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彩 余揚 陳君華
摘要:針對現(xiàn)實生活里,根據(jù)照片或視頻中太陽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拍攝地點和時間的問題。該文建立了影子長度隨日期、時間、緯度、太陽時角,物體高度變化的數(shù)學模型;由物體影子頂點坐標,以實際測量影長和模型預(yù)測影長間誤差最小為目標,運用控制變量法,最小二乘法,結(jié)合MATLAB曲線擬合選取初值,確定了物體可能的拍攝地點和日期;并將研究結(jié)果推廣到視頻數(shù)據(jù)分析領(lǐng)域,實現(xiàn)視頻數(shù)據(jù)的定位分析。仿真實驗表明該模型的建立合理,具有較高的精確性。
關(guān)鍵詞:太陽影子定位;太陽時角;最小二乘法;曲線擬合;初值選取
中圖分類號:TP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6-0257-0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Abstract: In real life,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rules of the sun shadow in photos or videos, the shooting location and time are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adow length varying with date, time, latitude, solar time angle and height of objec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ordinates of shadow vertex,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error between actual measured shadow length and predicted shadow length by model, the initial value is selected by using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MATLAB curve fitting. The possible shooting location and date of the object,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video data analysis to realize the location analysis of video dat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Key words: solar shadow location; solar time angle; least square method; curve fitting; initial value selection
太陽影子定位技術(shù)是一種基于測量物體一段時間內(nèi),在太陽光下產(chǎn)生影子的長度變化情況進行定位的技術(shù)[1]。對于太陽影子定位[2],目前也有一些研究方法。文獻[3]根據(jù)觀測地的經(jīng)度、緯度、直桿高度和拍攝日期,運用分治法的遍歷搜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改進進行優(yōu)化求解。文獻[4]運用幾何方法對太陽影子定位進行研究。文獻[5]運用模擬退火算法對太陽影子進行快速定位,成功求出了物體所拍攝的地點和日期。本文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對太陽影子定位技術(shù)進行研究。利用地理的日晷原理知識,采用最小二乘法,在給定初值的情況下,使用MATLAB進行曲線擬合,對各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處理,估計出物體的拍攝地點和日期,結(jié)果較為準確。
1 影子長度變化模型
為保證根據(jù)物體的太陽影子變化精確地確定拍攝地點和拍攝日期,以桿頂在陽光下產(chǎn)生的影子頂點移動的軌跡代替太陽運行軌跡,被稱為太陽的視運動[6]。根據(jù)相對運動的原理,將地球繞太陽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運動簡化為地球不動,太陽繞地球轉(zhuǎn)動。假設(shè)地球是一個規(guī)則的球體,太陽射到地面上的光為平行光。以直桿所處地面為參考平面,其底端為原點,以南為x軸,以西為y軸建立直角坐標,如圖1所示。符號說明見表1。
2 太陽影子定位模型
已知某固定直桿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陽影子頂點坐標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建立數(shù)學模型確定直桿所處的拍攝地點和日期。
3 視頻數(shù)據(jù)的定位分析
4 結(jié)束語
此次對太陽影子定位進行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影子長度變化的模型,確定了太陽影長隨直桿高度、日期、時間及觀測地地理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太陽影子定位的模型,應(yīng)用最小二乘法選取初值進行曲線擬合,確定了物體的拍攝地點和日期;通過MATLAB讀取視頻,對圖片進行灰度處理等,最終得出了視頻可能的拍攝地點,實現(xiàn)了視頻數(shù)據(jù)的定位分析。最終結(jié)果表明,所得結(jié)論都較為精確。該研究對于偵破案件、搜索定位、歷史判斷等領(lǐng)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孫娓娓,王先超,牛向陽,周霞. 基于太陽影子的視頻定位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3):21-25.
[2] 黃亞群,李星宇,任瑩瑩,等基于非線性規(guī)劃的太陽影子定位技術(shù)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2018,16(02):9-14.
[3] 黃鴻基,錢圳冰,馮帆,等.基于分治法的遍歷搜索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改進對太陽影子坐標的地理定位和事件確定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7(18):199-200.
[4] 荊曉原,王喬宇,白斌.基于幾何方法對太陽影子的定位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243-244.
[5] 朱林輝,王陽,蔡時雨, 等.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太陽影子快速定位方法[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7,38(02):114-123.
[6] 房森森,李少華.一種太陽視運動軌跡建模方法及其應(yīng)用[J].城市勘測,2015,2(1):109-112.
[7] 劉燕紅,姚宗露. 基于數(shù)學模型的太陽影子定位問題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5(12):26-29.
[8] 高彩云,胡國榮.基于擬合與遍歷的太陽影子定位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02):20-23.
[9] 劉潤茜,楊悅月,劉權(quán).基于圖像處理太陽影子定位技術(shù)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4(3):438-442.
[10] 咸林,孫玉川,張思速,等. 基于超定方程的太陽影子定位研究[J]. 科技展望,2017(22).
[11] 祝長華,黃文莉,邱洪玲,等. 基于窮舉法的太陽影子定位研究[J].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6):22-30.
[12] 盧鵬,張興元,徐昌貴.太陽影子定位技術(shù)的數(shù)學原理及其應(yīng)用[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17,38(09):15-18.
【通聯(lián)編輯: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