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飛燕
[摘 要] “數據分析觀念”是新課標提出的“十大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也是“統(tǒng)計與概率”教學領域的核心。大數據時代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數據分析意識,發(fā)展數據分析觀念,培養(yǎng)數據分析能力已成為當前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本文從“明確作用,建立數據分析意識;體驗價值,形成數據分析習慣;掌握方法,提升數據分析能力”三方面入手,談談培養(yǎng)數據分析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數據分析;能力;策略
要幫學生建立數據分析意識,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入手,引導他們真正投入到統(tǒng)計活動中,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的完整過程,明確數據分析的作用。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想到用“數據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就說明學生已經初步具有數據分析意識了。
例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一課時,授課教師舍棄了課本例題“學校要給同學們訂校服,有下面四種顏色(紅、黃、藍、白),選哪種顏色合適?”改為“學校要舉行研學活動,有四個地方可供選擇:鼓浪嶼海底世界、科技館、方特夢幻王國、老院子,選擇哪個地方合適?”
師:選擇哪個地方合適呢?
生1:應該選擇大多數同學喜歡的。
師:怎么知道哪個地方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
生2:可以在全校進行調查?
生3:我們學校兩千多人,一個一個地問,要好多時間吧?
師:是?。∵@么多人!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4:可以先在班級調查,再把每個班級調查的結果匯總出來就知道了!
師:那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調查同學們最喜歡的研學地點呢?
生5:可以舉手表決。
生6:可以投票決定。
……
最后師生通過舉手表決統(tǒng)計出喜歡每個地方的人數。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果斷地改編教材,從孩子們最喜歡的研學地點的選擇入手,引導孩子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tǒng)計出班級喜歡每個研學地點的人數,使孩子們體會到數據分析在生活中的作用,幫助孩子建立數據分析意識。
正所謂“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數據能幫我們解決什么問題?能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什么便利?有什么優(yōu)點和價值?”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使他們認識到數據分析的價值,逐步養(yǎng)成進行數據分析的習慣。例如,解決問題:
明明的爸爸開了一家超市,這是他超市2018年5-9月份出售飲料的數量統(tǒng)計表: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超市5-8月份飲料的銷售量越來越高,9月份略微下降。
……
師:明明的爸爸要為未來的3個月補充飲料的庫存,你想給他什么建議?
生2:要多進一點,生意這么好。
生3:我不同意,我建議他要參考一下4、5月份。
師:咦?奇怪,銷售量不是越來越高嗎?為什么要參考4、5月份?
生3:6、7、8、9四個月銷售量高是因為這幾個月天氣熱,但接下去10、11、12月份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對飲料的需求就會降低,如果存貨太多,可能賣不完,導致過期。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看來我們分析數據時,也不能單純地看數據,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
在解決問題時,教師通過引導孩子們分析數據,為爸爸進貨提出建議,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數據分析的價值。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當孩子們再碰到問題時,他們就會主動地進行數據分析,進而養(yǎng)成進行數據分析的好習慣。
數據分析包括數據的調查、獲取、整理、描述與分析,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投入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教會他們發(fā)現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按照不同的需求,選擇相關聯的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一課時,當學生通過舉手表決統(tǒng)計出喜歡各個研學地點的人數后,教師出示統(tǒng)計表:
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
師:這是我們剛才統(tǒng)計的結果,怎么才能知道我們統(tǒng)計的結果對不對呢?
生1:把喜歡每個地方的人數加起來。
師:加起來后什么情況說明是對的?什么情況是錯的?
生2:加起來如果和我們班的人數一樣就是對的,如果比我們班人數多或者少都是錯的。
師:非常棒!根據這個統(tǒng)計表,你們還能知道些什么呢?
生3:我們班喜歡去方特夢幻王國的人數最多,喜歡去老院子的人數最少。
生4:喜歡去海底世界的比喜歡去科技館的多3人。
生5:喜歡去科技館的比喜歡去方特夢幻王國的少14人。
……
師:如果我們班去研學,選擇哪里合適呢?為什么?
生6:選擇去方特夢幻王國,因為喜歡這里的人數最多。
師:所以,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學校這次的研學活動去方特夢幻王國了,對嗎?
生7:不對,我們班最喜歡的地方是方特夢幻王國,其他班同學最喜歡的不一定也是這里。
師:那怎么辦呢?
生8:可以讓每個班都調查一下,然后每個年段匯總,再把六個年段的結果匯總起來,最喜歡去哪里的人數最多就去哪里。
這里,教師在引導孩子們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創(chuàng)設了孩子們感興趣的“選擇研學地點”的問題情境,引導孩子們自覺進行數據分析,孩子們對數據的分析不是老師強加的,而是老師扶中有放,引導孩子們根據具體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出來的。孩子們在學習及生活中,如果能經常這樣來進行數據分析,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學生數據分析意識的建立、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的具體問題情境中主動收集整理數據,主動進行數據分析,使他們明確數據分析的作用,真正建立數據分析意識,體驗到數據分析的價值,養(yǎng)成數據分析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益錚.觀念培養(yǎng),讓孩子走進數據分析的時代——淺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14(4).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