羯瘛北硎镜氖恰白⒁?、小心(多指防備危險或錯誤)”。所以“留意”較之“留心”多了“小心”之意;較之“留神”,則是注意的對象不只限于危險或錯誤,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正面、美好、積極的事物,或者是“無心的忽視”“無意的錯過”。在此基礎上,同學們再緊扣否定詞“一不”仔細玩味,就不難形成對比甚至是碰撞。其次要生疑、發(fā)問、擴展:誰“一不留意”?“不留意”什么?“不留意”會怎么樣?考慮清楚這幾個問題,就可以很輕松地抓住文章所要突出的重點——“一不留意”前后的情況,以及感悟得失,這樣方向就明晰了。
第二,精心選材,見所未見。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萬事萬物皆可以作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一不留意”乍一看是全命題,其實是一個半命題:“一不留意,就”。前一個橫線上,“不留意”的對象既可以是人——爸爸、媽媽、賣炒貨的阿姨、荊軻等,也可以是物——荷花、迎春花、月亮、鄉(xiāng)村等,還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概念——親情、友情、青春、三年初中時光等。在所有候選素材之中,同學們要盡量選擇常見而不見,或見所未見的素材,給人以新鮮感。后一個橫線上填的是“不留意”的結果。
第三,由表入里,思所未思。
“一不留意”語含變化,即“一不留意”之際的事物、情感、境遇發(fā)生了改變。同學們需要由眼前的現(xiàn)實追溯曾經的經歷,還要清楚現(xiàn)在的結果與曾經的“不留意”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在這樣的前后觀照中,思想得到升華,性情得到培養(yǎng),人格得到完善。例如:時光匆匆,一不留意中,面對曾經疼愛自己的親人老去或離開,“我”知道了感恩,學會了陪伴,懂得了珍惜;時光易逝,一不留意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去,深情的回憶中,“我”知道了友誼的珍貴、奮斗的無價、相遇的美好;一不留意,你會無視外賣小哥奔波的汗水,但平凡人對生活的那份熱愛值得我們由衷地尊重;鄉(xiāng)村的氣濁水臭,又怎不是我們一不留意間競逐利益的“杰作”?同學們,要想化平凡為神奇,你們就必須學會透過表象思考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