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拽出來(zhuài) ? 毋寧(wù)
吞噬(shì) ? ? ? ? 怏怏不樂(yànɡ)
B.陰霾(mái) ? ? 告罄(qìnɡ)
戰(zhàn)栗(lì) ? ? ? ? 屏(píng)息凝神
C.無虞(yú) ? ? 熾熱(chì)
蹣跚(shān) ? ? ? 千鈞重負(jūn)
D.遨游(áo) ? ? ? 點綴(zhuì)
羸弱(yíng) ? ? ? 蕓蕓眾生(yún)
2.下列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點綴 海市蜃樓 精疲力竭 驚心動魄
B.遲鈍 五臟六腑 耀武揚威 狂風怒號
C.概率 憂心忡忡 念念有詞 天崖海角
D.蒙眬 姍姍來遲 養(yǎng)精蓄銳 不期而至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心有靈犀的,伯牙、子期堪稱高山流水,是我們交友的典范。
B.人們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贊美的,對言而無信、語無倫次的人是深惡痛絕的。
C.如今,他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擺在眼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D.學習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必須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
A.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
毀滅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B.他隨后又悲傷地,堅決地畫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C.在“神舟六號”和“神舟七號”飛行時,這個聲音又出現(xiàn)了,但我告訴航天員:“出現(xiàn)這個聲音別害怕,是正?,F(xiàn)象?!?/p>
D.熱,熱得像……地獄。呀,天啊,這是什么?草原的風?!
5.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觀眾反應強烈,簡直到了人人談論的程度。
B.這本書,我很熟悉,因為它是一本反映農民生活的勵志書。
C.保護并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中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D.我們在學習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絕不能驕傲自滿。
6.根據(jù)上下文,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其排列順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遺產之一,一旦滅絕,將永遠不會再恢復或者創(chuàng)造出來。
②因此,對于虎這一物種來說,我們只剩下最后一個機會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貓科動物專家杰克遜先生所說的那樣:“到了那個時候,就只剩下紙老虎了?!?/p>
④特別是作為我國特產的虎亞種,華南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⑤如再不及時挽救,華南虎在下一個虎年到來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⒌暮髩m,在我們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B.①④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D.①②④⑤③
7.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看,下列闡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
A.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遠,賞菊吟詩,遍插茱萸。
B.除夕夜,小文一家吃著年夜飯,庭前攏火燃燒,燃放爆竹除舊歲。
C.老師提問:“農歷二月份有哪些節(jié)氣?”小玲回答:“清明和春分。”
D.小玲向同學小明詢問他母親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禮儀應這樣問:“令堂貴姓?”
8.默寫填空。(2分)
(1)可憐夜半虛前席,。
(李商隱《賈生》)
(2)正入萬山圈子里,。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3)在杜牧《泊秦淮》中,側面體現(xiàn)對只知道尋歡作樂、不以國家大事為重的達官貴人憤慨的句子是:? 。
(4)趙師秀在《約客》中表現(xiàn)其惆悵和無奈的句子是:。
9.名著閱讀。(2分)
(1)《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的潛水艇從太平洋出發(fā),途徑澳大利亞珊瑚海,在游歷了印度洋、、 等海域后,到達。
(2)《海底兩萬里》是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10.綜合性學習。(6分)
這是一個廣告的時代。某班舉行了“生活處處有廣告”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環(huán)節(jié)。
(1)下面幾句話分別是為何種商品作的廣告詞?(3分)
①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你的心靈,請給你的窗戶裝上玻璃吧!()
②頭屑去無蹤,秀發(fā)更出眾。()
③實不相瞞,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
()
(2)請根據(jù)示例,選擇其中一則廣告,說說它好在哪里。(3分)
示例:廣告語:共擔風雨,分享陽光(天氣預報廣告)
賞評:運用了對偶和雙關的修辭手法,句式工整流暢,語意含蓄生動。“風雨”與“陽光”既指天氣現(xiàn)象,又指人生的坎坷與順境?!肮矒薄胺窒怼眱蓚€動詞,體現(xiàn)了責任與關懷,飽含人間溫情。
請你賞評(任選一則):
①隨手關燈一小步,節(jié)約能源一大步(節(jié)能廣告)
②滴答水聲,喚你輕輕一擰(節(jié)水廣告)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后面各題。(4分)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1.“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兩句分別從
和 ? ? ? ? ? ? 的角度出發(fā),渲染了清幽的氛圍。(2分)
12.全詩表達了詩人的哪些情懷?(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各題。(7分)鄭板橋開倉濟民
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fā)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3.下列各項中,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值歲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開倉賑濟,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離開)
D.至有忘其為長吏者(他,指鄭板橋)
14.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2分)
15.結合本文和下列材料,談談鄭板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材料一:鄭板橋辭官后,“一肩明月,兩袖清風”,只帶著一條黃狗和一盆蘭花回鄉(xiāng)隱居。
材料二: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三)閱讀下面的課內文段,回答后面各題。(8分)
1912年1月16日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啟程,出發(fā)得比平時更早,為的是能早一點看到無比美麗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們早早地從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來。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們熱情高漲地行走在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上,因為現(xiàn)在再也不可能達不到目的地了,為人類所做的決定性的業(yè)績幾乎已經完成??墒峭蝗恢g,伙伴之一的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可能已經有人在這里樹立了一個路標。但現(xiàn)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心在戰(zhàn)栗,只不過還想盡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魯濱遜在荒島上發(fā)現(xiàn)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腳印一樣。其實,他們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們之先到過這里了。
沒過多久,他們發(fā)現(xiàn)雪地上插著一根滑雪桿,上面綁著一面黑旗,周圍是他人扎過營地的殘跡——滑雪板的痕跡和許多狗的足跡。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阿蒙森在這里扎過營地了。千萬年來人跡未至,或者說,太古以來從未被世人瞧見過的地球的南極點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即一個月內兩次被人發(fā)現(xiàn),這是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shù)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xiàn)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歷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癲狂?!皻v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xiàn)在這些夢想全完了?!薄箍铺卦谒娜沼浿羞@樣寫道。淚水從他們的眼睛里奪眶而出。盡管精疲力竭,這天晚上他們還是夜不成眠。他們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xù)走著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后路程,而他們原先想的是:歡呼著沖向那里。他們誰也不想安慰別人,只是默默地拖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達極點。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里的人,所以這里的一切并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這塊傷心的地方?!斑@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qū)別?!薄@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于極點的全部描寫。他們在那里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揚揚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它的占領者還在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著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后到達這里,所以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他們怏怏不樂地在阿蒙森的勝利旗幟旁邊插上英國國旗——一面姍姍來遲的“聯(lián)合王國的國旗”,然后離開了這塊“辜負了他們雄心壯志”的地方。在他們身后刮來凜冽的寒風。斯科特懷著不祥的預感在日記中寫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p>
(節(jié)選自茨威格《偉大的悲劇》)
16.“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xiàn)在這些夢想全完了。”斯科特這一日記表達了他怎樣的內心感受?(3分)
17.從斯科特決定為阿蒙森的業(yè)績作證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品質?(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