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最常掛在嘴邊的人,是和他并肩作戰(zhàn)40余年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兩位伯克希爾的掌門人,用了40年實現(xiàn)了公司估值2萬倍的增長,堪稱商業(yè)史上的華麗奇跡。
查理的成功有套路可尋,他“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
泰德是查理關(guān)注很久的運動員,他是過去幾十年來,唯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這位運動員并不是所謂的天才,他只奉行一個原理:把擊打區(qū)劃分為77個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當球落到他所認為的“最佳”格子里,他才會揮棒。
在某樣真正喜歡的東西面前,你更需要依照紀律去行動。查理偷了這個技巧,用到證券投資行業(yè)中。
大多時候,查理都在默默觀察市場,什么也不做。就這樣靜靜地看著,每隔一段時間,查理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速度很慢、路線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他最愛的格子中間的“好球”。到了那時候,查理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力揮棒全力出擊。這除了提高投資成功率,還能更好地發(fā)揮一個人的能量。
反復無常地揮棒,會消耗你的精力,等“好球”真正到來的時候,你就無法用全部的資本去出擊。人生亦是如此,當你圍著一件有價值的事情轉(zhuǎn),最后整個地球會圍著你轉(zhuǎn)。當你圍著整個地球轉(zhuǎn),最后整個世界可能會無情地拋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