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適用話題 勤儉;愛與善;無私奉獻(xiàn)
人物時事速遞
2019年4月7日晚,《新聞聯(lián)播》頭條播出了安慶石化職工許惠春以“李記”為名默默捐款近40載,直至去世才被知曉的事跡?!缎侣劼?lián)播》以“平民英雄,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為題,講述了許惠春老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節(jié)目從1991年《安慶石化報》上的一篇“李記,你在哪里”的尋人啟事開始,講述了1991年7月31日,安慶石化總廠黨委收到安徽穎上縣政府的一封來信,信中提及一位署名為安慶石化報“李記”的同志,曾郵匯300元支援該縣抗洪救災(zāi),但安慶石化報社工作人員中并沒有“李記”這個人,于是尋找“李記”一時成了職工們關(guān)注的熱點(diǎn)……從那時至今,“李記”從未露面。唯一了解到的,就是從20世紀(jì)80年代開始,“李記”就開始捐款,每次的金額不小?!袄钣洝钡氖论E兩度入選安慶石化“講奉獻(xiàn)10件好事”,他卻是唯一一個從未前去領(lǐng)獎的人。2019年3月20日,家住石化大湖生活區(qū)的原石化建安公司88歲的退休職工許惠春去世。二兒子許海東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許多匯款單,匯款單上寫著“李記”二字。原來,許惠春就是大家尋找了近三十年的“李記”!
人物素描1 匿名捐款近40年
好人“李記”的事跡在央視播出后,立即在安慶市民中引起強(qiáng)烈的反響,大家紛紛轉(zhuǎn)發(fā)視頻鏈接并點(diǎn)贊,為安慶有這樣一位好人自豪。1984年1月17日,“李記”匯了第一筆款,是20元。在這之后,他幾乎年年捐款,數(shù)額從20元至1萬元不等。其中,僅在20世紀(jì)90年代,就有兩筆高達(dá)1萬元的捐款。青海玉樹地震捐款3000元,甘肅舟曲縣中國紅十字會捐款3000元,中國紅十字總會捐款5000元……最后一筆捐款是2016年7月18日,是向安慶民政局捐款5000元,當(dāng)時,許惠春老人已經(jīng)85歲。能找到的匯款單中的捐款數(shù)額加起來,總共有10萬元左右。老人每次捐款都使用虛擬地址,署名一欄都是“李記”。
人物素描2 一生勤儉行善
許惠春老人祖籍無錫,生于1932年。14歲時他只身一人出門做學(xué)徒,1951年成為一名國營單位職工。1956年為了響應(yīng)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他來到蘭州玉門油礦工作,1974年來到安慶石化,直到1992年退休。老人一向勤儉節(jié)約,屋子是水泥地面、斑駁墻壁,存放衣物的還是一個個老式木箱……“老爺子不舍得買肉,每次去菜市場都是買豬皮回來吃;豬蹄子燒好吃完以后,骨頭舍不得扔,又放到鍋里煨湯?!贝笙眿D說起老人的日常生活不禁感慨。老人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總會伸手去幫一把,路邊看到可憐人總是去問一問有啥困難。有一次,他見小區(qū)里一位流浪漢可憐,就把自己的新棉襖送給人家。2017年,許惠春因腦梗住院,隔壁床的一個病友腿腳不好,他看著心疼,就讓小兒子許海石給病友買了副拐杖?!案赣H一生勤儉,舍不得花一分錢,對我們很嚴(yán)厲,我們不要說剩飯了,就是一粒米飯掉地上,都要立馬撿起來吃,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真沒想到他一直在捐款,父親真的太偉大了!”大兒子許海鑫說起父親眼里含著淚。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平凡中的不平凡”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習(xí)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出自人民……”許惠春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工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用他深沉而博大的愛給人們帶來了不平凡的感動。他化名“李記”,幾十年如一日,把省下來的錢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笆┒鞑磺髨螅c人不追悔”,他用自己的實(shí)際行動詮釋的這句話既是中華民族流傳千古的道德訓(xùn)誡,也是照亮我們的精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