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 要:當課堂教學的預設與學生的“離題”沖突時,教師應該“借題發(fā)揮”巧妙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以《黃山奇石》的教學案例說明了如何化意外為收獲,同時也展示了課堂教學中“表演教學”的魅力。
關鍵詞:意外? 表演?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28-01
小學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是調(diào)皮好動,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所以在課堂上,孩子也往往會偏離教師的引導,出現(xiàn)教師課前預設之外的語言、動作,導致教師的一句有預設的提問“離題萬里”或者“節(jié)外生枝”。那么,這時教師是為了教學預設馬上扼殺孩子的反應,把孩子的這種“離題”強制打斷,還是借題發(fā)揮,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有策略地從孩子的“偏題”上找到抓手,反過來促進教學,而讓孩子完成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能完成激發(fā)孩子的潛能?顯然應該是后者。當然,教師要冷靜且妥善地處理這些意外,鍛煉自身的應變智慧,同時要深化教學效果。筆者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一課的課堂教學時,也經(jīng)歷了這樣的“意外”。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短文,課前備課時,我心想:這篇課文通俗易懂,孩子肯定能掌握;按照教案上的去做,這篇課文肯定能輕松上完。帶著滿滿的自信心,我開始上課了。課上,我胸有成竹地說到:“小朋友們,黃山風景區(qū)可美了,它的魅力吸引了中國人,也吸引了外國人。所以,文章說到它是什么樣的黃山風景區(qū)?”學生回答說:“中外聞名的黃山風景區(qū)。”循序漸進地,我讓學生自己讀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中外聞名的黃山風景區(qū)最吸引人的是什么?經(jīng)過幾分鐘的獨立思考,學生畫好了相關語句“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笨吹剿麄冋徊讲匠乙姆较蜃撸冶頁P孩子們找得真準確,有著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于是我又指名四個小孩讀本篇課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讓他們用圓圈圈出怪石的名字。
就在我轉(zhuǎn)頭看課件的時候,突然聽到哈哈大笑的聲音。心想:這是哪個孩子又調(diào)皮了?怎么就不能讓我順心呢?感覺自己的情緒往頭上涌?;仡^一看,兩個孩子笑得指向?qū)Ψ?。我問:“為什么笑啊?”魏同學說:“陳同學看到第五自然段有雄雞,就模仿公雞樣子還叫給我聽?!闭f著魏同學還站了起來表演了。霎時,全班都笑了。
正準備發(fā)火的我看著孩子們歡樂的笑容,平復了情緒。原來打算用看圖片的形式來加深對“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金雞叫天都”印象和感受,從而了解它們的特點。而這時被學生突發(fā)奇想地把這些形態(tài)表演出來了,我覺得這時候決不能把這種離題的表演扼殺,立即決定改為引導學生表演的形式來教學。我真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沒有大聲呵斥那幾個笑的孩子,而是問了原因,給了學生表達的機會。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既是演員也是觀眾。學生表演得興致勃勃,看者津津有味。才能大大增強了課堂的情趣。呂叔湘先生曾指出:“如果說一種教學方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方法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活”。有人說,教師也應該是一個好的演員,我覺得教師更應該是一個好的導演,引導學生表演一出精彩的好戲。
教學中的意外之后,我讓大家自己再讀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對哪種怪石感興趣,就表演表演。學生聽了后躍躍欲試,興趣盎然。原本暗淡的眼光此時是多彩的。當我提出誰愿意上臺表演呢?話音還沒落下,小朋友差點都要從位子上跑了出來。后來我讓朱同學上臺,他開心地說:“我要表演金雞叫天都。”準備好了的他,身體筆直的發(fā)出了噢噢噢的叫聲。正準備我要因為他的勇敢表揚他時候,卞同學迫不及待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老師,他表演的不對。文章說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甭犃诉@話,我趁機板書伸著脖子、啼叫這兩個詞。小結(jié)道:我們在表演奇石的時候要到文章中找出關鍵詞語,并且表演出來。這樣表演的才惟妙惟肖。這時更多孩子舉手了,我選了一位后進生上臺,他一上臺脖子就往前伸還發(fā)出公雞的叫聲。后面學習剩下的自然段也采用了上述方法,為了檢測孩子是否真正掌握。我采用兩個方法,一個是請孩子把圖片與對應的名字連線,一個是我演他們猜,結(jié)果效果出奇的好。
采用我預定的方法,老師講授、學生聽記的教學方式只能培養(yǎng)啞巴式的作家。而且,這樣的課堂,看到的永遠是老師高高在上,滔滔不絕,學生默默無聞,埋頭記錄,這樣的畫面叫人如何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在表演中,學生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得更生動有趣,表演得更精彩絕倫。
表演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將有故事情節(jié)、人物對話的文章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當學生進入角色,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的時候,他們會不投入嗎?會不用心讀好他的每一句對白嗎?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弊鳛橐痪€老師,教師應讓學生作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題,采用符合小學語文教學特點的教學方式——課堂表演。這樣,在《黃山奇石》教學中,筆者靈活采用的課堂表演教學,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學生把課文中主要描寫的奇石片段表演出來,使學生在美、趣、做中理解課文語言和感受思想情意,意外之“演”,意內(nèi)之獲,收到了令師生都滿意且收獲良多的效果,也使師生關系更和諧。
參考文獻:
[1] 李建峰.課堂意外練就應變智慧[J].小學教學參考,2018(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