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玉
(河北省灤州市衛(wèi)生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河北 灤州 063700)
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我們探討一種新的實驗教學帶教方法,即實驗目標分解法。
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把實驗目標分解量化,制定考核表,例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考核表(見表1)。
表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考核表
受試對象是我校2018級護理1、2班,共計106人,護理1班為實驗班(54人),護理2班為對照班(52人)。實驗班由教師示教,即依據實驗教學內容將實驗目標逐一分解講授,將54名同學分為11個實驗小組,每小組5名同學,1名同學扮演教師角色,按考核表進行提問、考核,1名同學受試回答,另3名同學記錄、考評賦分,每個同學扮演三種不同的角色反復訓練,教師負責答疑。對照班仍同一教師帶教,按照以往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
兩班學生由同一教師進行考核,共考核兩項實驗內容,考核結果見表2、表3,結果是每次考核實驗班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班。實驗課全部結束后,我們對10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實驗班滿意率為81.5%,對照班為57.7%。
表2 實驗班與對照班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考核情況比較
表3 實驗班與對照班 “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護理”考核情況比較
以上情況說明分解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實驗教學中效果顯著。調查顯示學生樂于接受,滿意度比較高。目標分解后,學生有章可循,目標明確,符合初中畢業(yè)生的特點,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再者通過學生賦分、教師考核,學生感到有壓力,有動力、有興趣。有利于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動手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改變了學生在實驗課中懶散、消極的被動狀態(tài)。增強了師生互動,融洽了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