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珍 王瑜 曹志毅 劉萬好 于威霞 唐美玲,*
(1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煙臺264005;2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煙臺265500;3 威海神山科技有限公司,威海264417)
夏黑屬于早熟鮮食品種,自然無核,果肉硬脆,品質優(yōu)良,串型美觀,抗病性強,栽培面積逐年增加。但近兩年調查發(fā)現,多個園區(qū)個別植株出現果實只呈粉紅色,不能呈藍黑色,并且掛樹期較短,容易萎蔫失水,風味寡淡。雖然傳染速度較慢,但是有逐年增加的現象,因此,2018 年我們對此進行了1 年的跟蹤調查,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材料夏黑葡萄取自山東省煙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試驗園,選取6 棵病株和6 棵正常植株,生長季調查病株和正常株的生長和結實特性。8 月底果實成熟期分別取10 穗果穗,測定其穗長、穗寬和穗重等理化指標,然后再在葡萄果穗的上部、中部和下部,隨機選取健康果粒共100 顆,剝取其果皮后放入液氮速凍,以待后續(xù)果皮性狀的測定。12 月份休眠季取葡萄枝條送樣檢測病毒種類。
1.2 測定方法使用電子游標卡尺測定夏黑的穗長、穗寬與果實的縱橫徑,用百分之一電子天平稱量穗重以及果實質量,通過斐林試劑滴定法測定總糖含量,用滴定法測可滴定酸含量,用pH示差法測定花色苷含量,用福林-肖卡法測定總酚含量,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測定香氣。
2.1 病毒檢測結果將樣品委托中國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興城果樹研究所進行病毒檢測,發(fā)現病株攜帶4 種病毒:卷葉病毒2、灰比諾病毒、葡萄斑點病毒和葡萄病毒A;正常植株不帶病毒。
2.2 生長特性和結果習性通過整個生長季的對比調查發(fā)現,病株和正常植株生長特性和結實特性基本一致,萌芽期為4 月15~18 日,開花期5 月18~22 日,7 月15 日開始進入著色期,果實成熟為8 月底。病株和正常株萌芽率都在90%以上,結果枝百分率為96.3%,每結果枝果穗數為1.8 以上。
2.3 果實品質的對比表1 所示,病株果穗的穗長與穗寬都變小,但數據相差不大,而穗重降低明顯,僅為正常植株的67.50%。病株單??v徑、橫徑都有所降低,縱徑降低15.20%,橫徑降低6.98%,單粒重降低最為明顯,僅為正常植株單粒重的82.19%。
表1 夏黑果實性狀比較
表2 所示,8 月底采收時病株果實含糖量只有140.36 mg/g, 而正常植株果實含糖量為157.10 mg/g, 病株果實含糖量比正常的減少10.66%;酸含量增加,是正常葡萄的1.15 倍;總酚含量也有所增加,但不太明顯;而花色苷數據對比十分突出,病株總花色苷含量僅占正常植株總花色苷含量的28.57%。
香氣是評價葡萄果實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而葡萄的芳香物質組成復雜,不同物質的組成與含量決定了葡萄果實香氣濃郁程度。表3所示,此次共測定出38 種香氣成分,其中酯類物質種類最多,共13 種,其次是萜烯類10 種、醇類9 種,羰基化合物和有機酸類含量最少,只有5 種和1 種。正常植株夏黑果實香氣測定出32 種,病株夏黑果實香氣測定出31 種,檢測的香氣數量差別不大,但香氣種類與含量相差較大。正常植株果實香氣物質以貢獻青草味、生青味的醇類為主,說明我們采收的正常植株果實樣品沒有完全成熟,雖然糖酸比較適口,但是香氣物質還沒有累積完成。而病株果實以貢獻花香和果香的萜烯類和酯類為主,說明病株果實樣品已經完全成熟,果實有一定的香氣,但較正常完全成熟果實香氣差別很大,吃起來口感寡而無味。
表2 夏黑果實品質比較
表3 夏黑果實香氣比較
夏黑作為膠東半島主栽的鮮食葡萄品種,對其品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夏黑感染病毒之后,造成最嚴重的后果是夏黑不黑變成“夏紅”,并且果實含糖量顯著降低,含酸量和總酚含量增加,導致果皮變澀,芳香物質成分改變,嚴重影響了夏黑的果實品質。葡萄一旦感染病毒之后,很難徹底根除,并且通過嫁接或修剪傳染,因此提醒廣大果農朋友,如果發(fā)現夏黑葡萄園有此類癥狀的植株,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刨除,保證其余植株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