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燕
(貴港市平南縣人民醫(yī)院 廣西 貴港 537300)
本次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來我院進行產(chǎn)檢的200例孕婦進行研究(200例),孕周在15~21周之間,孕婦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1.90±7.72)歲,對所有孕婦的妊娠結局加以追蹤,隨訪200例,回訪率為100%。
采集孕婦靜脈血3ml(空腹狀態(tài)下),將血清分離后于零下20攝氏度保存,并于7天內(nèi)進行檢測。運用微孔板化學發(fā)光分析法來測定Fβ-HCG(游離β絨人絨毛促性腺激素)、AFP(血清甲胎蛋白),與孕婦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對其檢測結果情況加以判斷。運用康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S篩查軟件來計算產(chǎn)婦的風險值,DS風險臨界值為1/275,在其綜合風險系統(tǒng)等于或超過1/275時則判定為DS高風險孕婦以及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孕婦;在AFP等于或超過2.5MOM時評定為NTD高風險孕婦。與孕婦不良孕產(chǎn)史、糖尿病以及吸煙史等因素展開綜合性的評估,以此來提升篩查的準確度。追蹤隨訪入選的200例孕婦,妊娠不良結局具體包含胎齡小于實際孕周兒、羊水胎糞污染、低體質(zhì)量早產(chǎn)兒、圍產(chǎn)期死亡兒、死胎、羊水過度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胎兒有組織結構或器官異常情況等[1]。
本研究結果顯示,篩查高風險例數(shù)為23例,陽性率為11.50%,其中篩查高風險的不良結局有1例,占本組總例數(shù)的4.35%。篩查低風險為177例,陽性率85.5%,不良結局2例,占整組例數(shù)1.13%。從表2可知,本研究孕婦生育年齡主要集中于21~30歲之間,占總例數(shù)的72.00%,大于40歲的孕婦僅4例,占比2.00%,因此,超過70%的女性在30歲之前完成生育計劃,這也避開了18-三體綜合征與DS綜合征的高風險年齡段。本研究DS高風險年齡在30歲以上的孕婦,而NTD高風險與18-三體綜合征高風險年齡段為30~40歲,差異顯著(P<0.05)。
表1 篩查高風險與低風險孕婦妊娠結局情況 [n(%)]
表2 不同年齡孕婦篩查高風險率情況 [n(%)]
DS(唐氏綜合征)在臨床中也被稱之為21-三體綜合征,這是因第21號染色體異常三體性所引發(fā)的常染色體畸變問題,并且也是死胎、流產(chǎn)與缺陷最為常見的因素[2-5]。18-三體綜合征即為愛德華氏綜合征,它的病發(fā)率比DS低,患有此疾病的新生兒往往沒有生存的可能。NTD(神經(jīng)管缺陷)在我國是一類較常見的先天畸形,其中包含了腦膨出、無腦以及脊柱裂。對孕婦實施產(chǎn)前篩查與診斷并及時性的終止一切異常妊娠,能夠有效控制缺陷兒的出生率,從而達到優(yōu)生的目的[6-7]。
本研究結果顯示,篩查高風險例數(shù)為23例,陽性率為11.50%,其中篩查高風險的不良結局有1例,占本組總例數(shù)的4.35%。本研究孕婦生育年齡主要集中于21~30歲之間,占總例數(shù)的72.00%,大于40歲的孕婦僅4例,占比2.00%,因此,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女性在30歲之前完成生育計劃,這也避開了18-三體綜合征與DS綜合征的高風險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