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胡穩(wěn)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磷石膏是生產(chǎn)磷肥時所得的副產(chǎn)品,其主要成分為CaSO4·2H2O,但也含有有磷、氟類等雜質(zhì)。每年我國排放的磷石膏超過2000 萬t,累計排量放已超3 億t,大多數(shù)未被合理利用,而是被露天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且會對土壤、地下水以及大氣環(huán)境造成污染,嚴重破壞生態(tài)[1]。磷石膏被用于水泥緩凝劑時,由于其中存在的可溶磷及溶解度較低的氟化物等雜質(zhì)可使水泥凝結(jié)時間大大延長,故不宜直接被用作緩凝劑來生產(chǎn)水泥。磷石膏用作水泥緩凝劑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水洗法、中和法、煅燒法。其中水洗法生產(chǎn)工藝復雜,資源消耗量大且排放污水。煅燒法可使磷石膏中可溶微量組分轉(zhuǎn)化為不可溶或可揮發(fā)性組分,但成本高[2]。中和法主要采用石灰中和,但生產(chǎn)石灰的成本較高?;谝陨涎芯亢臀墨I查閱,結(jié)合所在地區(qū)的材料特點,提出用電石渣和粉煤灰對磷石膏進行改性。
試驗用熟料取自云南建工云嶺水泥有限公司。原狀磷石膏取自云南常青樹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成分為CaSO4·2H2O,含有少量P2O5、氟等雜質(zhì),未改性磷石膏的PH 值為3 左右,呈酸性,水份在25%左右。天然石膏取自瀛洲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電石渣取自云南南磷集團,電石渣主要成分為CaO,含有少量Cl-等雜質(zhì)。粉煤灰取自云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原材料化學分析見表1。
表1 磷石膏改性試驗中所用的原材料化學分析(%)Table 1 Phosphogypsum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analysis of raw material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為了使試驗結(jié)果更加接近實際生產(chǎn)狀況,改性時磷石膏和電石渣采用的均為濕基,濕基中的水份充當了磷石膏中有害雜質(zhì)與電石渣和粉煤灰反應的介質(zhì),但物料配比按干基計算。將磷石膏、粉煤灰、電石渣按表2 中比例(折算成干基) 拌合均勻。
改性體攪拌均勻后,使用Φ50mm×50mm 的圓柱試模壓制成型,在20℃、相對濕度100%環(huán)境下反應陳化7 天,反應并陳化后的磷石膏PH 值在8 左右,水份為25%左右。在此過程中,電石渣、粉煤灰與磷石膏中的雜質(zhì)反應,有效固化對水泥水化有害的雜質(zhì),并可使磷石膏試體形成一定的強度,方便運輸和下料、計量。
表2 磷石膏與電石渣配比表(干基,%)Table 2 The ratio of phosphorus gypsum and calcium carbide slag table( dry basis,%)
(1) 樣品制備
把天然石膏、原狀磷石膏和改性磷石膏破碎后,在45℃的環(huán)境下烘干,與熟料按表3 的比例搭配,經(jīng)試驗小磨粉磨20min,分別制成硅酸鹽P·I 水泥。
(2) 采用GB/T176-2008 中的硫酸鋇重量法測得水泥樣品的SO3含量。
(3) 采用GB/T1345-2005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測得水泥的細度。
(4) 采用GB/T1346-2001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jié)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測得水泥樣品的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jié)時間、安定性。
(5) 采用GB/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測定水泥樣品的3 天和28 天強度。
表3 水泥樣品配料比例Table 3 Samples of cement mixture ratio
根據(jù)表4 試驗結(jié)果的分析:
表4 改性后的磷石膏配制的P·I 型水泥常規(guī)性能檢測Table 5 Modified phosphogypsum configuration of P·I in conventional performance test of cement
S1、S2、S3 試樣所制備的水泥樣品的SO3含量、細度、標準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均十分接近,且滿足GB175-2007對水泥質(zhì)量的要求。
S1 水泥試樣采用天然石膏,用該石膏配制的水泥凝結(jié)時間合理,強度增長率高,易于質(zhì)量控制。
S2 試樣使用的是原狀磷石膏,該試樣的水泥3 天強度比S1 試樣稍有下降,28 天強度卻略有上升。同時,S2 的終凝時間比S1 試樣延長了2 小時27 分鐘(相比S1 終凝時間延長了70.0%),這是由于原狀磷石膏中的磷和氟等雜質(zhì)的存在極大延長了水泥的凝結(jié)時間[3,5]。磷石膏減緩水化硬化的原因可能是水化初期磷、氟等雜質(zhì)形成磷酸鈣和氟化鈣沉淀在石膏表面,阻礙其溶出及水化,造成水泥凝結(jié)延緩,另一方面磷石膏的酸性特質(zhì)消耗了部分水泥水化過程中的生成氫氧化鈣,使生成鈣礬石的速度減慢,同時又可使水化產(chǎn)物二水石膏晶體粗化晶體間的結(jié)合點減少,結(jié)合力削弱,使其早期強度降低[4]。同時,由于早期水泥水化速度變慢,可使水化產(chǎn)物得以更加充分的發(fā)育,形成的結(jié)果更加致密,缺陷更少,所以28 天強度會有所增加。
3.4.1 所制水泥凝結(jié)時間對比分析
S3 試樣使用的是電石渣、粉煤灰改性的磷石膏,其配制的水泥在細度相近的情況下,凝結(jié)時間與天然石膏相比略有所延長(初凝時間延長13 分鐘,終凝時間延長了22min)。這可能是因為電石渣、粉煤灰與磷石膏混合不均勻,反應不徹底,少量的磷、氟等雜質(zhì)未被完全固化,對水泥水化過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4.2 所制水泥強度對比分析
在考慮試驗誤差的情況下,電石渣、粉煤灰改性磷石膏試樣與原狀磷石膏試樣28 天抗壓強度與天然石膏相比均有所增加。表明磷石膏中加入電石渣和粉煤灰進行改性,大幅度削弱了磷石膏中可溶磷和氟等雜質(zhì)對水泥水化過程的影響,水泥礦物成分能夠與石膏順利發(fā)生反應,抗壓強度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同時,電石渣、粉煤灰和磷石膏的水化產(chǎn)物,在水泥水化過程中也起晶種作用[2],能夠促進水泥的水化進程,縮短水泥凝結(jié)時間。此方法工藝簡,能耗低,經(jīng)濟合理,且該石膏經(jīng)過成模處理,具有一定的強度,方便運輸、下料和計量。
磷石膏中由于磷等雜質(zhì)的存在,可使水泥的凝結(jié)時間大幅度延長,且3 天強度也有所下降,生產(chǎn)過程中不易控制水泥的凝結(jié)時間,因此磷石膏未經(jīng)改性處理不宜直接單獨用作水泥緩凝劑。
電石渣改性后的磷石膏在20℃、相對濕度100%環(huán)境下陳化7 天后,磷石膏改性體相對于原狀磷石膏能夠大幅縮短凝結(jié)時間;相對于天然石膏試樣雖然終凝時間延長22min,但該方法配制的水泥試樣能夠滿足水泥質(zhì)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