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巧鶯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展,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被重視,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注重的是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式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了約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將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55-01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階段,對于學生未來各方面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必須注意的是,語文學習是廣闊的,不僅僅限于語文課堂,教師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1 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課外書中隱藏這許多課內(nèi)書籍中沒有的知識,能夠使學生增長見識,擴大知識范圍。最重要的是,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領(lǐng)略到閱讀的趣味,而這種閱讀過程中的閱讀體驗就會成為學生繼續(xù)閱讀和學習的動力。小學生可能剛開始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在講解的過程中介紹一些學生喜歡閱讀童話故事。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時候,教師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安徒生和安徒生童話,并且向?qū)W生推薦幾篇經(jīng)典童話閱讀。教師在向?qū)W生推薦課外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低年級的學生盡量閱讀插圖版和拼音版,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直接閱讀原著。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拓寬思維,對于課內(nèi)的學習同樣也具有幫助。
1.2 課外閱讀鍛煉思維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寫作能力,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文質(zhì)兼美,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在寫作中借鑒應(yīng)用。學生的寫作不僅僅是語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運用,學生在寫作中思路清晰,有深度,才能寫出好文章。學生的閱讀面窄,在寫作中思路必然受限,作文中觀點也往往不夠新穎。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不僅僅可以積累課外的書籍中的優(yōu)美語句,更重要是學習作者的思維方式,在寫作時呈現(xiàn)的視角也必定與其他同學不同。
2.1 立足課內(nèi)閱讀,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依據(jù)的材料更多,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與課內(nèi)文本相關(guān)的課外閱讀材料。例如,《生命橋》一文改自著名動物小說的作家沈石溪的經(jīng)典名作《斑羚飛渡》。文章中描寫了一群被獵人逼至絕境的斑羚,采用犧牲種群的一般去拯救種群另外一半的傳奇故事。文章高度贊揚了斑羚的智慧、果敢以及犧牲奉獻的精神?!渡鼧颉房梢哉f是為學生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作者沈石溪是著名的動物小說作家,它的動物小說不僅僅描寫的是動物的生物習性,更重要的是這折射出這些動物身上的高貴品質(zhì)。小說懸念迭起,引人入勝,言簡意賅,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教師可以在完成課文的學習后,將《斑羚飛渡》的原文印發(fā)給學生閱讀,與課內(nèi)的文本形成對比,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推薦沈石溪的經(jīng)典名著《狼王夢》《和烏鴉做鄰居》《鳥奴》等等,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展示小說的精彩片段,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閱讀的書目。
2.2 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閱讀氛圍
首先,學校要加強學校圖書館的建設(shè),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閱讀氛圍。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抽出一定的時間,帶著學生去圖書館進行閱讀,否則如書館就會形同虛設(shè)。
其次,在班級的教室中應(yīng)該建立屬于學生的圖書角。學校的圖書館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很難容納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室必須利用好班級的圖書角,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列出自己習慣的圖書名單,然后根據(jù)學生的書單購置圖書,布置圖書角。以學生的需求為先,讓圖書角的不會總不再是擺設(shè),真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
最后,要保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有充足的時間供學生閱讀課外書籍,這個時間是可以由學生來自由安排閱讀內(nèi)容的,劃分一定閱讀內(nèi)容的范圍內(nèi),教師就不要再使用強制規(guī)定閱讀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干預(yù)學生閱讀,這樣只會限制學生的想象空間,反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3 安排活動,呈現(xiàn)閱讀成果
在新課改的提倡下,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得到了大力推廣,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理想,尤其是小學階段,閱讀已經(jīng)成為學生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部分,逐步養(yǎng)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教師應(yīng)該大力支持閱讀教學,積極的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滿足學生們對書籍的渴望,讓書籍陪伴學生成長,汲取營養(yǎng)。
在舉辦各種閱讀活動時,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權(quán)。而教師的任務(wù)就是引導和輔助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書籍的情感和讀后感,不管是表演、朗讀、介紹都可以。這是一個交流的過程,難免會有學生看法觀點認知不同,學生們互相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其他同學的觀點中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方面,從而改正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在閱讀活動中,影響最大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閱讀體會,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的發(fā)表自己的觀念,教會學生站在多個角度閱讀書籍,發(fā)掘書中隱藏的真正含義,并積極主動的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想。這是一個鍛煉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不但能夠得到提高,對表達能力也有所幫助,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全方面素質(zhì)的提升都有著重大影響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萬萬不能輕視課外閱讀課程的力量,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大力倡導課外閱讀,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們走進書籍的世界,體會書籍帶來的美妙。
參考文獻:
[1] 程冠青.淺談?wù)n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7(18):125-126.
[2] 鄒夢婷.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學[J].新課程(小學版),2016(1):184.
[3] 楊春.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