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連
題目
人們總有一些心里話想要傾訴,有時候是感謝、敬佩、懷念,有時候是意見分歧,是不吐不快……你又想對誰說些什么呢?請以“致”為題,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題解
1.格式選擇
題目是“致”,也就是“寫給某某某的心里話”,因此,在格式上也沒有具體的要求,最常見的是書信體,但也不局限于書信體,也可以是一般的留言體。需要注意的是,寫作時必須采用第二人稱行文。
當然,留言人是否署名均可,寫了自然清楚,不寫的話成了“匿名信”也未嘗不可。
2.對象選擇
審題時同學們不能忽視材料中的提示語:“心里話”“感謝、敬佩、懷念”等都是提示寫作內(nèi)容的關鍵。另外,文體要求是“記敘文”,那么就必須涉及“寫人記事”。
既然是訴說自己的心里話,可以選擇內(nèi)心最想表達的某種情感,比如感謝,那么要感謝誰?為什么感謝?比如建議,要建議什么?跟誰建議?這個建議對自己有什么意義,對于建議的對象有什么價值?比如敬意,要對誰表示敬意?他(她)身上發(fā)生的哪件事或者哪些事讓你產(chǎn)生了敬意?比如懷念,懷念誰?一位舊友?一位已故的親人?或者師長?為什么要懷念?你們之間又發(fā)生過什么事?
這個對象不一定是一個人,可以是兩個人,如父母;也可以是一群人,如我們的班集體;更可以是一類人,如社會上的弱者、盲從者等。適度擴大寫作對象的范圍會讓文章更有深度,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這個對象甚至可以不是人,而是一個具體或抽象的物,比如紅包,比如老屋,比如逝去的2018年,比如童年,比如剛剛讀完的一本書……沖破思維定式的束縛,把寫作對象的范圍延伸到更獨特的角度,可以增添文章的新穎性。
3.素材選擇
素材與自己的經(jīng)歷和思考緊密相關,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形形色色,我們可以選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來寫;可以選擇別人身上的故事,這個故事可能與你無關,卻給你很大的啟發(fā);可以記敘學校里的一些你認為好或者不好的現(xiàn)象,從而提出一些期待;也可以想象未來自己的模樣,給現(xiàn)在的自己加油打氣……總之,選取的素材只要能與寫作目的即自己的感情相契合,就是好素材。重點是要有讀者意識:能夠吸引讀者注意,引發(fā)讀者共鳴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