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凱
天津市東麗區(qū)東麗醫(yī)院泌尿科 300300
前列腺疾病已經成為危害中老年人群嚴重的疾病之一。臨床工作中針對該種患者主要使用藥物控制與手術治療兩種手段,對于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者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外科手術切除前列腺有時成為唯一選擇。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術(以下簡稱切除術)目前是實際工作中極為常用的方法,以并發(fā)癥少,患者耐受度高,失血量低等優(yōu)勢得到青睞,廣泛應用于前列腺疾病的治療中[1]。經過操作實踐后,工作者們也發(fā)現(xiàn)該種方法存在著病灶切除不夠徹底,部分高危患者風險較高等問題。我國醫(yī)學工作者在現(xiàn)有手術操作方法的基礎上開發(fā)出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以下簡稱剜除術),相對于上述的切除術,這種方法的手術時間更短,風險更低,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本文選擇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利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對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動力學、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的影響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分為A組(n=42)和B組(n=42)。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診斷標準按照參考文獻[2];(2)前列腺體積在20~200ml,最大尿流率低于10ml/s,前列腺癥狀評分高于7分;(3)患者與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診斷不明確;(2)重要系統(tǒng)合并嚴重疾病,可能對研究結果構成影響;(3)神志不清或伴有精神障礙,無法交流;(4)數(shù)據(jù)不全,無法進行分析。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常規(guī)手術前禁食8h,禁水4h。入室后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患者均采用截石位。A組患者使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術: 電切鏡由尿道放入,在5點和7點的方位做標志溝之后,將中葉移除。而后施行腔體內分割操作。在12點處分別按照逆時針與順時針兩個方向,沿著包膜做弧形切割,制作分離溝,分離溝內為阻止供血的腺體組織。之后對剩余的腺體組織快速切割。完成后對尖部進行修整,止血,沖洗。B組患者使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電切鏡由尿道放入,尋找包膜間歇,將增生的組織進行游離,游離過程從膀胱頸開始分別沿逆時針與順時針兩條通路進行,對中葉和左右兩葉完成逆行剝離,并在頂部匯合。最后將頂部的纖維切斷,完全剝離包膜與增生的腺體組織,快速從上到下切碎腺體,止血,將膀胱內組織碎片吸出,沖洗。
1.4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治療前、后的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進行對比。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共有7個評分項目,每項得分在1~5分之間,分數(shù)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3]。(2)對兩組術前1h與術后24h的IL-6、CRP進行對比。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肘部靜脈血5ml,以4 000r/min離心15min后取上層血清,放入-60℃低溫冰箱內待用。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IL-6、CRP的濃度進行測定。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均增高,殘余尿量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均降低(t=-29.654、23.431、46.599、-36.057、24.647、47.531,P<0.05),且B組最大尿流率高于A組,殘余尿量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低于A組(t=-5.265、5.591、11.996,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比較
注:a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b與A組干預后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術前1h與術后24h的IL-6、CRP比較 術后24h,兩組患者的IL-6、CRP均增高(t=-110.611、-34.743、-49.559、-38.850,P<0.05),且A組IL-6、CRP均高于B組(t=39.179、5.725,P<0.05),見表3。
表3兩組患者術前1h與術后24h的IL-6、CRP比較
注:a與同組術前1h比較,P<0.05;b與A組術后24h比較,P<0.05。
對于前列腺增大的治療方法探索一直就是醫(yī)學界熱點。破壞性較大的開腹手術已基本被淘汰,目前使用微創(chuàng)術式進行操作,完成增生前列腺組織的切除,已經成為主流。本文中A組患者所使用的切除術更早應用于臨床,在使用該種方法的情況下,切割組織所導致的溫度上升較小,而且容易穿透淺表的組織,患者的創(chuàng)傷程度低,痛苦小,治療效果較為確定[4]。但不可否認的是,該種方法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患者的前列腺體積太大則會產生部分組織殘留,這不僅會影響療效,也會使復發(fā)風險加大。而本文中B組患者所使用的剜除術將切除術與常規(guī)開腹手術的優(yōu)勢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在操作上不僅使腺體的剝離過程更加徹底,還能夠使失血量降低,對人體的創(chuàng)傷程度較低[5]。
本文結果顯示,經過手術治療后,B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恢復效果均優(yōu)于A組患者(P<0.05),說明了剜除術的優(yōu)越性,得出該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如下:剜除術在操作過程中首先切斷了增生組織的供血,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這使醫(yī)師的操作便利,患者失血少,恢復快。剜除術是以增生腺體和包膜之間為切入點,在包膜平面剝離腺體,絕大部分的創(chuàng)面是由腺上皮的包膜與纖維所替代,降低了創(chuàng)面恢復的時間,這也使患者的排尿功能和傷口等恢復速度更快。同時該種方法最大限度地切除腺體組織,降低了組織殘留水平。
綜上所述,利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改善尿流動力學指標,抑制手術后血清IL-6、C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