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華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一三三團醫(yī)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64)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早期癥狀不太典型,容易和細菌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混淆,導致漏診、誤診,使患兒錯過治療最佳時期[1]。為避免此類問題,建議借助臨床檢測技術,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诖耍疚木瓦x取近年來收治于我院的200例肺炎支原體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而的血清檢測結(jié)果展開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從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200例肺炎支原體患兒作為觀察組,并選同期我院收治的200例細菌性肺炎患兒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童118例,女童82例,年齡1歲~9歲,平均(4.8±0.7)歲。病程1周~5周,平均(2.5±0.3)周。對照組男童114例,女童86例,年齡10個月~9歲,平均(4.7±0.9)歲。病程1周~6周,平均(2.7±0.4)周。所有患兒在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兩組在除肺炎感染類型外的一般資料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可比較(P>0.05),并均由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分別對我院的200例肺炎支原體患兒和200例細菌性肺炎患兒進行血清檢測,對兩組患兒開展血清MP抗體以及血清酶的檢測,兩組患兒均于清晨采集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分離血清,通過ELISA法檢測MP抗體,以全自動分析儀對血清酶相關指標進行檢測。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MP抗體的陽性率及血清AST、ALT、CK-MB水平。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血清MP陽性率為82.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清MP抗體檢測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血清AST、ALT以及CK-MB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清酶學檢測結(jié)果比較 ()
表2 兩組的血清酶學檢測結(jié)果比較 ()
組別 n ALT(U/L) AST(U/L) CK-MB(U/L)觀察組 200 134.8±15.6 127.1±18.4 59.8±8.2對照組 200 45.2±6.2 45.9±5.4 28.8±4.7 P-<0.05<0.05<0.05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影響兒童健康的常見疾病,可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癥狀、多器官衰竭等嚴重后果[2]。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改善預后、減少對患兒機體傷害的關鍵。但僅從臨床癥狀進行診斷,容易和細菌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能發(fā)生混淆,導致誤診,影響診斷效果[3]?;诖?,為避免此類問題,建議借助血清檢測技術,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MP抗體是發(fā)生MP感染之后最早的特異性指標,會在發(fā)病后的1周左右被檢測出,在2~3個月達到高峰然后開始下降[4],因此血清MP抗體檢測應作為診斷MP感染的重要檢測項目。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血清MP抗體陽性率為82.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P<0.05。但仍有17.5%的MP感染患兒的MP抗體檢測結(jié)果為陰性,這主要是因為一些患兒的年齡過小,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導致抗體出現(xiàn)較晚所導致。此外觀察組患兒的血清AST、ALT、CK-MB水平也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MP感染患兒的血清酶學相關指標會顯著高于細菌性肺炎患兒,因此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早期MP感染患兒,可聯(lián)合血清酶學檢測,以改善MP抗體延遲的問題,提高診斷率。綜上,臨床可利用血清檢測技術,聯(lián)合血清MP抗體及血清酶學檢測,開展小兒支原體感染的輔助診斷,有助于對MP感染患兒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值得推廣。