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婭玲
布查特花園(Butchart Ganden)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維多利亞島北邊約21 km處,始建于1904年,占地面積約22 hm2(55英畝),主要由下沉花園、玫瑰花園、日本花園、星池、意大利花園、地中海花園等專題花園組成,全園共種植了700余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圖1)。布查特花園以生態(tài)修復的建園理念、高超的造園藝術、精細化的養(yǎng)護管理成為加拿大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一個歷史性花園,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花園之一。
布查特花園是英國蘇格蘭布查特家族所建,這塊土地曾是1903年羅伯特·皮姆·布查特先生從當?shù)啬剔r手中購得,專門用來為其家族在附近開辦的水泥廠提供原料。20世紀初,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浪潮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的工業(yè)生產,水泥廠的生意獲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也使得布查特夫婦成為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
當生產水泥所需的石灰石被開采殆盡后,留下的是滿山的荒蕪和一個深約15 m(50英尺)的廢棄礦坑。望著眼前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布查特夫婦深感愧疚和不安,他們開始反思,決定以實際行動回饋大自然。于是,布查特夫人開始在礦坑山體附近播撒花草種子,漸漸地廢棄礦坑變得生機勃勃。后來,夫妻倆利用周游世界的機會,經(jīng)常從世界各地收集和引種一些奇花異木,然后將它們巧妙地配置在一起。在隨后的建設過程中,布查特夫人還邀請了相關專業(yè)設計師對園區(qū)進行設計,廢棄的礦坑慢慢開始蛻變,逐漸建成了集日式園林、意大利臺地式園林、地中海園林等風格為一體的特色花園。每一個專題花園無論規(guī)模大小,設計元素多樣、主題特色鮮明、園藝展示精致、功能設施完善,是世界花園建設中的模范標桿。
下沉花園是布查特花園中最主要的景觀展示區(qū),一共分為瞭望臺、秘境花園、觀景臺、羅斯噴泉四個層次,并呈階梯狀排列。站在瞭望臺上遠遠望去,一根高高聳立的煙囪從萬綠叢中穿出來,顯得格外耀眼,那是水泥廠原有的遺跡,它歷經(jīng)百年滄桑,親眼目睹了水泥廠的興盛輝煌,也見證了滿目瘡痍的礦坑變成了聞名于世的精致花園。
1. 布查特花園導覽圖
2. 站在瞭望臺上看下沉花園中的秘境花園
花園中多采用花境的形式來展現(xiàn)景觀,在這里理性、嚴謹?shù)臍W式園林風格與傳統(tǒng)、自然的東方園林意境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步移景異、中西合璧的觀景體驗。從瞭望臺迂回的階梯步行至花園時,映入眼簾的是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圖2),錯落有致的景觀分布、對比鮮明的色彩層次,特別是應季草花的應用,使花園四季都展現(xiàn)出不同的美景。下沉花園精細化的養(yǎng)護管理更是令人嘆為觀止,花境中即使未種植物的地方,均是被打理得平整干凈,絲毫沒有空禿感(圖3)?;ň尺吘壟c草坪之間約有5~10 cm的留白,為植物生長預留了足夠的空間,草坪切邊深度約3~5 cm,行云流水的線條流暢均勻、整齊自然,給人以視覺美感。
羅斯噴泉是下沉花園中的另一個景觀亮點,它位于深坑一處,是布查特夫婦的孫子伊恩·羅斯于1964年花園建園60周年紀念時建造安裝的,噴泉水柱高達21 m(70英尺),是采石場靜湖和周圍茂密植物中唯一的動態(tài)景觀,動靜結合,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體驗。此外,在下沉花園中還有一座令人驚嘆的降龍噴泉(Gragon Fountain),這座噴泉是作為維多利亞市的姐妹城市中國蘇州送給布查特花園的禮物(圖4)。
下沉花園中每隔一段距離便會設置一個休息區(qū),均分布在一個相對隱蔽的空間里。休憩環(huán)境私密,避免了嘈雜,并且在休息椅兩頭都放置了盆栽裝飾,既美觀又拉近了人與植物間的距離。
玫瑰花園建造于1929~1930年間,位于布查特家的菜園舊址上,由西雅圖景觀藝術家布特爾·斯圖特萬特(Butle Sturtevant)負責設計,后由布查特夫人對其設計進行了部分修改,當時的園長鮑勃·巴蘭坦(Bob Ballantyne)負責施工建設。
在布查特花園中,玫瑰園是唯一一個以展現(xiàn)專類植物品種和景觀為主題的花園。全園種植了250個品種約2 500株玫瑰,并為每個品種都配置了相應的“身份證”,玫瑰花園也是布查特花園中唯一一個配置植物銘牌的地方。不過與國內植物園銘牌信息所展示的內容略有不同,這里的植物銘牌上不僅標明了品種名、原產國,還標明了該品種在美國玫瑰協(xié)會注冊的年份。
在景觀展示上,玫瑰花園以帶植、片植和廊架展示較多,園路沿途主要以各色玫瑰品種搭配較為低矮的綠籬和茂盛的鑲邊植物形成層次和色彩豐富的景觀(圖5)。這樣的配置充分體現(xiàn)了多樣化和自然性的特點。爬滿拱形廊架的藤本月季,形成了立體的豎向景觀,廊架上懸掛的矮牽牛、天竺葵、秋海棠等植物組合的盆栽吊球,巧妙地填補了空白區(qū)域。每年7~8月是玫瑰花園的最佳觀賞期。此外,園中的青蛙噴泉、愿望井、鱘魚噴泉、園燈等景觀小品,為玫瑰花園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3. 花境配置材料豐富,養(yǎng)護管理精細
4. 下沉花園中的羅斯噴泉
5. 玫瑰花園
日本園始建于1906年,是珍妮·布查特所建造的第一個正式花園,當時在全園的設計上得到了日本園藝學家岸田伊三郎的專業(yè)協(xié)助。日本園也是布查特花園中最先竣工的一座專題花園。
綠色是日本園的主基調,松柏類常綠植物在日本園中占主導地位,這也正好契合了日本園林追求悲涼氣氛和禪宗意境的思想。位于中下層的低矮松柏類喬灌木通常被修剪成球形、波浪形、島形等各種造型(圖6),體現(xiàn)了日本“島國”的特征。秋色葉植物在園中也占有較大比例,尤其以楓樹較多,每到秋季,各種楓樹迸發(fā)出不同色彩,層林盡染的景觀尤為壯觀。在花卉的應用上,日本園多以藍、紫等冷色調為主,每到晚春時節(jié),園內到處盛開著喜馬拉雅山藍罌粟。此外,紅色的牌坊、小橋、木籬、小池等造景元素,處處都凸顯了日本園林的景觀特色。
星池緊鄰日本花園,建造于1931年,外觀由12個星角組成,是布查特先生為飼養(yǎng)觀賞鴨而設計的。圍繞池塘中央的青蛙噴泉(圖7),布置著色彩繽紛的水生花卉,星角邊緣的花壇里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籬,與旁邊意大利花園的綠籬墻相得益彰,形成呼應。如今的星池,已成為園區(qū)一處在靜態(tài)中彰顯動態(tài),規(guī)則中包含自然的特色景觀。
意大利花園始建于1926年,由著名建筑師塞繆爾·麥卡斯托(Samuel Maclure)負責設計,花園動工前,這里曾是布查特家族的硬地網(wǎng)球場,意大利花園是布查特夫人所有花園中最正式的一個,也是園區(qū)最后建造完成的一座花園。
意大利花園以規(guī)則式布局為主,以水景和花壇為主題中心,共分為拱形樹籬入口、墨丘利神青銅雕像、十字形水景花壇、布查特家族舊居等四個層次?;▓@入口修剪整齊的高大綠墻,在景觀空間上起到了隔景和障景的作用,將星池和意大利園巧妙地分隔開來;入口左側的狹長建筑曾是布查特家族的保齡球場,現(xiàn)在是供游客休憩的茶室;各層次之間以貫穿全園的十字形池塘為中軸線相連(圖8),沿池塘邊緣布置的應季草本花卉,加強了中軸線的視覺沖擊力,形成了深遠的透視畫面,圍繞中軸線搭配的植物無論從種類上、數(shù)量上還是色彩上,都呈現(xiàn)出對稱式布局的特點。位于中軸線另一端的便是布查特家族的舊居,綠白相間的窗框和屋檐與周圍環(huán)境搭配和諧統(tǒng)一(圖9);墻壁上的常春藤、爬山虎等藤蔓植物與建筑融為一體;窗臺和陽臺上種植的矮牽牛、天竺葵、秋海棠等草本花卉,與花園中軸線兩側對稱布置的草本植物相互呼應,這種自然美與人工美的融合使得建筑與周圍的環(huán)境更為協(xié)調。
6. 日本園中修剪成波浪形狀的常綠小喬木
7. 星池
8. 十字形池塘是意大利花園的中軸線
9. 布查特家族舊居前修剪整齊的草坪,精細化的養(yǎng)護管理令人嘆為觀止
維多利亞常年氣候溫和,為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都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維多利亞也具有“花園之城”的美譽,而地中?;▓@正是在這種溫和氣候的最佳體現(xiàn)。相比于其他幾個主題花園,地中?;▓@面積最小,但在設計上卻保持了地中海風格園林的傳統(tǒng)特點,這里種植著當年布查特夫婦周游世界時曾收集的各種耐旱花木,隨著多年來的發(fā)展與維護,一些原生長環(huán)境與本地氣候環(huán)境相似的植物也被種植在其中,使花園更顯生機與活力。
今天,布查特花園已成為世界花園史上的一座豐2碑,持續(xù)至今的成功與輝煌得益于布查特夫婦的善良和富有智慧的遠見,為這塊千瘡百孔的土地賦予深遠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它代表的不僅是一座精致美麗的園藝作品,更重要的是以一個國家經(jīng)濟與生態(tài)和諧發(fā)展的經(jīng)典模式,向世人傳遞了“取于自然,回饋自然”的生態(tài)保護理念,同時展示了環(huán)境修復所帶來的無限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以及生態(tài)效益。
2004年,布查特花園在建園一百周年之際,被選定為“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它以精巧的景觀設計風格,精湛的園藝藝術搭配、精彩紛呈的特色主題活動、精細的服務管理措施以及那些令人驚嘆的傳奇故事,成為今天享譽世界的一座精致花園,每年吸引世界各地100萬余人前來參觀。人們漫步在布查特花園里,除了欣賞它的美景,更多的還是感受它不同于其他花園的傳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