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靜雅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往往會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習好的學生認為課文中的英語句子太簡單,沒必要一遍又一遍的朗讀;而英語學習差的學生則認為把句子讀出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沒有信心去完成,久而久之,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讀者劇場”由美國興起,近幾年逐漸開始影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是一種將當前小學課堂重復閱讀的機械性外衣脫掉,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表演中找到角色價值,找回英語自信,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
設疑預測,加強整體感知
設疑預測是“讀者劇場”教學模式常常采用的教學導入手段,以應對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積極性不足的情況。教師首先布置疑問,通過導入講演,或者提前安排學生示范講演,通過夸張的身體語言、波瀾起伏的語調、故事性的表現(xiàn)形式,加強學生對所要學習內容的整體感知,讓學生在感知中找尋答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本課要學的內容有較好的整體感知,筆者一上課時就給學生們故布疑陣,提出了一些有關于課文的問題。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提前閱讀課文,所以是一頭霧水。緊接著,筆者拿出前一天從學生A處借走的鉛筆,看了看鉛筆說:“Oh,this isn't my pencil.”然后筆者走到學生B身邊,問道:“Is this your pencil?”學生B看了看回答:“No,it isn't.”筆者又走到學生C的身邊問了同樣的問題,仍然得到了同樣的回答。最后,筆者走到學生A的身邊,再次問道:“Is this your pencil?”“Yes,it is.”學生A熱情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看了筆者的演示,學生們對本堂課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于是,筆者再次拋出一上課布置的問題,鼓勵學生與筆者一起學習,尋找答案。
在小學階段,學生參與口語表達的積極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通過拋設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觀看演示,讓學生不僅僅是課文這場“舞臺劇”的旁觀者,更是找尋問題答案的探秘者,讓學生不自覺地參與到情境配合中,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說能力。
邊讀邊演,實踐目標語言
在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有了整體的認知之后,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重復朗讀課文十分重要。此時,邊讀邊演的“讀者劇場”就展現(xiàn)出了絕對性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進行課文舞臺還原,實踐當堂課的目標語言,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重復朗讀。
例如,在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口說能力,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學習Story time部分的圖片時,筆者會安排幾組學生對圖片中的情景進行創(chuàng)意還原表演。如Picture 1:學生A扮演媽媽,在講臺上準備“早飯”,然后突然看了一眼手表,急匆匆地跑到扮演睡覺的孩子的學生B旁邊,一邊搖動學生B一邊說:“Wake up,Taotao.”學生B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慵懶地問道:“What time is it,Mum?”學生A回答;“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for breakfast.”接著表演第二幅圖。隨著一遍學習一遍表演,學生們經(jīng)歷了在不同場景下,用不同的語氣來對時間進行問答,每位學生都能夠流利地問出:“What time is it?”
機械性的重復朗讀會讓學生喪失英語口說的興趣,但一邊讀一邊演的教學方式則會激活學生愛說、愛動的天性,比“任務式”地布置朗讀作業(yè)的效果要好很多。學生們在邊讀邊演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對對話的感情與理解,充分實踐了目標語言的應用,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Drama演繹,獲得成功體驗
在“讀者劇場”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展開Drama形式的英語短劇演繹,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意性的改編、表演英文短劇,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理解角色、品讀原著,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例如,在講授完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一課的內容后,筆者選取了《攀登英語閱讀系列》中有關“G”字母的趣味故事“WOW,A GOAT!”作為學生劇本演繹的原著。筆者先是讓學生自由分組,大膽地發(fā)揮創(chuàng)意和想象,對“WOW,A GOAT!”的故事進行表演,允許合理的改編。有的學習小組運用雙簧的形式,兩個人扮演“Gaby”和“Goat”,兩個人躲在講臺后面做配音;還有的學習小組將這個故事改編成了一個情境對話,由負責旁白的學生介紹故事背景,將故事情境通過“Do you like some grapes?”“No, I don't.”形式的口語對話表現(xiàn)出來。通過將平面的閱讀故事以Drama形式演繹出來,學生們各司其職,鉆研每一個人物、每一句臺詞的情感,個個為小組的節(jié)目出謀劃策,不僅能夠加強自身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
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口語表達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出來。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讀者劇場”,讓學生融入到朗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龍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