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以來,社會面貌飛速發(fā)展,從以前的閉關(guān)鎖國到如今的多邊貿(mào)易、強強聯(lián)合、打開國門迎接外來的新事物與新機遇,英語作為自身與世界溝通的媒介,英語語言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其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初中英語教學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它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發(fā)力點。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也相應的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幾年是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重要時期,教育思想、教育內(nèi)容、教學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強調(diào)英語認知,從各種漫畫類的英語課本中加入聽說讀寫部分,重點掌握內(nèi)容也編寫成了歌曲或者圖畫形式,旨在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之后的高中英語深入學習夯實基礎(chǔ)。
在初中教育階段,依舊多數(shù)還是沿用刻板而重復的應試教育模式。對于初中學齡的學生來說,英語經(jīng)過了小學階段的基本認知,在學生的印象里聽說讀寫形成了英語學習的固有模式,而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已經(jīng)慢慢進入了系統(tǒng)性,再用沉悶枯燥的課堂復讀式教育還是略有偏頗的。
當下初中的教育模式,免不了還是教師三尺講臺上的復讀式教育。老師講的都是課本上編撰好了的,學生對于老師講授的課程只是翻看而沒有思考,不能投身與其中,和老師互動、和自身結(jié)合,所以導致了初中英語教育課堂回應度不高,學生積極性低下。如今的初中教育中,英語教師多半關(guān)心的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是教授中學階段學齡的孩子們對于英語的認知和篤定。中文是我們的母語,英語對于中學學生來說語境是陌生的,用應試教育的模式爭奪分數(shù)、搶取成績,越施壓越會得到反面效果。這也是學生對于中學英語課略有抵觸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激發(fā)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十分必要。
初中生處于智力、情感發(fā)展的特殊時期,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小學階段游戲?qū)W習、外語體驗的層次,而是對英語課堂有著更高的期待,尤其是在理性思維和社會認知上有更多的訴求,這兩個方面都與人文教育密切相關(guān),因而人文素養(yǎng)成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突破口。
2.1加強教室課堂教育的人文情懷
在初中學齡階段的孩子們都處在最活躍、思維最發(fā)散、好奇心最強的年紀,要是在人文教學的過程中,正確對其做了引導,引導他們對于英語的某個詞匯、某個固定搭配詞組進行拓展和延伸,可以拓展成為一個故事、也可以延伸成為某一個熱點事件的關(guān)鍵詞,從而提起他們的課堂參與感,引導他們作為學生開始對于英語單詞、詞組、句子開展聯(lián)想,進行串聯(lián)記憶,加深印象。英語學習中的死循環(huán)就是:學不會——抗拒——不想學。
學習不是生硬機械地照搬書本知識,把這些知識放進同學的腦子里,而是老師與學生共通共融共助。初中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年紀和心智都不成熟,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師生之間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要面向全體在學科教育的基礎(chǔ)上注重人文素質(zhì)教育,尊重他們的人格、建立平等、互助、有愛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在接受學科知識的前提下感受到教學系統(tǒng)中的人性溫暖,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沒有青春期階段的逆反抵觸心理,從而使得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產(chǎn)生興趣,從而使他們樂于學習。
新課程的教學體制改革正是要剔除悶課、打造金課。悶課是機械式的重復、老師講課學生聽,金課是盡可能的延展、學生踴躍思考,老師把握方向?,F(xiàn)階段的中國教育系統(tǒng),免不了還是以課堂為第一戰(zhàn)略陣地,也是實施課程教育的第一途徑。但是,如何讓初中學生真正地愿意學習英語?把英語課堂搞活,讓課堂充滿活力是第一要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更生動地掌握一門語言。科學合理的教學設(shè)計也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高效率的教學設(shè)計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學生能愉快學習的先決條件。例如,多媒體教學有著特殊的教學輔助功能和獨特的作用。教師的教學設(shè)計既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體驗學到知識之后的滿足感,有利于從內(nèi)因去解決學習動力問題,又要基于多媒體增加豐富的人文知識,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和生活體驗,從而將英語知識與技能與個人的生命體驗與人生閱歷結(jié)合起來,使英語語言技能與知識成為個人思維與能力成長的一部分。
2.2打造在家庭教育中的英語環(huán)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引導學生學習,并不是老師一個端口做努力的就能得到成果的,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著力點,初中學生家長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應該遠超過老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在孩子進入學齡階段之后,父母的言行舉止也深刻地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初中課程壓力多于小學,但還是不像高中一般吃力,學生在家里的時間是比較多的。那么,在離開老師之后能否繼續(xù)深入課堂教學的理念與知識鞏固,就是初中英語教學應該進行改善的地方了。
情感是教與學的紐帶。一個對教育對象對充滿愛的人,才可能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只有對家長才能給孩子無法比擬的愛,所以家長應該成為初中階段學生英語學習中愉快學習的導航人。對于有條件的家長,可以深入引導孩子在英語方面的學習;對于沒有基本儲備條件的家長,要起到監(jiān)督和陪同學習的作用,身教大過于言傳。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一旦在家里產(chǎn)生了英語學習的語境,能培養(yǎng)出英語語感,從而形成了對學習的滿足感,這會讓學生越來越有學習的激情和動力,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
因此,作為孩子們最信賴,最有情感付出的對象,家長是孩子放學后最好的輔導老師。第一,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因勢利導,通過在生活中的情緒帶領(lǐng)和生活情景,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契機和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今日課堂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chǎn)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増強學習的信心。第二,在家庭教育中應充分實施賞識激勵教育。旨在通過家長對學生階段時期內(nèi)各方面的各種表現(xiàn)對比表示肯定,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自我性,使孩子們把學校學科教育的要求轉(zhuǎn)化成為自身的自覺學習,從而迸發(fā)出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生動、活潑、健康、主動地學習。
傳統(tǒng)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過多地用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學生,不僅忽視了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評價,而且還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性格特征。所以在后期教學中要注重了對學生的全方位賞識和全面激勵。對不同學生,對學生不同方面的良好表現(xiàn)都進行鼓勵,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全面發(fā)展。哪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小小的閃光點,也要進行鼓勵和贊美。在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開始自主學習之后,他們有了對學科知識的滿足感,不僅會使他們接受英語教學,而且能在班級和全校范圍形成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如同我們的母語中文一樣,大家都用英文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比如早上好、課間對話等,這是一種群體進步的方法。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學生年紀尚淺,他們需要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和鼓勵。
他們需要老師的平等對待以及教學溫暖,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交流以及陪同成長。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不能在一種特定的語境中順暢地進行語言感覺訓練。但是英語是一種語言,所有的語言學習的中心就是如同我們的中文學習一樣,需要語言環(huán)境的編織。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不止要“新”還要“心”,將素質(zhì)教育始終擺在教育系統(tǒng)的核心地位、將素質(zhì)教育與學科知識教育齊頭并進、將人文關(guān)懷滲透于教學課堂的始終,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減少他們對于英語課程的抵觸,得到學習上的滿足感,從而提高英語水平,不僅考試能取得滿意的成績,而且真正的把英語這門語言運用在實際生活之中。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卓刀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