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洪 張永慧
隨著雙柏縣 “感恩黨中央脫貧奔小康”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一首飽含真情的 “打油詩”闖入人們的視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這首詩的作者是只有小學文化的雙柏縣 嘉鎮(zhèn)舊丈村委會舊丈一組的貧困戶王慶平。今年已經49歲的王慶平,長年居住在一間低矮破舊的小屋里,屋里終年不見陽光,昏暗潮濕,墻上凹凸不平,蟲蛀的木門歪斜著,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王慶平家僅有的1.5畝田地,耕作條件極差,一年就靠著300元左右的核桃收入維持生活、艱難度日,是地道的 “發(fā)展無路,致富無門”貧困戶。說起王慶平,舊丈村委會主任感嘆道:“王慶平為人憨厚耿直,也很顧家,但娶過的兩個媳婦都因為窮,無法與他一起生活而改嫁他人,現在只有5歲的女兒王鈺嬌跟他一起生活,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就靠著出憨力使憨勁兒謀生活,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打響,王慶平家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被貧困陰影籠罩的家庭,開始享受到各項幫扶措施,縣供銷社結對幫扶干部歹建仁及鎮(zhèn)村干部多次深入王慶平家摸底調查,耐心詢問家庭情況,深挖貧困根源,為其量身制定了幫扶計劃和具體的幫扶措施。
2016年,王慶平被定為無能力建房戶,村委會找施工隊幫助他拆除原來簡陋、閉塞、黑暗的舊房,建蓋了60平米的磚混新房。隨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tài)護林員選聘工作的開展,根據《云南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tài)護林員選聘實施細則》規(guī)定,王慶平被選聘為村委會的生態(tài)護林員,他既不用外出打工,又能照顧女兒。
如今,王慶平的女兒王鈺嬌上了幼兒園,他也有了穩(wěn)定的收人。漸漸擺脫貧困的王慶平,心里滿是感動與感恩,埋頭苦干的動力更強勁了,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就連走路的步伐都輕快了許多?,F在,除了努力干好生態(tài)護林員的工作之外,他還在村委會的幫扶指導下養(yǎng)起了仔豬,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生活充滿了陽光。
細數各級黨委政府對他的幫扶,一樁樁,一件件,他都歷歷在目。為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永遠銘記黨和政府的恩情,5月10日,王慶平從女兒的作業(yè)本上撕下一頁,把自己心中的感恩在紙上寫成了一首 “打油詩”——《不忘國家不忘黨》:“破屋漏雨秋夜長,貧窮日子天日難。扶貧政策來到了,拆了破屋建新房。感謝國家感謝黨,黨和國家送溫暖。創(chuàng)造農業(yè)過小康,幸福不忘黨中央。艱苦奮斗要發(fā)揚,生活才會富得長?!?/p>
王慶平以此表達自己對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產黨”這句樸實話語的理解,以及全家 “知黨恩、感黨恩、頌黨績、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