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果拆
18歲以后和父母一起的旅行,是在去年的秋天。彼時我剛到廣州讀研,父母計劃“十一”長假來羊城看望我,順便一覽粵港澳風光。
和很多年過五旬的人一樣,那些需要使用電子支付的五花八門的應用軟件,于他們而言都是難題,于是我早早地替他們訂好往返機票和住宿的酒店。第一次坐飛機的母親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與歡喜,她像個孩子般歡欣雀躍,飛機穿梭云層時,她忍不住拿出手機拍攝窗外的景色,嘴里亦是止不住地感嘆。我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坐火車的情形,那是很多很多年前,母親帶著我坐火車去臨市玩耍,我也像如今的她一樣,臉上充滿了好奇,又有一點兒緊張。
香港的入境程序很繁雜,安檢的時候我們站在自助通道的隊伍里,原本我站在父母的后面,快排到我們時,母親突然轉過頭來對我說,你站到我們前面來吧。
我一問才知道,自助通道的程序母親并不十分了解,而且每次只能一個人走進去操作,她知道自己反應遲鈍,生怕在哪一步出了錯耽誤后面排隊的人的時間,所以想讓我站在他們前面示范。即使如此,我的示范也并未起到作用。當母親一個人進入通道時,當她一個人面對陌生的機器時,她慌慌張張地拿出證件,卻不知道具體放在哪一個位置。
我站在通道外,朝里面的她一邊大喊一邊做手勢:“身份證放在那里!你眼睛對著攝像頭看!”
通過以后,母親朝我走來,深深地長舒一口氣,儼然一副終于放松的樣子,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似乎替自己感到難為情:“這個太麻煩了,我都不太懂?!比缓笪覀円黄饘Ω赣H重復指揮。
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覺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
盡管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我的內心突然五味雜陳。當在我眼中無所不能的大人,突然站在我身后,依靠我查找路線決定游玩攻略時,我才意識到,我真的長大了,我的父母在以同樣的速度變老。但即使眼看著他們年華老去,我卻什么都沒有做,我只能遠遠地望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這些年來,我去過了很多城市,看過很多美麗的風光,而我的父母,因為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的重擔,似乎很少有時間出去旅行。我隱隱約約記起,他們的上一次旅行大約發(fā)生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當時還特地拜托外婆來照顧我??墒侨缃瘢乙呀?jīng)研一了。時隔這么多年,外面的城市早已換了風光。當他們再次踏上路途時,迎接他們的卻是充滿難度的新事物。在我眼里,十分簡單便捷的地鐵也成了他們的難題。每一次坐地鐵前,我都要耐心地給他們講解,如何買票,如何看地鐵路線圖,如何換乘等等,畢竟,在我們的家鄉(xiāng),公交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望著認真研究地鐵路線圖的母親,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她教我系鞋帶的情形。那時我怎么也學不會,心情總有些煩躁,母親耐心地蹲下來,一遍遍地演示給我看,一步步地講解,然后讓我嘗試,我已經(jīng)不記得多少次以后我終于學會了,但我依舊記得當時耐心又溫柔的母親。如今歲月流逝,角色轉換,我變成了老師,她變成了學生。
那趟旅行一切都很順利,父母順從地跟在我身后聽從我的安排,我也賣力地充當導游的職責。旅途結束即將分別之際,他們揮揮手催我趕緊回去,而我則望著他們逐漸遠去的背影,就像高中時我去異地求學,他們留在原地凝望我的身影一樣。那一刻,我突然想起龍應臺在《目送》里寫的那段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用追?!?/p>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