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骨傷一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臨床上對于患者的病情評估,能夠在強直性脊柱炎的診療及預后隨訪方面發(fā)揮作用。血清學指標的分析,能夠在強直性脊柱炎的診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輔助參考價值[1]。單個核細胞(PBMC)中誘導蛋白10(IP-10)的表達上升,能夠通過誘導趨化因子及補體成分的激活,增加其對于骶髂關節(jié)的浸潤程度,進而促進早期疾病的發(fā)生[2];干擾素-γ(IFN-γ)的表達上升,能夠通過誘導自身T淋巴細胞的功能紊亂,加劇自然殺傷性T淋巴細胞的激活,進而促進骶髂關節(jié)的免疫性損傷[3];白細胞介素-4(IL-4)作為炎癥性相關因子,其能夠通過提高下游巨噬細胞或者單核細胞的上調程度,進而參與到強制性脊柱炎的病情進展過程[4]。為了揭示IP-10、IFN-和IL-4 mRNA的表達與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關系,從而為臨床上相關患者的診療提供參考,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92例,探討了IP-10、IFN-和IL-4 mRNA的表達及其與患者的病情關系。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92例(觀察組),根據活動度情況,穩(wěn)定期42例,活動期50例;納入標準:(1)年齡18~65歲;(2)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標準[5];(2)近1個月內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3)病程超過3個月;(4)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有惡性腫瘤、其他風濕性疾病、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甲狀腺疾病等基礎疾?。?2)有精神疾病者。同時選取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受試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外周淋巴細胞的分離,每10 mL采集血清標本中加入1mlTRIZOL,在無酶的條件下進行RNA的提取和收集,加入焦炭酸二乙酯進行RNA濃度的測量和定量,并逆轉錄成cRNA后進行基因擴增,采用primer 5軟件進行相關基因內參或者目的基因的設計及合成,IP-10引物5′tttggctctgaccattctgt 3′:下游5′gtcctcacctgagggacccc3′,IFN-γ上游:5′-TCCACCAAGAAGCTGAGCGAG-3′, 下游:5′-GTCCAGCCCATGATGGTTCT-3′,IL-4上游:5′-TGAACCGGCATCTGCACAC-3′;下游:5′-CGTCTTCAGAGACAGCCAGGAG-3′,經歷45個循環(huán)后進行曲線溶解,每個孔設置3個復孔,取平均值。
ASDAS是2009年國際脊柱關節(jié)炎協(xié)會制定的一項新的評價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度的指標,對腰背痛、晨僵持續(xù)時間、患者總體評價、外周關節(jié)疼痛、C反應蛋白進行評分計算,ASDAS<2.1為穩(wěn)定期,≥2.1為活動期。
觀察組PBMC中IP-10、IFN-γ和IL-4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BMC中IP-10、IFN-γ和IL-4 mRNA相對表達量
觀察組活動期患者PBMC中IP-10、IFN-γ和IL-4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3 觀察組不同分期患者PBMC中IP-10、IFN-γ和IL-4 mRNA表達水平
觀察組患者ASDAS評分為(2.32±1.01);患者IP-10、IFN-γ和IL-4 mRNA相對表達量與ASDAS評分呈正相關(r=0.392、0.303和0.309,P<0.05),見圖1。
圖1 相關分析圖
部分地區(qū)的報道研究發(fā)現(xiàn),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率可超過485/1萬人左右[6],在合并有家族遺傳傾向的人群中,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率可進一步的上升[7]。臨床隨訪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遠期致殘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風險可超過5%以上,同時隨訪時間越長,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jié)功能喪失的風險越高[8-9]?,F(xiàn)階段主要通過關節(jié)CT從而評估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影像學檢查能夠評估關節(jié)浸潤的范圍及程度,但多項單中心的臨床分析發(fā)現(xiàn),單純依靠CT檢查評估強直性脊柱炎病情的靈敏度不超過45%,其評估患者病情的一致性率較低[10]。而本次研究通過對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IP-10、IFN-γ和IL-4 mRNA的表達分析研究,不僅能夠揭示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進展內在機理,同時能夠為臨床上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血清量化的參考。
IP-10是誘導家族成員,其能夠通過誘導粘附分子及補體成分C3的激活,進而誘導其對于關節(jié)軟骨細胞及間質成分的浸潤?;A方面的研究認為,IP-10能夠通過提高自身免疫性復合物的沉積,進而提高局部關節(jié)間質成分中成纖維細胞的降解,導致骶髂關節(jié)支持結構的破壞;IFN-γ不僅能夠參與到局部炎癥反應的擴散過程,同時還能夠影響到巨噬細胞或者自然殺傷性T淋巴細胞的激活,最終促進關節(jié)結構的破壞;IL-4 是參與調節(jié)th1/th2T淋巴細胞平衡的重要指標,IL-4的上升能夠提高下游MAPK或者NF-KB的激活程度,影響到膠原纖維的分解速度[11]。部分研究者已經探討了IFN-γ的表達與強制性脊柱炎的病情關系,認為在相關患者中,IFN-γ的表達濃度明顯上升[12],但缺乏對于IP-10、IFN-γ和IL-4 的表達與疾病分期或者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動度評分(ASDAS)的關系分析。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在強制性脊柱炎外周血淋巴細胞中,IP-10、IFN-γ和IL-4 mRNA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人群,統(tǒng)計學差異較為顯著,提示了IP-10、IFN-γ和IL-4 mRNA的高表達均能夠影響到強制性脊柱炎的病情進展過程。分析其內在的原因,考慮由于IP-10、IFN-γ和IL-4 mRNA的下列幾個方面的病理性影響有關[13-14]:(1)IP-10 mRNA的表達上升,能夠誘導中立性細胞酶的釋放,加劇破骨細胞的激活,促進脊柱關節(jié)或者骶髂關節(jié)的骨細胞膜完整性的破壞;(2)IFN-γ和IL-4 mRNA的表達上升,能夠提高下游炎癥性信號通路的激活,加劇腫瘤壞死因子a的釋放速度,進而促進關節(jié)的炎癥性破壞過程。王作龍等[15]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在強制性脊柱炎患者中,IFN-γ的表達可平均上升40%以上,在具有明顯的關節(jié)功能上升或者內在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中,IFN-γ的表達上升更為顯著。在活動期強制性脊柱炎患者中,IP-10、IFN-γ和IL-4 mRNA均明顯的上升,高于穩(wěn)定期患者,統(tǒng)計學差異較為明顯,提示了IP-10、IFN-γ和IL-4 mRNA的表達與患者病情的活躍狀態(tài)密切相關,這主要由于相關指標的上升,能夠加劇炎癥性細胞向關節(jié)或者肌腱輔助點浸潤,促進了白細胞的募集及滲出,最終促進了關節(jié)炎病情的活躍。同時在活動期患者血清中,IP-10、IFN-γ和IL-4 mRNA表達水平的上升,還由于活動期患者,其體內存在更為明顯的炎癥性信號通路的激活及炎癥細胞的激活有關。ASDAS評分能夠通過綜合實驗室檢查、臨床癥狀及體格檢查,進而評估患者的綜合性病情,可以發(fā)現(xiàn)在強制性脊柱炎患者中,ASDAS評分與IP-10、IFN-γ和IL-4 mRNA具有密切的相關關系,進一步表明相關細胞因子的表達與患者的病情密切相關。這主要由于IP-10、IFN-和IL-4 mRNA的表達,能夠通過影響到滑膜病理生理的改變,最終促進關節(jié)疼痛及關節(jié)功能的障礙,延長晨僵時間,導致ASDAS評分的上升。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IP-10、IFN-和IL-4 mRNA,進而評估強制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狀態(tài)。
綜上所述,在強制性脊柱炎患者中,IP-10、IFN-γ和IL-4 mRNA的表達明顯上升,同時IP-10、IFN-γ和IL-4 mRNA的表達與患者的病情狀態(tài)或者病情活動度密切相關。跟進的研究希望可以探討IP-10、IFN-γ和IL-4 mRNA與強制性脊柱炎治療結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