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沁怡
朔雪摧風,白草易折。
鄉(xiāng)間老屋的窗不大嚴實,滲進料峭的寒意。我本就睡得不怎么安穩(wěn),一聽到風聲便醒得更徹底了,坐起身披上棉衣,望著瑩瑩雪色映襯下的浩渺夜空發(fā)呆。
外婆由于常年勞作向來淺睡,聽見我的動靜便睜開眼,也不惱,聲音中還帶著睡意,柔柔地問我:“怎么了?”
“我在看星星?!蔽逸p聲回答。
她也起來,不叫我回去睡覺,倒扶著我的肩教我識起星星來:遠方最亮的是北斗星,這顆星叫什么名字,那顆星有什么典故……我聽得心馳神往,好像自己也將成為一顆星星,在又高又遠的地方閃爍。
“那這顆呢?”我興奮地指向一顆離月亮很近的星星。彼時已臨近黎明,諸星逐漸隱去了光輝,而那一顆卻依然明亮不減分毫,好似要與日月爭輝。
“那個呀———”外婆拖長了聲音,“叫晨星,也叫啟明星?!?/p>
“晨星?那還有晚星嗎?”我打趣道。不料她竟煞有介事地點頭:“有,不過叫昏星,晚上第一顆亮起來的就是?!?/p>
我想了一會兒,突然說:“我想做晨星,不想做昏星?!蔽伊w慕晨星光芒四射,而不想在沉沉暮靄間黯淡地現(xiàn)身,做昏暮的星星。
外婆詫異地笑:“為什么想做星星?”我一時竟答不上來。她輕輕揉了揉我的頭發(fā),沒有再說話。
傍晚,她牽著我去田埂上散步,這一日天氣古怪得很,時晴時陰,方才還有鵝毛般飄散的雪,此刻又一下子停了。
應(yīng)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外婆聽見我小聲念詩,回身問我:“你想做雪嗎?”我說:“想。”
她又說:“云呢?月亮呢?”我都點頭。“你羨慕它們,對嗎?”我有些赧然地眨眨眼,最終還是點頭了。
“那你認為昏星會羨慕晨星嗎?”我又一次答不上來,我覺得似乎會,又似乎不會。猶猶豫豫間仿佛有什么觀念破土而出,外婆替我解答:“不會?!?/p>
“因為東有啟明———”她遙遙地指向披雪的麥田盡頭,手臂畫了一道弧線,隨著她的指尖劃過天空,我仿佛看見頭頂長空中現(xiàn)出一道獨一無二的生命線,落在天際應(yīng)聲而亮起的一顆星上,“西有長庚。晨星比太陽亮得更早,謂啟明;昏星比太陽滯留天空更久,謂長庚。它們本為一體,不必互相羨慕。它們作為晨昏之星的時候,又各自獨一無二……你懂嗎?”
她說這話時,眼睛是望著我的,我迎著她深切的目光,似懂非懂地點頭:“像我一樣?”
外婆欣慰地笑著說:“像你一樣。”
夜幕終于降臨,世上獨一無二的外婆牽著獨一無二的我走在通向小屋的田埂上,在我們的頭頂,長庚星閃耀著亙古的光芒。
教師點評
根據(jù)題目中的小詩,作者選擇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一立意,表明做自己就好,不必羨慕其他人,非常契合題意。要想從眾多考場作文中脫穎而出,新鮮醒目的素材必不可少。作者選擇晨昏二星,從本能出發(fā)要做“啟明”,不愿做“長庚”,到外婆點撥意識到每顆星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動如參商,它們雖不見面,終究各自安好,成為人間歲月的一部分,于是有所感悟……這是平時積累了相關(guān)知識的有心人才能想到的素材;當然,作者的文筆也展示出了良好的文字功底,所以說寫好作文的前提一定是高質(zhì)量的閱讀和積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