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文本解讀能夠讓學生充分走進文本內在,激活學生內在的感悟能力。小學生,他們理解能力相對較低,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文本時,一定要契合小學生的心理喜好和認知實際,巧妙引導,循循善誘,從而將學生引入文本縱深,真正實現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之初就能領會語文學習的本真。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文本解讀?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53-01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掌握的閱讀方法也有限,因此其在展開自主閱讀、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顯得比較隨便。不少學生抱著獵奇的心理展開閱讀,只讀懂了文章的內容,但是對文章的主旨、寫作手法等很少深入探究。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抱著動必緣義的思想,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合理原則,掌握閱讀的技能,這樣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策略,提高文本解讀的效率。
對于不少小學生來說,解讀復雜的文本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將復雜的教學過程簡單化。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重點探究文本的結構,理解作品的大致內容,感受人物的整體形象。這樣就將閱讀學習的內容變得更加簡約,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認識到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重點探究結構、內容和人物形象,其閱讀就能高效。
在指導學生學習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組第一課《山中訪友》這一課時,為了讓教學的內容呈現出簡約化,設計了一個主問題,讓學生圍繞該問題展開學習,“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給大家介紹了一些與眾不同的朋友,你知道它們都是誰嗎?作者用了怎樣的詞句來描寫它們呢?他和這些朋友的情感怎樣呢?”這樣就讓學生的閱讀圍繞中心展開,學生的思考變得更為緊湊。學生首先找出“老橋、露珠、瀑布、落花”等“我”的朋友,而后再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帶著怎樣的心情去拜訪老友。學生發(fā)現“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作者懷著輕松自在的心情去探訪老友。最后我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詞句,說說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介紹老橋等朋友的品質,展現了怎樣的描寫手法。如有學生找出“德高望重”等詞語,體會作者的描寫手法。
為了讓授課變得更為簡約化,我嘗試通過設置主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就能在閱讀時把握住重點的內容,學生的閱讀效果就能有所該套。這樣學生會更自覺地深入探究文本,并接受文本。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該民族的靈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過程中,還嘗試將文化的因素融入進去,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真正的民族情感。如果學生能對民族風情、傳統文化等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就會更主動地展開相關閱讀,其閱讀情感能得到提升。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組第八課《中華少年》是一首充滿深情的詩歌,這首詩歌從新時代少年的視角贊頌了祖國,表現了少年建設祖國的堅強決心。嘗試將文化元素融合在教學中,告訴學生:“其實中國歷朝歷代都有不少贊頌祖國的詩歌,大家可以嘗試展開擴展閱讀,尋找一下這樣的詩歌,并說說自己有這樣的閱讀感受?!比缬袑W生發(fā)現杜甫的《春望》展現了作者在國難當頭之時,對于祖國的期盼;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展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并表達了作者想要建功立業(yè)的想法。學生還發(fā)現,在現代詩歌中贊頌祖國的作品更多,如《把祖國摟進明月》《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都是此類作品。在這樣的廣泛閱讀中,學生充分激發(fā)了愛國主義情感。我又讓學生聯系到《中華少年》這首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如何展現愛國的情懷,如何表現對于祖國的贊頌之情。
文化傳承和理解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抽象地介紹和文化相關的內容,學生接受的能力有限,我嘗試將文本解讀和文化傳承融合在一起,這樣能增加學生的文化自覺性,并能讓學生掌握從文化入手分析文本的閱讀方式。
在授課的過程中,我還注重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促使學生的思維更為寬闊,我不僅追求思想新、教學形式新,而且也鼓勵學生積極探究新鮮的事物,這樣能讓學生的思維向著更開闊的方向發(fā)展。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組第十三課《只有一個地球》一文介紹了關于地球的知識,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要保護地球。在教學中通過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習熱情。在多媒體課件中,我首先展示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對接成功的相關紀錄片和新聞,而后又展示了地球的美麗圖片。此后又展示了一些關于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此后引導學生思考:“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少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大家覺得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利用資源,避免生態(tài)災難呢?”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從環(huán)保袋、一次性餐盒、可回收資源的利用等角度入手,說說哪些物品、哪些行為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并說說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從自己做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學生積極展開探討,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嘗試將多媒體課件、電子白板等現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工具引入到課堂中,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快速走入課文,進行學習。同時,也鼓勵學生嘗試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化工具進行搜索,嘗試提高文本解讀的效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啟蒙者,展開深入淺出的教學,促使學生掌握文本解讀的好方法。我在教學中嘗試讓文本解讀簡約化,鼓勵學生探究作品中的民族性,并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智慧,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文本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 秦紅.小學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15):58.
[2] 黃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芻議[J].現代語文,2007(2):15-16.
[3] 劉金戈.吾文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方法[J].基礎教育研究,2012.18.016.
[4] 薄永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J].考試周刊,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